打造高效、轻负的数学课堂策略探究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树立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经历知识获收的过程,在操作中理解知识;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在思考、交流中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新知;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在实践中应用;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在不觉中得到提升。通过这些环节,让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轻负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高效轻负;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摒弃教师为主的教学观念,着力变换课堂教学模式,树立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灵活运用和大胆创新,使数学课堂成为“高效、轻负”的课堂。
  一、经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课堂知识
  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参与其中,这就道出了“经历”的重要性。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还有助于学生通过操作理解和掌握数学规律及理解知识。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中,当学生认识了角的组成,建立了角的表象以后,笔者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用教师准备的材料做一个角。学生马上积极开动脑筋,不一会儿,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作品,但答案比较单一。接着,笔者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你还能用自己的材料做一个角吗?试一试,看谁做得最多?”所有的学生立刻投入到操作中去。有的用纸折成一个角,有的用橡皮筋在手指上拉出一个角,有的学生用自己的两个手指拼凑成一个角,还有的学生两两合作,各伸出一条手臂拼成一个角等,所有的学生都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角。
  笔者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适时动手操作,使他们轻松学到知识,又获得成功感。这样的课堂,既让学生感到轻松,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探索——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新知识
  任何新知识的发现与获得,都要经历探索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验证,将数学方法与规律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以求知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在教学低年级“统计”的知识时,进入新课学习前笔者先播放动画——小猫钓鱼。学生看完后笔者就提问:“你们知道老师要教你们学什么知识吗?”有学生回答:“哪只小猫钓的鱼最多。”笔者又问:“你们能找到答案吗?有什么好办法?”笔者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讨论研究,从中选出最好的办法。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当时,笔者并没有急于介绍统计这种方法,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供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经历探索的过程。最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对比与交流得出好的方法——统计。这样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他们的想象力也因此被激活,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探索过程中,很快就能获得知识。这种做法能使课堂变得高效。
  三、应用——在实践中体验课堂知识
  应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刚掌握的知识如何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处。教师通过创设相似的情景,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对于“分”这个时间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要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一概念确实不容易。在笔者的印象中读书时所学的“分、秒的认识”,笔者只知道一分钟有六十秒,但是笔者却不知道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到底能做些什么。教师时常讲要珍惜时间,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学习,但是这种单靠说理的方式没能让人真切地体验到一分钟的宝贵,只是让人觉得一分钟很短很短,它还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面对笔者的学生,在教学“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时,笔者就特别注意让学生真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如播放一分钟的动画片,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长;接着又进行一项活动,如1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脉搏1分钟跳动的次数等等,让学生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做一做,看看自己1分钟能完成多少。学生都在认真体验,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1分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学生学到了真正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學得轻松,且对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这样能使课堂“高效而又轻负”。
  四、创新——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让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促成更多的课堂创新与生成。
  曾经在课堂上,笔者设计了一道思考题:图上画着一家商店,货架上放着一些学习用品和玩具,标价分别是铅笔1元、橡皮2元、尺子6元、铅笔盒8元、书包20元、玩具车28元。问题是:小军带了26元,可以买什么?结果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只想买一件商品;有的学生买的是几件不同的商品;也有的学生买同一个种类的几件商品。令笔者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26元可以买玩具车。当时,笔者愣住了,其他学生大声否定他——不够钱。可这位学生又说:“虽然小军只有26元,但他可以让卖东西的人便宜一些卖给他,如果不肯卖,还可以到别的商店里买,平时我和妈妈去买东西都是这么做的。”对于这样的课堂生成,真是始料不及,甚至听到这个答案时想否定他,但笔者经过一番深思后,也表示赞同该学生的观点,他的想法既符合生活实际又具有创新性。该学生能把数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去思考、创新,是因为他并没有墨守成规、照本宣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还是要遵循题目的实际,不能为了创新而脱离题意。从此以后,班上许多爱动脑筋、爱动手的学生常常能想出一些颇有创新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去创新,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走弯路,会犯错误,但错误之后他们带给教师的是好的学习思路和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真实性,使知识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易遗忘,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轻负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启泉,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焦素丽.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其他文献
计算机对结构的数学模型分析在时间和经费上有时比制作模型试验更节省,但结构模型因不受简化假定的影响,能更实际地反映结构的各种物理现象、规律及量值。本文根据内蒙古薛家湾
期刊
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中的“人格结构”着手,主要以弗洛伊德的“三我”说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主人公成长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斗争,以及斗争中最后的和解,达到理想的
高中数学教材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载体,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探索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中
“新国十条”开启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大发展的新篇章.站在新起点,如何有效落实保监会“四位一体”的保险文化建设要求,进而通过正确的文化促进保险行业的科学发展?强化敬畏意识
期刊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公司想要发展,单纯靠团队的实战经营完全是不够的,要学会运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学会分析市场需求,寻找最庞大的消费群体,建立自己独具一格
“入狱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由一个国家干部沦为阶下囚?我希望时光倒流,一切可以重新开始,但只可惜没有后悔药。”在说这番话时,王聪的脸上写满了悔意。2006年4月21日,
在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背景下,新闻媒体以其强烈的历史使命不断深究、探索、挖掘服务文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本文从宣传地方文化出发,分析与研究如何融合利用传统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运输业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船舶运输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然而,船舶焊接结构,焊接接头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结构
没有压力会使人懒散,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励孩子努力向上。但压力太大则会使孩子因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 No p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