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区山蕗生产前景及主要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w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山蕗的特征特性以及闽北地区发展山蕗生产的优势,介绍山蕗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种茎选择与处理、土壤改良与整地做畦、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山蕗;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闽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68-01
  山蕗,又称山菜、掌叶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Maxim.),为菊科款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粗纤维,主要食用茎杆,具有解毒、降脂、抗癌等独特功效。通过精深加工,可制成水煮、盐渍等即食调理软包装和罐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和效益高、综合循环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等特点[1-5]。闽北地区松溪、建阳、浦城等地均有种植,2014年松溪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发展种植山蕗超过300 hm2,平均产量可达45 t/hm2,平均产值7.2万元/hm2,山蕗种植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 山蕗的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山蕗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因其叶片呈掌状似南瓜叶,故松溪菜农又称其为“野南瓜”。冬季以根状茎在地下越冬,根状茎横走,有时露出地面。茎叶一起生长,叶片圆肾形,直径15~25 cm,掌状分裂,有锯齿,茎部微心形,上面有蛛丝状毛,下面有白绒毛。茎及茎节短,叶柄长40 cm,水肥条件充足时可达1 m以上,叶柄管状,肉质、中空。花序为头状花组成的近伞房状花序,4月先叶从根茎抽出,株高超过100 cm。花雌雄异株,单性花舌状,结实;两性花管状,不结实,花冠淡紫色或白色。
  1.2 主要分布
  山蕗原产于亚洲北部,野生于我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的山谷间,生长于山溪两侧湿润的缓坡、浅水滩、河岸、峡谷洼地等处。闽北山区的松溪、建阳等地也有发现原生态野生种,除野生外,目前已有人工培育品种,当前松溪县主栽品种为经野生驯化选育的品种亚达蜂斗菜1号。
  1.3 生态特性
  山蕗非常耐寒,在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第2年早春即破土萌芽,常生长在湿润的地方。无性繁殖能力较强,一旦形成群落,其他草本植物很难与其竞争。生长适宜温度因品种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以10~23 ℃为宜。在松溪境内,山蕗地上部旺长期有2次,一次是早春2—5月,生长旺盛;进入夏季高温干旱时段后(6月下旬至9月中旬),气温连续高于30 ℃时,又出现一个生长高峰,但不及春季。下霜后地上部即枯死,冬季进入休眠期。地下茎主要在地表下5~10 cm,此外,也有分布近地表的须根和深入土下达1 m的数个垂直的较粗大的直根[6]。地上部收获的产品主要是叶柄,由于叶片面积大,蒸腾量也大,所以不耐高温干旱,也不耐湿,因此要求土层深厚,保水能力强,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田为宜。
  2 闽北地区发展山蕗生产的优势
  2.1 气候优势适宜发展种植山蕗
  闽北地区属半山区丘陵地形,年平均气温17~19 ℃,日照1 700~2 000 h。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 ℃;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9 ℃。年降雨量1 800 mm,无霜期250 d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极适宜山蕗生长,闽北山区的松溪、建阳等地也有发现原生态野生种,现在松溪、浦城等地人工栽培种植的山蕗产量高、品质好。
  2.2 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山蕗
  闽北地区属半丘陵地形,位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属闽江流域,西北与江西接壤,东北与浙江相邻,东南与宁德交界,西南与三明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主要门户之一。土质疏松肥沃,交通条件优越,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技术环境标准(NY/T 391-2013)》,山蕗种植时间主要在每年的10—11月,采收时间为次年5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此期正值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旺季,采收、加工及储运便利,更好地体现了闽北地区发展订单农业的优势。
  2.3 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闽北地区发展山蕗种植,大多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等模式,引进优质山露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并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负责收购,解除农产品“卖难”的后顾之忧。目前,闽北地区种植山蕗平均产量可达45 t/hm2,平均产值7.2万元/hm2,如松溪县2012年建立山蕗示范种植基地133.3 hm2,带动农户种植超过200户,年产值超过1 100万元,并辐射到周边省、市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 山蕗主要栽培技术
  3.1 园地选择
  选择海拔200~500 m、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疏松、pH值微酸性至酸性、质地为轻壤土或砂壤的地块种植,应轮作,忌连作。
  3.2 种茎选择与处理
  选择植株生长健壮、无病、地下茎数量多、粗壮、早期产量高的山蕗,集中栽植于所选地块,培育2~3年后,选取色白、切开未烂、无黄色的地下根茎作种,种茎用量1 200~1 500 kg/hm2。
  种茎催芽前,可先用多菌灵700倍液,或托布津800倍液浸种苗3~5 min,捞出放置于室内阴凉处1晚,晾干后栽植。
  3.3 土壤改良与整地做畦
  定植前15 d,在选定的田块上撒生石灰1 500 kg/hm2,4~5 d后施用基肥,深耕。整畦带沟100~130 cm,深沟高畦,挖环田排水沟。
  3.4 定植
  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将处理过的种茎定植大田。采用双行种植,行距50~60 cm,株距3~5 cm,种植7.5万~9.0万株/hm2。开种植沟种植,沟深5~10 cm、宽5~10 cm。直线排列于种植沟,覆土5~10 cm,地膜覆盖。   3.5 田间管理
  山蕗出土后,在幼苗芽顶的地膜处割开一个5 cm×5 cm的十字口。植株高达50~60 cm时揭起地膜。揭膜后首次中耕除草,宜浅耕,以避免损伤地下茎。封行前结合追肥再中耕1~2次。4月中、下旬结合田间管理进行植株调整,及时从茎基部剪除老叶和多余的侧枝。
  生育期间,在雨季及时排涝,干旱时在傍晚至翌日凌晨前浇灌跑马水。基肥施商品有机肥3.0~4.5 t/hm2和三元复合肥(15-15-15)300~450 kg/hm2。第1次追肥在苗高20 cm时,浇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225 kg/hm2;第2次追肥,结合揭膜中耕除草进行,开沟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450~750 kg/hm2后覆土;以后的追肥分别在每次采收后进行,根据植株长势,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225 kg/hm2。
  3.6 病虫害防治
  山蕗整个生育期虫害少,主要病害为炭疽病、根腐病。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科学防治,保证山蕗质量安全生产。一是采用农业防治。①推行深沟高畦栽培,增加通透性,避免株间郁蔽高湿;②采收后将留在地上的叶片等,集中烧毁,并深翻以减少越冬菌虫源。二是采用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病虫害的测报,适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以生物药剂为主,化学药剂为辅,注意交替使用。
  3.7 采收
  根据山蕗生长情况分次采收。5月中旬至6月上旬,株高85~100 cm时进行第1次采收,以后相隔10~15 d采收,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植株基本停止生长时,进行全园采收。采收方法:将光滑、无毛粗壮的成熟叶柄于基部剪下,剪取时不要损伤根部及留下的茎叶。剪下部分去叶片,分级捆扎,每捆约15 kg。采后6 h内应送往加工厂。
  4 参考文献
  [1] 王鸿,李静,范亚苇,等.山蕗菜营养和功能成分的初步分析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5):863-866.
  [2] 徐雪玲,陈新华.掌叶蜂斗菜(山蕗菜)人工栽培和加工技术[J].中国蔬菜,2006(5):47-48.
  [3] 刘金旺,邵尾娇.野生蔬菜:山蕗[J].福建农业,2007(8):20-21.
  [4] 周明,李书松,吴章洪.野生蔬菜山蕗的驯化、丰产栽培与开发[J].现代农业科技,2006(增刊2):13.
  [5] 谢特立,吴宇芬,张仁雨,等.野生蔬菜山蕗的引种、推广与加工[J].福建农业科技,2008(6):35.
  [6] 寿飓峰,毛振海,杨华,等.山蘑(掌叶蜂斗菜)产品着色加工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11(11):89-92.
其他文献
在无人飞行器航路规划问题的研究中,为提高航路规划的效率和精度,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寻优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思想的解决方法。首先用链接图法描述规划环境,通过采用Dijkstra算法寻找初始最优航路,并利用航路编码技术对初始航路进行优化;然后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一种集混沌优化、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为一体的改进遗传算法(CGASA),在解决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时取得了
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近日印发《关于铁路工程项目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招投标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要求取消铁道部和18
The progress on Chinese Space Solar Telescope (SST) in 2004-2006 is introduced. The scientific objectives are further clarified and the ground operation system
湖北省武汉市政府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武汉市“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约1148亿元,用于包括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5大类、共173个物流项
在东至县进行辣椒“2+X1”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东至县秋延辣椒优势产区最高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2.09 kg/667 m2,以期为东至县秋延辣椒氮肥最佳用量提供依据,以完善施肥参数,集成优
从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成武县早春大棚西瓜三膜覆盖嫁接栽培技术,以期指导成武县大棚西瓜栽培。
根据无反射边界条件的基本原则,考虑到高阶的数值边界格式可以减小边界误差和虚假反射,利用曲线拟合中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高阶的光滑拟合外推边界格式(SFEBS).因为大气运
为了改善传统Web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的Web系统设计,对其如何应用于棉花交易平台的构建进行了介绍。实践表明,基
近年来,我国体育建筑成就很大。但大多集中于大中型、高标准的体育场馆建设。而对适用于一般中小城市建造的、具有地域性体育(主要为田径、足球)中心的小规模、低标准体育场(
(t,n)门限密钥共享方案是一种重要的密码学机制。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和Hermite插值法提出了多密钥共享协议。使用双变量单向函数,使参与者的子份额能多次重复使用。子密钥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