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客观·公正·合法——从报道周志远案的一次尝试谈起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一些新闻单位相继报道了发生在京石公路上的周志远案,一时轰动全国。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在这个案件的报道中作了一点新的尝试。从实践结果看,这次尝试对探索如何使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公正、合法是有益的。 7月23日,《经济参考》报在一版刊登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周志远的记者旁听记,在四版整版刊登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分院的二审意见、周志远的上诉书和辩护人的辩护词。采取这样的报道形式,用这么大的篇幅报道一个案件,对经济报纸来说是第一次,在全国性的大报中,也是少见的。
其他文献
“民主监督”成了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上委员们发言的主旋律。我们新闻出版界的委员们的声音,则更集中于舆论监督。大家认为,这事意义深远,影响非凡。但这事又十分敏感和困难
介绍了某炼厂胺液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技术改造情况。针对胺液再生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热稳盐含量高、悬浮物增加、换热器结垢等问题,通过更换设备及采取过滤、净化处理等方式,保持
英汉语言中均含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它们在语言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各自的国俗语义,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本文主要对英汉语言中三种基本颜色词的国俗语义进行了对比研究。
语言结构中的语言和语境的关系是通过指示语的映射现象反应的。正确的理解人称指示语及其映射现象会有助于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本文对人称指示映射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形式
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中4800名18-65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居民对体育消费内容、体育消费方式、体育消费过程和体育消费趋势4方面的认知评价与价值
本刊和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于1月19日在西安揭晓。《起步——1949至1958》(时盘棋摄)、《动乱——1966至1976》(李振盛摄)、《
由记者而作家,由名记者而名作家,在世界在中国都是一条路。许多人正是这样走着,许多人是这样走过来。然而一个是“作”,一个是“记”,相去较远。近些年这二者的距离,常令我反
震后的彝良县,学校孩子们的生活依然清苦。记者在百顺小学看到,学生们的午餐几乎千篇一律是水煮粉条、泡菜土豆丝。孩子们普遍反映,"在学校一个月也难吃到一回肉,家里面更没有
有一个概念,越来越多地被新闻界的同仁们所谈论,那就是:度。什么是“度”?怎样认识新闻报道中度的作用?为什么它变得“时髦”了?怎样掌握这个度?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大伙开动脑
记者:当前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引起的纠纷增多,有的还引起了法庭诉讼,从来被称作是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新闻机构也出现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有的记者说现在要花八分精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