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名师在线·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b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语文作为学生从小就要学习的一门科目,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要求初中语文教学适当融入儒家文化。这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弊端,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初中生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就儒家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儒家文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67-02
  引  言
  初中语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小学语文的延续与发展,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儒家文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外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认识,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并处于不断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阶段融入儒家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及个人品德的发展和提高[1]。下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将儒家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精神,是民族瑰宝之一。从历史性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时代演变中沉淀与积累下来的,蕴含着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從过去到现在一直在不断传承中创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它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具有稳定性特征,又渗透着各个时代的新型思想与新鲜血液;从融合性来看,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各种思想相互融合的产物,饱含中国人民智慧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观念及价值追求[2]。
  初中语文课程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点,汉语和汉字也彰显出人文属性。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诗、词、曲、赋等多种语言形式,而汉字在形成过程中也产生了浓厚的文化韵味[3]。初中语文教材中囊括了大量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故事及文章,如《老子》中的《无为而治》、《孟子》中的《孟母三迁》、《诗经》中的《蒹葭》等,它们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大多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包含传统伦理道德、传统政治文化、传统心理文化、传统应用文化、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等[4]。其中,在《论语》的阐述中,伦理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便于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美德教育;《论语》中孔子阐述的“仁政”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真善美”的观念;《庄子》《老子》等道家哲学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与家国情怀。总之,语文教学可以有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二、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分析
  (一)儒家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充分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体现不够充分。虽然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二章》,但经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讲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这使得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深度不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流于形式[5]。
  (二)教学方法滞后,影响了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并没有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儒家文化融入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虽然教育部规定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许多教师文化素养较低,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不能深刻理解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使得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浮于表面。
  三、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确立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授课,教师首先应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工作。例如,教学选自《论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适当选择相关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挖掘其蕴含的现实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及文学素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之一是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对儒家文化的认识,真正理解儒家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教师还要秉持批判性思维对儒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合理选择可融入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儒家文化带给自己的精神力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死板,课堂气氛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不断学习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帮助学生自主感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带给自己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和精神,让学生亲身体会儒家文化的精髓,鼓励学生进行思辨,从而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结  语
  以上是笔者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探讨,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儒家文化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力求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薛凤秋.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9,11.
  朱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析[J].时代教育,2017(18):61.
  王媛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突破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10):11-12.
  孟晓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承与理解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8(26):51-52.
  李欣荣.扭转文言文碎片化教学现状的策略[J].语文知识,2016(07):70-73.
  作者简介:寇敏(1990.3-),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
其他文献
《在新疆》是作家刘亮程近年出版的一部新的散文集,该年散文集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在新疆》中,“库车毛驴”这一艺术形象反复出现,并深入维吾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笔者以此为基点追寻“库车毛驴”艺术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记忆值得探寻。笔者借助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对《在新疆》文本中的文化记忆相关元素进行解析。
分析和研究了20kV发电机出口电压互感器三倍频感应耐压试验的方法,并且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作出详细研究。
荆江公益应急救援队——全省应急救援队伍职业技能竞赛参赛队中最年轻的队伍,刚刚成立数月。队长聂万桂,年仅24岁,也是此次参赛的10支队伍里最年轻的队长。这支年轻队伍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湖北应急管理》记者在比赛期间,采访了该队队长和几名队员。
今年以来,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化肥原料价格涨势异常,多个品种涨到历史新高,导致没有资源优势的中小肥料厂家瞻前顾后,既不敢收下游经销商货款,也不敢购进原料生产。季节不等人,华北地区小麦肥备货箭在弦上,逼着经销商出手。此时此刻,国有企业凸显出社会责任和价值担当。
Alpek公司(墨西哥蒙特雷)以9600万美元收购CarbonLite Recycling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Reading的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回收和造粒设施。该公司表示,该生产地的收购是在无债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遵守惯常的条件。该公司对该生产地“非常感兴趣”,因为它配备了全新的设备,包括瓶子处理、洗涤线和一个固态聚合器(SSP),可以生产食品级颗粒,这是瓶子到瓶子的回收所需要的。
期刊
期刊
嘉峪关宏汇公司用加氢精制催化剂对新疆信汇峡轻质煤焦油进行加氢改质工艺研究。本文在两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通过在一定加氢条件下,着重研究第二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反应温度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2级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反应压力15.5MPa,反应温度360℃,氢油体积比600:1和液体体积空速0.6h-1。轻质煤油经加氢改质后,产品切割得到汽油、柴油和蜡油,分别占产物质量的15.7%、61.1%和23.2%。汽油、柴油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得到合格的产品,蜡油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
摘 要:初中美术课是发展学生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学科之一。初中美术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断改进、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初中美术教学与古诗词融合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并实践,总结经验,增强其可行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美术;古诗词元素;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面对当前教育转型与变革的发展趋势,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探究新基建环境下学生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的路径,2021年7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主办,陕西省教育学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举行。会议以“大数据时代的未来教育——高质量教育发展与评价”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和数据时代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