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视力和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的变化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e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手术后视力和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的改变.方法 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连续IMH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女例28例;平均年龄(62.43±5.68)岁;平均病程2.7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统计分析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BCVA 0.05~0.5,平均logMAR BCVA 0.71±0.19.黄斑裂孔Ⅱ、Ⅲ、Ⅳ期分别为4、16、20只眼.平均黄斑裂孔颈部最小直径(410.13±175.72) μm;平均底部最大直径(775.00±264.77) μm.IS/OS破坏直径618.00~2 589.00μm,平均破坏直径(1 682.08±484.11) μm.均行23G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3.75个月.观察手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BCVA、黄斑中心凹结构;分析末次随访logMAR BCVA和IS/OS破坏直径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随访时间的关系.结果 手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9±0.31、0.37±0.26、0.30±0.26.与手术前平均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98、-5.215、-5.218,P<0.05).手术前logMAR BCVA、黄斑裂孔最小直径与末次随访logMAR BCVA相关(r=0.401、0.392,P<0.05);手术前、末次随访IS/OS的破坏直径大小和末次随访logMAR BCVA相关(r=0.339、0.353,P<0.05);末次随访时间的长短与末次随访logMAR BCVA、IS/OS破坏直径的大小无相关(r=0.000、0.018,P>0.05).末次随访时,黄斑裂孔完全闭合39只眼,占97.5%.IS/OS完全连接32只眼;仍有破坏8只眼.结论 IMH手术后患者视力稳定,IS/OS完全连接率高。

其他文献
患者男,49岁.因左眼外伤后视物不清10年,反复发红伴胀痛不适6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12月14日来我院就诊.10年前患者击打铁器时突然感觉左眼疼痛、流泪、视物不清.外院诊断为左眼角膜穿通伤眼内异物.因患者拒绝手术未予治疗.受伤后5个月因左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异物是否取出不详.6年前突发左眼胀痛、发红伴视力下降,外院诊断为左眼葡萄膜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仍反复发作
患者男,6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个月余,伴双眼闪光感、眼胀、视物模糊、周边视物不清及暗光、强光下视力下降来我院眼科就诊.发病前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行右耳前黑痣切除手术,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基底细胞癌、切缘干净.手术后未行放射、化学药物治疗.我院眼科检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0.8.玻璃体未见细胞.双眼视盘颜色略淡,边界清楚.动脉血管略细.视网膜可见轻微斑驳样色素紊乱,未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图1)
目的 对比观察30%、50%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2007年3月至2013年8月行30%、50%剂量维替泊芬治疗的急性CSC患者88例9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频域光相
目的 构建E1区缺失的复制缺陷型5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探讨p16INK4a基因对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AdCMV-p16INK4a与pJM17共转染人5型腺病毒E1基因转化的人胚肾细胞系293细胞,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空斑,用双重PCR筛选出携带p16INK4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感染肺癌细胞A549,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肿瘤病毒室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主办的曾毅院士从事肿瘤病毒研究工作40年及从事艾滋病病毒研究工作20年回顾暨学术报告会于2003年11月16日星期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的领导也亲临会场。
期刊
通过第一轮同行评议及编辑部审查,处于待编拟送修状态的稿件在处理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提请作者注意。1、本刊稿件送修时间安排的基本原则是,符合本刊专题报道计划的文稿优先送修。本刊专题报道计划在上一年度的第六期以及本年度的第一期均有公布。非专题号报道文稿则按收稿的先后顺序安排送修。编辑部将每2个月整理一次编辑部存稿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新的用稿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