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新雨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82-01
  “好雨知时节”,春雨温和,夏雨粗犷,秋雨淅沥,冬雨沉静,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方式,却有相同的魅力。
  淅淅沥沥,三月,春雨踏着轻快的脚步,造访人间,万物复苏。嘀嗒嘀嗒,雨宝宝们吹着小喇叭,来大地妈妈家里做客。向嫩绿的草妹妹们打个招呼,草妹妹们高兴地唱起春天进行曲。向小树哥哥点点头,小树哥哥打个哈欠,挺直腰板。“沙沙沙”,树儿在风中跳舞,摇曳着手臂,树叶亮莹莹的,闪着青黄。“隆隆”,春雷乍响,那么温厚,那么响亮,不一会儿,雨线便“嗒嗒”滴在手上,越来越急,密密的,细细的,雨点们争先恐后,向烟雨微朦的陈仓大地蜂拥而来,整座宝鸡城像披上了一层薄透晶莹的亮纱,“春雨贵如油”,像嫩芽,像新笋,染绿了远处秦岭的眉梢。下午,雨停了,天空一片澄清,好似是透明的,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身体也轻盈起来。池塘轻轻呼着气,泛着涟漪,虽无彩虹,但一切都充盈了彩虹的光芒。
  如果把春雨比作少女,那么,夏雨就是急性子的青年了。中午,太阳越来越起劲儿,尽情地把毒辣的紫外线刺向大地。大地直发牢骚,空气的心情也被影响了,在一旁生闷气。突然,手心感到一阵冰凉,开始,也不以为然,不到半分钟,豆大的雨珠便接踵而至,抬头望,“东边日出西边雨”,太阳还在东张西望,大雨已经洒脱而下,“山色空蒙雨亦奇”,无晴有晴太阳雨!空气的闷热一下被激起来,又慢慢落下,远处的地竟是干的……顽皮的小雨点们在屋檐上打着腰鼓,吵醒了酣睡的桑叶弟弟。最小的那片桑叶弟弟尖叫着:“嘿,小雨点,先别走,我们玩个捉迷藏吧?”我伸出手,昂起头,感受雨的畅快,任雨点肆意玩耍,让甘霖滋润干燥的心灵。此刻,我多想振臂一呼,挥掉多日课业的煩恼,在雨中尽情奔跑,雨却不领情,一扭头,慢慢隐去了,天空出奇得湛蓝。
  夏天像夏雨一样,眨眼便过去了。第一缕秋风吹响了秋天的号角,云轻轻挪动着脚步,向南飘去。秋雨姐姐在秋伯伯的帐篷里弹古筝,银杏叶跑来看热闹,一不小心从树姑姑的长发上掉下来。喧闹的大街,铺满法国梧桐。毫无苗头,针尖般的雨手牵手,连成丝线,敲打着秋天的门窗。秋雨裹挟着秋风,斜成一片儿,把神清气爽的炎帝故里罩在里面。高粱害羞地点着头,五谷谦卑地弯下腰,蛙声唱响丰年,清风匆匆跑过,叫醒一地稻花,天空惨白着脸呼唤远处的南山。我深吸一口气,陶醉在“高处不胜寒”的秋雨之中。
  十二月,冬雨化了妆,变得气质而风韵。雨,伸出六个“触角”,无声地从云间滑落,或落到树丫上,或落进渭河中,消失在掌心里,落进我们的心田里。雨雪霏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的,像柳絮,像杨花,像白鸽,在冬爷爷花白的长胡子上曼舞。雪静静地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生命的源头,万物的开端,来年,我还要化作春雨,问候美丽的青铜器之乡!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宝鸡四季的雨,无论飞流直下,无论铁马冰河,我都对你情有独钟!
  (指导教师:王友虎)
其他文献
摘要:在李商隐诗歌中常常可见的“红”和那些如《乐游原》一般,虽不言“红”,但实际以红色为基调色的诗歌,再现了诗人对诗歌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同时展现“红”与诗人生命体验、心理认知和情感思绪的联系。独特的诗歌色彩也造就了非同寻常的诗歌本身的色泽与质感。而“红”所引发的视觉经验联想与在诗歌场域中产生的色彩隐喻,也带给读者一种从感官触发走向心灵汇融的诗美体验。  关键词:李商隐;色彩美;寄情;修辞语境  
期刊
摘要:在做文学研究尤其是作家作品研究的时候,作家作品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同一性与艺术个性是学者都要关注的方面,但是很多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往往会顾此失彼,造成学术研究有失偏颇的问题,所以如何处理作家作品研究中时代精神同一性与艺术个性的关系是学者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笔者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海明威及其作品,从时代精神同一性是作家创作不可忽略的因素,艺术个性是作家经验性审美性的体现这两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时代
期刊
摘要:农村社会主义改革题材小说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研究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对新中国“十七年”前后的几部长篇小说在叙述经验上的影响,体现出苏联和中国不同政治背景、文化传统下的社会图景,也涉及到这些作品在创作模式、人物形象上的艺术对比。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以农业合作化为主题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山乡巨变》和《创业史》,在跨越时空与民族的对话中,体现的是集体
期刊
摘要:从文字到图像,从小说到电影,影片《一句顶一万句》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在《一句顶一万句》的改编过程中,作为影片导演的刘雨霖,故事情节、人物群像做了相应的调整。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上映后,引发了大众对原著《一句顶一万句》电影改编的思考,本文对此进行了进一步地探讨。  关键词:《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孤独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1-128-02  一、《
期刊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最高审美追求。打造具有意境之美的电影,是保持华语电影的民族风格,创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的重要途径。张艺谋的新片《影》便是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电影的又一次实践。影片将人心的阴暗复杂和传统水墨画完美融合在一起,通过构建虚拟空间和留白手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通过传统意象的运用拓展了影片的意义空间,营造出丰盈的审美意境。《影》与中国传统美学融合的实践,为华语电影如
期刊
摘要:《石点头》是明代后期作品中较为典型的一部拟话本小说。卷十二“侯关县烈女歼仇”改编自冯梦龙《情史类略》卷一“情贞类·申屠氏”。本文运用文献法,以董昌的命运轨迹为线索,将申屠希光的性格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体现出申屠希光性格的普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等特征。申屠希光身上体现了作者对明代妇女的同情,彰显了明代女性的反抗意识,深刻揭露了社会统治阶层的腐朽,和社会黑暗势力的猖獗。  关键词:申屠希光;性
期刊
摘要:广告语篇是一种较强的且具备隐含性的策略性公共话语,旨在利用话语中的态度、价值观和支配等策略来实现广告对读者的操控,进而达到激起消费者购买冲动的终极目标。本文选取了近几年的经典化妆品广告词作为语料,使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化妆品广告语进行剖析,从理论角度来看,本研究对于化妆品广告文本的剖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现實角度来说,本课题也能够给消费者在如何理性挑选化妆品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指点。  关键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加拿大华文报刊联话蓬勃发展。本文以《大汉公报》为例,阐述了加拿大华文报刊联话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这些联话不仅充实了民国联话资料库,拓广联话研究领域,且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联话有所革新,体现了较高的理论批评水平。加拿大华文报刊联话寄托了海外华人的“去国之思”,为华人提供了怡情养性的娱乐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交流信息。  关键词:民国;加拿大华文报刊;联话学术价值;文化意义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盛行的清谈对《文心雕龙》的话语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体性》、《才略》二篇对历代作家评论为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阐述问题与评论作家时,汲取了清谈当中品评人物的一些方法,如直接评论、间接比较、大量使用喻词等;第二,受玄学清谈中对人物风、神、才气和生命姿态品评的启发,将有关人的生命姿态、精神风貌的词语用来作为文学批评的术语。这一方面是因为魏晋玄学清谈中的人物品评就像一座桥梁
期刊
摘要:在全球文化碰撞交流的今天,观看国外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一项平常的文化娱乐活动。面对人们巨大的观影需求,各种形式的字幕翻译应运而生。在影视作品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同时,字幕翻译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文化交流是否通畅,译者的文化立场对翻译活动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从译者的文化立场角度简要阐释在字幕翻译中应遵循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立场;字幕翻译:翻译策略  文章编号:978-7-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