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DAR点云的铁路隧道横断面提取

来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铁路隧道限界分析和收敛分析等应用中关键的点云横断面的快速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应马蹄形铁路隧道的断面快速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铁路钢轨来确定隧道横断面的方向,并利用RANSAC方法完成隧道断面点云的分类,并完成铁路隧道边墙断面的提取.通过实际铁路隧道的Lidar点云对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完成铁路隧道横断面提取,并验证了所提取的断面在隧道限界分析和收敛分析中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由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广泛应用,各个领域行业对GNSS数据处理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GAMIT/GLOBK 10.7与Bernese 5.2软件对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策略的确定和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GAMIT 10.7和Bernese 5.2软件对CMONOC观测数据的基线解算结果在X、Y、Z方向的解算精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Bernese 5.2软件比GAMIT 10.7软件在CMONOC网中基线解算的精度更好,可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部件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智慧城市和数字城管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部件采集与管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将此技术应用到城市部件采集工作中,使得采集效率、安全性、精度均有较大提升.提出一套基于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采集城市部件的技术方案,可更好地实现内外业一体化,并对成果精度进行评估,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移动扫描技术在项目应用中的频率不断提升,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已在项目实践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受限于卫星信号等情况影响,点云数据为确保达到高精度,通常需进行远超车载扫描本身工作量的点云精度改善工作,即点云纠正,本文使用多个实例数据,通过对不同纠正策略的对比,对车载激光扫描技术的纠正点布设数量和位置进行研究,摸索最优的纠正点布设方法,以期能减少纠正点布设工作,并提出了以轨迹质量为依据的点云纠正策略,提高大批量获取高精度道路点云数据的
风廓线雷达用于探测其上空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自动化程度和探测时空分辨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机场气象探测.本文以民用机场拟建风廓线雷达遮蔽角的测绘方法和实践为例,介绍如何测定并计算拟建风廓线雷达四周范围内障碍物的遮蔽角,并根据测算遮蔽角值判断障碍物是否对风廓线雷达信号发射造成影响,为申请风廓线雷达正式批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以国内跟踪站实测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了不同高度角情况下GPS/GLONASS多频组合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经研究发现,双系统组合较单系统能有效改善随高度角增加卫星可见数、PDOP值、解算历元数以及定位精度变差的情况,可提高观测环境较差情况下的定位精度.
根据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工作流程,在分析资源三号03卫星的载荷指标的基础上,开展卫星的几何纠正和融合处理方法的测试,提出了一套利用该卫星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卫星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并对各个处理流程与环节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资源三号正射影像成果,完全可以满足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业务对卫星数据的几何精度和影像解译精度要求.
北斗、GPS、GLONASS和Galileo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其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是提供高精度定位的保证.基于iGMAS的连续跟踪站实测数据,从卫星可见数、DOP值、信噪比以及多路径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四大导航系统数据质量的差异.经分析发现:由于北斗系统正在建设,所以数据质量与GPS和GLONASS相比较差,但优于Galileo系统.对四大系统的数据质量评估,为今后的多系统组合定位提供了参考.
房地一体调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CW-15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搭载CA504倾斜摄影相机和工业级高精度差分GNSS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处理,以湛江市龙头镇为试验区,通过人工喷涂和地物采集方式布设少量像控点,检验该系统在房地一体调查的精度和生产成效.试验表明:1)实景三维模型比照采集外业检查点平面中误差为0.0314 m,高程中误差为0.0303 m,空三解算与立体测图均满足精度要求;2)CW-15无人机搭载CA504倾斜摄影相机,配备PPK后差分解算软件系统,操作简
针对植被与气候因子的分析多从研究区总体出发、缺少地域差异化研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不同地貌、坡度和植被类型区域进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植被在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植被类型中对气候因子响应机制的差异化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在平原和丘陵、坡度小于2°和大于15°区域递增趋势较明显,灌丛植被的覆盖度递增趋势较明显;2)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地理区域的植被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规律不一致,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特征;3)不同类型的植被在4和8月间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规律不一致,其
随着测绘技术在经济、文化、农业、国防等方面的应用,对测绘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探讨了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快速更新地形图的优势,分析现阶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