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发作性喘息18年,间断意识丧失7个月,加重1日"收入院。症状体征接触变应原后发作性喘息18年,诊断"支气管哮喘",因哮喘控制不佳,逐渐加用全身激素治疗,期间仍有间断喘息发作,并3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好转;体格检查:端坐位,喘息貌,三凹征( ),双肺闻及广泛哮鸣音。诊断方法患者存在支气管哮喘、免疫球蛋白总IgE升高(>1000IU/ml)、血清真菌特异性IgE升高、真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肺CT示支气管内粘液栓形成及游走性浸润影、外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发作性喘息18年,间断意识丧失7个月,加重1日"收入院。
症状体征接触变应原后发作性喘息18年,诊断"支气管哮喘",因哮喘控制不佳,逐渐加用全身激素治疗,期间仍有间断喘息发作,并3次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好转;体格检查:端坐位,喘息貌,三凹征( ),双肺闻及广泛哮鸣音。
诊断方法患者存在支气管哮喘、免疫球蛋白总IgE升高(>1000 IU/ml)、血清真菌特异性IgE升高、真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肺CT示支气管内粘液栓形成及游走性浸润影、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痰培养示白色念珠菌,最终诊断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
治疗方法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
临床转归哮喘控制满意,肺内病变吸收。
适合阅读人群呼吸内科;变态反应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59岁,已婚,3-0-3-3,绝经8年。10天前出现下腹坠胀感,当地医院超声检查:盆腔内肿块。症状体征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右前方见一大小约8.8cm×8.4cm×8.5cm包块。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治疗方法盆腔肿块切除术,空肠部分切除术,肠吻合术。临床转归待追踪。适合阅读人群超声科;妇科;产科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4岁,主因"阵发性头痛10个月,加重2月"入院。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疼痛程度中等,以右额颞部为显著,发作时疼痛持续约20分钟,不伴有头晕、恶性及肢体活动不利,无肢体抽搐,未治疗。2个月前患者头痛较前加重,表现为发作次数增多及疼痛时间延长(30~40分钟),为明确病因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及增强MRI考虑"右侧额颞部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天坛医院就诊。症状体征患者言语流利,对答切题,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诊断方法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9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3个月前测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曾就诊于"内蒙古某医院"和"北京某医院",肾动脉CTA显示右肾动脉闭塞,左肾动脉狭窄,肾动脉造影显示左肾动脉中段局限性狭窄约30%,右肾动脉纤细,诊断"大动脉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症状体征上肢BP:150/100mmHg,双上肢血压对称,心肺查体无异常,双侧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未闻及杂音,左侧肾动脉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诊断方法经肾动脉CTA、同位素卡托普利肾显像和肾动脉造影,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17岁,抑郁症复发伴易怒、冲动,予丙戊酸钠单药口服治疗55d后,出现口唇、外阴血疱,双眼结膜充血,全身散见红斑、皮疹、水疱,并迅速加重,局部破溃。皮疹出现1d后体温升高,最高达38.5℃。症状体征T36.8℃,P85次/分,R18次,BP113/66mmHg。神志清楚,体格检查合作,自主体位。皮肤科情况:口唇红肿,表面数枚小水疱,口腔黏膜内可见数枚大小不等水疱,部分破溃,外阴3枚黄豆大小血疱。双眼结膜充血,有溢泪,无视物模糊。躯干、四肢可见散在针尖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余均正常。诊断方法
病史摘要于2010年6月因左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行左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加左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一直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2017年6月发现咽旁肿瘤,于气管切开下行咽旁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乳头状腺癌咽旁间隙转移。2018年9月起至今多次行支撑喉镜下等离子消融治疗咽旁隆起破溃,发现肺部、颈部转移。症状体征2020年7月CT示肺部转移。2021年1月颈部、胸部CT显示颈部多发淋巴结,肺部结节,纵隔淋巴结,考虑为转移性病灶。以上病理报告均考虑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现在肺部、颈部肿块加重,继续带瘤生存。治疗方法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6岁,急性病程,主因"腹胀1月,腹泻伴粘液脓血便20天,口腔溃疡2周"入院。症状体征体温36.5℃,心率88次/分,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诊断方法结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E3内镜下Mayo评分2分)。治疗方法在除外机会性感染的基础上,激素治疗无效并发肠穿孔,最终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经多学科讨论,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主,辅助直肠抗炎治疗,择期行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临床转归患者少渣饮食为主,间断辅助肠内营养乳剂,2月前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11月龄,因"反复咳嗽伴间歇性呼吸困难8月余,加重1月"就诊。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弥漫性间实质浸润、间质为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发现肺含铁血黄素细胞,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或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可能,经治疗未见好转。否认结核患者接触史,既往有"湿疹"和"胃食管反流"病史。症状体征精神反应弱。运动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塌陷、上唇薄。头部斑秃,双上肢可见红色斑丘疹。轻度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少量中细湿啰音及痰鸣音。肝
病史摘要患儿,女性,16天,因"其母孕32周发现腹腔占位"于2017年2月28日首次入院。入院后骨髓涂片及外周血免疫分型明确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影像学检查提示腹部巨大肿瘤考虑为畸胎瘤可能,心脏超声存在房间隔缺损(Ⅱ)和动脉导管未闭,另外既往羊水染色体检查诊断21-三体综合征。2017年12月12日因"发现腹腔占位伴血象异常10月"该患儿第二次入院,此次入院家长想做腹腔肿瘤的切除,门诊拟"腹膜后肿瘤(畸胎瘤可能)、急性髓系白血病"收住。第一次出院后在家中观察未予特殊诊治,骨髓中肿瘤细胞明显减少
病史摘要中年女性因突发头痛、呕吐入院。症状体征意识朦胧,GCS8分。诊断方法急诊CT见蛛网膜下腔出血,DSA检查见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前壁动脉瘤。治疗方法外院行Lvis 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右眼外展受限,左侧肢体偏瘫,予以改善循环、扩张血管、抗聚治疗后右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右下肢肌力5级,术后2周复查DSA见动脉瘤明显增大,遂转入我院。复查造影见原弹簧圈已被血流冲击移位,原支架近端打开不良,遂先行球囊扩张将原支架充分贴壁,穿网孔进行动脉瘤进一步填塞,最后行血流导向装置植入。临床转归患者经2周的住院观察肌力
病史摘要足月男婴,生后2d出现皮肤黄染,生后57d腹胀伴白陶土样大便,生后61d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明显减低,网织红细胞明显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生后65d,因B超发现"肠旋转不良并中肠不全扭转"行回肠造瘘 肠粘连松解术 胆管造影术 腹腔冲洗引流术,给予成分输血、IVIG等治疗,病情无好转,于生后80d转至本院新生儿内科。症状体征精神反应弱,巩膜黄染,全身皮肤苍黄、可见散在瘀斑,腹膨隆、可见腹部静脉显现。诊断方法腹部核磁平扫示胰腺肿大,T2WI信号明显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