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江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8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乙肝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FGF-9表达.分析肝硬化组患者血清FGF-9表达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血清钠(MELD-Na)评分及多种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慢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血清FGF-9表达高于对照组[(220.98±64.14)pg/mL和(372.35±69.58)pg/mL vs.(132.28±39.12)pg/mL](P<0.01),且肝硬化组高于慢乙肝组(P<0.01).Child-Pugh评级B级肝硬化患者血清FGF-9表达高于A级(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FGF-9表达与M ELD-Na评分、AST/Plt比值指数(APRI)、γ-谷氨酰转肽酶/Plt比值指数(GPRI)和基于4项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均呈正相关(r=0.848、0.563、0.710和0.318,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FGF-9的表达升高,有可能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AR)与支气管哮喘(BA)的相关性.方法 从PubMed、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2021年6月之前刊出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AR与BA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E≥150 IU/mL的AR患者更易合并BA发生(P<0.05),血清IgE≥150 IU/mL的BA患者更易合并AR发生(P<0.05);气道反应性增高阳性是AR合并B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变应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TEAS;P组在术毕送入麻醉复苏室时给予TEAS;AP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和术毕送入麻醉复苏室时分别给予T EAS.每次电刺激时间为30 min.记录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与A组比较,P组和AP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较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相关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45例A P患者分为轻症组(M A P组,46例)、中重症组(M S A P组,51例)和重症组(S A P组,4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和抑炎因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3(SOCS3)、IL-10].检测并比较四组血生化指标WBC、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Y)、脂肪酶(LIP)、降钙素原(PCT)、ALT、AST、BUN和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 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L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4μg/kg,维持量0.2μg·kg-1·h-1)和利多卡因(负荷量1.5mg/kg,维持量1.5mg·kg-1·h-1)镇痛;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二氧化碳气腹开始后5 min(T2)、拔管后即刻(T3)和出手术室时(T4)的HR和MAP.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雷米芬
Apgar评分是一种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时临床状况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常规应用.研究显示,Apgar评分可能对新生儿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例如脑瘫、癫痫、智力残疾和感音性神经缺陷等有一定预测意义.本文综述Apgar评分与新生儿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双腔支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需要置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T组麻醉诱导前5 min应用T HRIVE预充氧,插管时继续高流量通气至确认导管在气管内.C组麻醉前应用面罩预充氧5 min,常规麻醉诱导面罩手控通气.记录入室时(T0)、预充氧5 min(T1)、可视喉镜置入即刻(T2)和支气管导管置入成功即刻(T3)各时间点的HR、MAP、SpO2、PaCO2和PaO2.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
目的 比较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与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L5~S1 LDH患者33例分别采用UBED(UBED组,15例)和PEID(PEID组,18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和Hb水平的变化.结果 UBED组手术时间和灌洗液使用量多于PEID组(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腰部和下肢VAS疼痛评分和ODI评
肌少症于1989年由Rosenberg首次提出,此后经过多代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该疾病在老年医学及骨代谢领域逐渐被大家熟知.2019年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重新定义了肌少症,随后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发布了最新的专家共识,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参考.但由于肺结核为传染性疾病,许多诊疗活动因受诊疗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开展.国内外关于肺结核与肌少症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就近几年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未来肺结核与肌少症的研究提供帮助.
目的 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类似物3g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分为DMSO组(A组)、NDGA类似物3g 5μmol/L组(B组)、NDGA 5μmol/L组(C组)、H2 O2组(D组)、NDGA类似物3g 5μmol/L+H2 O2组(E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水平,免疫荧光观察核因子E
目的 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对严重烫伤兔肠黏膜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功建立严重烫伤模型的72只日本大耳兔分为烫伤模型对照组(A组,18只)和加味四君子汤处理(B组,54只)两组.B组又分为三亚组,分别每日用加味四君子汤0.2 g/mL(B1组)、1.0 g/mL(B2组)或5.0 g/mL(B3组)灌胃,连续7 d.A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另取18只大耳兔为空白对照(C组),自由饮食、饮水.分别于第1、3、7天各组处死6只大耳兔,采用ELISA法检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