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的疗效观察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epair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106例重症监护的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法,观察组实施浅层吸痰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吸痰结束时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及SPO2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3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吸痰后3 min与吸痰前1 min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浅层吸痰法可减轻新生儿机体的应激反应,保持较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和循环功能,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吸痰后烦躁、呕吐及气管插管脱出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对老年感染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老年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左氧氟沙星(0.2g,2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30
<正>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指残余肾单位的滤过、重吸收和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单位利用RRF,可产生一定量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3等活性物质,排
脾囊肿种类较多,按照囊壁有无上皮将脾囊肿分为真性脾囊肿和假性脾囊肿两大类,临床上均少见,近年来,随着B超、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