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在目前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度大的情况下,如何对居民小区地下车库进行合理设计,既方便居民生活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小区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小区地下车库的整体规划、平面设计、通风设计、防火设计和人性化设计五方面详细阐述了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点,希望为地下车库设计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下车库;小区;规划;防火;绿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country residents private car ownership, increase in the current land resources nervous, population density, how to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underground garage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esidents life and can produc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is the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from the village of underground garage, overall planning, graphic design, ventilation design, fire prevention design and human nature design five aspects elaborated on the design points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ers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Community; Planning; Fire; greening
中圖分类号:[F2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地下车库的设计要与小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小区地下车库的布置必须同小区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同小区的道路规划、绿化布置及建筑物的布置统一考虑。目前,小区地下车库在规划布置方面有以下两种常见的做法:
(一)高层住宅布置密集的住宅小区
由于基础埋深较大,需考虑在结构上合理布置地下室,把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作为小区地下车库的一部分或全部。
(二)多层或低层住宅
对于以多层或低层住宅为主,容积率相对较低的小区,较为常用的方法为设置单建的集中停放地下车库。具体方法为:一是把上部住宅楼尽可能地沿周边布置,在小区中央形成一片空地,下部作为小区停车库,地面上则可以规划成小区花园;二是适当地把住宅楼多栋规划,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规划布置分散的地下车库。集中布置的地下车库,其优点是:容量大、利用率高,相对造价便宜;缺点是:车库位置布置集中,造成人员步行距离增加。分散布置的地下车库,其优点是:车库容量相对较小,但是布置相对灵活,无需在大片空地集中布置,设计要求较低,施工难度小,而且人员步行距离近,使用方便;缺点是:地面道路布置与行车通道组织相对复杂,车库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在小区绿化规划方面受到一定影响。
二、小区地下车库的平面设计
(一)小区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小区的地下汽车库的设计一般采用坡道式汽车库并以垂直式停车为主。坡道式汽车库坡道设计时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在满足防火分区的前提下,减少砖墙的空间分隔,使行车者行车视野较为通透,减少压抑感。
为保证进车和倒车流畅,减少起步及停车的次数,降低行车过程中汽车尾气污染,车库内行车道不应过多的曲折迂回,行车道宜为环形。行车道及车库出入口处应减少使用减速带和减速槛,地面采用耐磨、防滑混凝土刚性面层,同时在停车位距墙1.5m处设地面轮挡,避免行车过程中对车造成损害。
(二)地下车库柱网设计
地下车库的柱网尺寸主要包括停车间柱距尺寸、车位跨柱网尺寸和通车道柱网尺寸等。对于复建式的地下车库其柱网的布置受上部主体结构影响较大,而对于单建的地下车库其柱网布置相对就较为自由,可以根据停放的标准车型、车辆停放的方式、行车线路的数量等多种因素灵活布置。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是停车间柱距尺寸的选择,因为停车间柱距尺寸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每两柱间可停放汽车的数目,它是半地下车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一般情况下,当柱网间距中的停车数量越多,则相同面积情况下车位的设置数目越多。以最为常见的汽车垂直停放为例,结合我国多年的工程实践,柱距选在6m~8m较为合适。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一般只考虑停放小型车(4.8×1.2×2.0),则柱距选在8m左右,每柱间停放3台小型车,是比较经济合理的。同时考虑到部分住户停放高档轿车和小型商务车的需要,局部柱网间距可适当调整。
(三)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置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区整体规划,最好选择距小区主要出入口较近位置,易于辨认、到达且对行人影响较小,同时可减小住宅小区的地面车流量。另外,也可采用与人行入口分别设置的专用汽车出入口。做到人车分流,同时使进入小区的小汽车能够很快地进入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置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1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3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四)层高的设计
停放各类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净高在车位处应不小于2.2m,通道处不小于2.4m,加上结构高度及设备(消防喷淋管、电线、灯具、风管)高度,因此,停入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为4m。
三、小区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
行驶在地下车库内的汽车排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废气,如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当废气分量不足时,造成大量废气在车库内蓄积,易使人产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对此要求: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0.5%,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1:15,且该规范也对汽车库的通风做如下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但目前许多地下车库在运行管理时,每小时的机械换气次数常常不能满足此要求,使车库内的废气浓度无法通过机械通风系统进行有效地稀释达到稀释废气标准,给车库的使用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利影响。
四、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
(一)防火分区的设计
地下车库的防火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车库的火灾具有危害比地面上大得多和疏散与消防更为困难的特点。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檄限小低于3h的防火卷帘。
(二)人员疏散设计
划分完防火分区,马上要考虑的就是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上去。如果有住宅或是地上部分的其他楼梯间下到地下室,该楼梯间也可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如在一個防火分区内只能满足有一部人员疏散楼梯间,还可以用甲级防火门将此防火分区与隔壁防火分区联系起来,但隔壁防火分区要有两个人员疏散楼梯。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因此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当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因此就是两个坡道了。
五、地下车库内部人性化设计
总的来说,由于地下室照明较弱,地下汽车库的室内色调宜采用较明亮的浅色调,避免使用灰色调或蓝色调。由于地下汽车库的空间比较单调且易迷失方向,所以在适当的部位涂刷一些较鲜艳的颜色和图案有助于提高地下空间的趣味性,既可减少人在其中的压抑感觉,不同部位的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又可以让人确立明确的方位感,特别是在一个大型地下汽车库设有多个出入口时,很容易使人找到离自己居住的住宅楼最近的出入口。一种较成功的设计
方法就是在一个停车区域内局部设计一个特定的图案,让停车或取车的人很容易找到他们要找的停车位置。
地下空间往往给人阴森封闭、压抑等不良印象,由此产生不安全的惯性感觉。对于住户须每天使用的居住小区地下汽车库,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影响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地下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处采取适当的设计手法,如扩大出入口尺度、减少进入地下室的强烈感受,并适当地在出入口处把地面绿化向地下空间延伸,尽量把室外自然的阳光、空气引入室内,消除人的封闭感和压抑感。
结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居住小区地下车库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建筑种类。地下车库的规划设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设计中要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既要提高车库率又要方便居民使用,同时对其防火设计引起重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人性化设计元素,为居住小区设计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人性的地下车库建筑。
参考文献
[1]陈志峰,浅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规划设计[J].科学之友,2012.5.
[2]方斌.浅谈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J].山西建筑,2007.7.
[3]刘传海.住宅区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2007.3.
[4]董智年,鲁大伟.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2011.6.
关键词:地下车库;小区;规划;防火;绿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our country residents private car ownership, increase in the current land resources nervous, population density, how to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underground garage residential area design,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esidents life and can produc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s, is the villag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from the village of underground garage, overall planning, graphic design, ventilation design, fire prevention design and human nature design five aspects elaborated on the design points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ers of the underground garage.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Community; Planning; Fire; greening
中圖分类号:[F2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地下车库的设计要与小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小区地下车库的布置必须同小区的总体规划相协调。同小区的道路规划、绿化布置及建筑物的布置统一考虑。目前,小区地下车库在规划布置方面有以下两种常见的做法:
(一)高层住宅布置密集的住宅小区
由于基础埋深较大,需考虑在结构上合理布置地下室,把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作为小区地下车库的一部分或全部。
(二)多层或低层住宅
对于以多层或低层住宅为主,容积率相对较低的小区,较为常用的方法为设置单建的集中停放地下车库。具体方法为:一是把上部住宅楼尽可能地沿周边布置,在小区中央形成一片空地,下部作为小区停车库,地面上则可以规划成小区花园;二是适当地把住宅楼多栋规划,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规划布置分散的地下车库。集中布置的地下车库,其优点是:容量大、利用率高,相对造价便宜;缺点是:车库位置布置集中,造成人员步行距离增加。分散布置的地下车库,其优点是:车库容量相对较小,但是布置相对灵活,无需在大片空地集中布置,设计要求较低,施工难度小,而且人员步行距离近,使用方便;缺点是:地面道路布置与行车通道组织相对复杂,车库管理难度加大,同时在小区绿化规划方面受到一定影响。
二、小区地下车库的平面设计
(一)小区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小区的地下汽车库的设计一般采用坡道式汽车库并以垂直式停车为主。坡道式汽车库坡道设计时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在满足防火分区的前提下,减少砖墙的空间分隔,使行车者行车视野较为通透,减少压抑感。
为保证进车和倒车流畅,减少起步及停车的次数,降低行车过程中汽车尾气污染,车库内行车道不应过多的曲折迂回,行车道宜为环形。行车道及车库出入口处应减少使用减速带和减速槛,地面采用耐磨、防滑混凝土刚性面层,同时在停车位距墙1.5m处设地面轮挡,避免行车过程中对车造成损害。
(二)地下车库柱网设计
地下车库的柱网尺寸主要包括停车间柱距尺寸、车位跨柱网尺寸和通车道柱网尺寸等。对于复建式的地下车库其柱网的布置受上部主体结构影响较大,而对于单建的地下车库其柱网布置相对就较为自由,可以根据停放的标准车型、车辆停放的方式、行车线路的数量等多种因素灵活布置。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是停车间柱距尺寸的选择,因为停车间柱距尺寸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每两柱间可停放汽车的数目,它是半地下车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一般情况下,当柱网间距中的停车数量越多,则相同面积情况下车位的设置数目越多。以最为常见的汽车垂直停放为例,结合我国多年的工程实践,柱距选在6m~8m较为合适。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一般只考虑停放小型车(4.8×1.2×2.0),则柱距选在8m左右,每柱间停放3台小型车,是比较经济合理的。同时考虑到部分住户停放高档轿车和小型商务车的需要,局部柱网间距可适当调整。
(三)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置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区整体规划,最好选择距小区主要出入口较近位置,易于辨认、到达且对行人影响较小,同时可减小住宅小区的地面车流量。另外,也可采用与人行入口分别设置的专用汽车出入口。做到人车分流,同时使进入小区的小汽车能够很快地进入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置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1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3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四)层高的设计
停放各类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净高在车位处应不小于2.2m,通道处不小于2.4m,加上结构高度及设备(消防喷淋管、电线、灯具、风管)高度,因此,停入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为4m。
三、小区地下车库的通风设计
行驶在地下车库内的汽车排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废气,如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当废气分量不足时,造成大量废气在车库内蓄积,易使人产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因此《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对此要求: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0.5%,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1:15,且该规范也对汽车库的通风做如下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但目前许多地下车库在运行管理时,每小时的机械换气次数常常不能满足此要求,使车库内的废气浓度无法通过机械通风系统进行有效地稀释达到稀释废气标准,给车库的使用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利影响。
四、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
(一)防火分区的设计
地下车库的防火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车库的火灾具有危害比地面上大得多和疏散与消防更为困难的特点。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檄限小低于3h的防火卷帘。
(二)人员疏散设计
划分完防火分区,马上要考虑的就是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上去。如果有住宅或是地上部分的其他楼梯间下到地下室,该楼梯间也可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如在一個防火分区内只能满足有一部人员疏散楼梯间,还可以用甲级防火门将此防火分区与隔壁防火分区联系起来,但隔壁防火分区要有两个人员疏散楼梯。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因此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当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因此就是两个坡道了。
五、地下车库内部人性化设计
总的来说,由于地下室照明较弱,地下汽车库的室内色调宜采用较明亮的浅色调,避免使用灰色调或蓝色调。由于地下汽车库的空间比较单调且易迷失方向,所以在适当的部位涂刷一些较鲜艳的颜色和图案有助于提高地下空间的趣味性,既可减少人在其中的压抑感觉,不同部位的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又可以让人确立明确的方位感,特别是在一个大型地下汽车库设有多个出入口时,很容易使人找到离自己居住的住宅楼最近的出入口。一种较成功的设计
方法就是在一个停车区域内局部设计一个特定的图案,让停车或取车的人很容易找到他们要找的停车位置。
地下空间往往给人阴森封闭、压抑等不良印象,由此产生不安全的惯性感觉。对于住户须每天使用的居住小区地下汽车库,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影响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地下车库的地面出入口处采取适当的设计手法,如扩大出入口尺度、减少进入地下室的强烈感受,并适当地在出入口处把地面绿化向地下空间延伸,尽量把室外自然的阳光、空气引入室内,消除人的封闭感和压抑感。
结语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居住小区地下车库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建筑种类。地下车库的规划设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设计中要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既要提高车库率又要方便居民使用,同时对其防火设计引起重视,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人性化设计元素,为居住小区设计出既经济实用又美观人性的地下车库建筑。
参考文献
[1]陈志峰,浅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规划设计[J].科学之友,2012.5.
[2]方斌.浅谈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J].山西建筑,2007.7.
[3]刘传海.住宅区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2007.3.
[4]董智年,鲁大伟.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J].四川建材,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