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的视角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现在许多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自我目标缺失、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盲目从众等现象[1]。辅导员作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既要在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也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人生职业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好职业定位,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一 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对个人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和个人发展目标进行有效、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非常有必要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来。
  (一)辅导员职责决定了辅导员要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此可知,在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班级事务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除了进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上来。
  (二)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力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外,还需要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师资队伍,不仅专业化程度不高而且数量配备不足[2]。面对如此现状,辅导员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也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向“专职化、专业化、知识化”方向发展,辅导员学历层次和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为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很多辅导员都考取了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优势
  辅导员平时和大学生接触最多,因此,在参与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角色优势。
  首先,辅导员有资源优势。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与爱好、个人需求等方面的了解相对全面,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职业生涯定位,从而确立合理的职业奋斗目标。许多辅导员每年都要参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了解。通过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往届的就业情况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更真实的材料,帮助他们做有出利于自己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生涯规划。
  其次,辅导员有时间优势。与专业老师相比,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对大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能全方面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因此,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专业学习等都了解的比较深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3]。
  再次,辅导员有空间优势。辅导员可以通过课堂之外的模式给学生做职业咨询,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班会上甚至是日常聊天中得到一些合理的建议,这就让辅导走出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有了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能够做出操作性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最后,辅导员有情感优势。职业咨询其实和心理咨询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指导者必须得到咨询者的信任,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全面地了解咨询者更多的信息。辅导员这个角色由于和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又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所以很多学生还是很愿意跟辅导员讲心里话的。如果学生能够在辅导员面前克服自己的防范心理,真诚地讲述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或理想化、或自卑的部分,辅导员在掌握大量的真实材料后就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寻找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职业定位,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发展与职业目标的合理匹配,实现他们个体价值的最大化。笔者仅从辅导员角度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因此,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首先,辅导员可以鼓励优秀大学生通过考研升学,寻求更高起点的发展平台,为今后的就业做更好的准备。当然,对于盲目考研以逃避就业压力的学生摆正心态,辅导员也要及时帮助他们认清当前形势,从他们的自身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帮助他们正确定位,正确认识和正确选择。
  其次,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人生理想。辅导员可以引导、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E路通”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使学生更早有创业的体会并从中获取创业经验。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往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校友来学校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实践知识。   再次,辅导员要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灵活就业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灵活就业已成为时下一种新鲜的就业方式。大学毕业后,并不一定要执著追求稳定的工作,可以选择小时工、派遣工、短期工、兼职工等就业方式。只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通过灵活就业一样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二)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作为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才能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正确地处理各种矛盾与困难,为他们的职业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择业仍然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会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冲突。因此,在面对因择业带来的心理压力时,一些大学生常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因此,在对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
  (三)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辅导员应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丰富活动形式。开展诸如简历设计比赛、专业技能比赛、就业能力讲座、生涯人物访谈、就业素质拓展训练、模拟面试等,全方位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辅导员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教育要求丰富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区服务、社会调查、顶岗实习等,为他们构建“规划—实践—再规划”的良性循环[4]。
  (四)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要注意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5]。
  针对大一新生,辅导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聘请相关专业老师介绍专业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加深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自觉性,为将来确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针对大二学生,辅导员要积极为他们搭建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与能力初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定位和人生发展方向。针对大三学生,辅导员要指导学生确定人生职业目标,积极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针对高年级毕业生,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按照之前确立的个人发展目标,对自己的生涯规划进行总结,检查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辅导员应认真学习当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兴趣,遵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原则和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全面分析和掌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思想动态,正确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
  参考文献
  [1]陆凤晓.浅析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7):170.
  [2]李荣华,高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2):133-134.
  [3]李智慧,龙跃.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3):71-72.
  [4]郝晓丽,仲爱萍.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73-274.
  [5]余信丰.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0):57-58.
其他文献
通过介绍Flash动画这一新兴行业,分析了中职学校的校情、学情包括师情。同时分析了Flash动画的发展现状,为中职学校这一动画技术的学习做了铺垫。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在这个重要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我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被纳入到市场经济之中,与此同时企业不再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职业教育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职业院校教学不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能力不高,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够多,职业院校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集团化办学应运而生。完善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建立新的职业技能标准、采取鼓励性政策等,形成了集团化办学的独有形式和管理体制,并迅速成为2
现代物流业是“第三利润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现代物流遵循专业化与高效率的核心理念,而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是现代化物流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是向专业化第三方(3PL)、第四方(4PL)物流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由此需要从增加硬件投入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两方面入手。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普及式教育,如何确保精英教育的质量,如何满足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就需要在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给我们的档案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更新,这使得我们的档案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这对这样的问题,对档案新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也就
台湾中原大学(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CYCU)创立于1955年,是一所强调“全人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中原大学以“笃信力行”为校训,现已为拥有理、工、电机资讯、法、商、设计、人文与教育等7学院、27学系、25研究所之综合大学。2007年设为台湾教育行政部门“繁星计划”25所大学之一。  一 台湾中原大学通识教育的内容  1 做一个明德的知识分子  大学之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危重症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的脑血管病危重症预后因素分析提供基础。   方法:本研究搜集95例急性脑血管患
学习历史并非通常人们所说的“死记硬背,单纯记住一些简单的时间、地点、事件”那么简单。常有这种说法:学习历史可以使人睿智、聪明。历史教材中除叙述单纯的历史事件以外,还有
阐述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主要思想,并对教学中如何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思考。
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结合高频超声评价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桡动脉弹性改变及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84例T2DM患者按照病程分为B、C两组:B组(病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