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加强对工程类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教学的综合化、多元化、工程化、科学化出发,在分析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特别提出了针对工科学生开展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创新实训的第二课堂等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改革的质量,更好的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类学生;实践教学;通用管理能力;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张艳馥(1962-),女,吉林白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力市场营销、服务营销;杜晓茜(1987-),女,江苏淮安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力市场营销及电力工程管理。(北京 102206)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内容,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1]
  国际上工程类高等教育教学经历了多种模式的变革,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大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模式慢慢出现相通、互相靠拢的趋势,更多的强调工程实践,把大学期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放在更加基础和重要的位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国内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上采取了很多措施,高校充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实践体系,[3]改善实验教学环节,更新硬件配置,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开展产学研结合,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等等。[4]当今对于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需求日益明显,然而现在高等学校普遍受“专业本位主义”和“学科本位主义”的影响,在对工科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缺陷,尤其在针对工程类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上的研究还不多。[5,6]
  本文通过研究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措施,把素质教育作为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根本点,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职能力,更利于今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各高校在实践环节建设上加大了投入,实习条件得以改善。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多种原因,实践性教学环节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7]
  1.实验教学多从属于各门理论课,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本科实验教学多附属于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过于形式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也过于陈旧,教学设施不完备;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来就相对不足的实习基地和经费更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现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实践环节,大多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学习,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普遍存在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根本达不到实践教学和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
  2.实验设施及实践基地不健全
  实验室的设备更新较慢,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而且不够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完善,许多单位为了正常生产或出于生产技术的保密,不愿让学生来实习,导致学生实践教学临时性、随意性较大,实践教学效果很受影响。
  3.实践环节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教育培养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现在一些高校普遍在教育上一定程度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大学生把通识教育仅仅视为无关紧要的课程;另外许多高校并没有在通识教育的管理、观念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层面和思想观念上把通识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形成相对独立却又不重视的状态。
  二、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重视通识教育,针对工科学生开展通用管理能力培养
  现代工程是综合复杂的,涉及到多领域、多学科的问题,在这种“大工程”环境中的现代工程师,不但要具有作为技术专家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企业家的基本素质。然而,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在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致使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现代工程的必备能力和素养,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9]鉴于这种情况,对工程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实践探索一条可行的培养途径,十分必要和紧迫。[8]
  高等学校要克服“专业本位主义”和“学科本位主义”而适应社会,需要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综合化。加强文理融合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通用管理能力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指不同职业群体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共性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要求,超越于某个具体职业与行业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一切管理者应当共同具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和管理技能。高校可通过开设《通用管理知识概论》这样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纳入工程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尝试以案例教学为主、以研讨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管理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好的训练和提高。所以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更应采取“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可以尝试将各级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岗位,作为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实训平台,对广大学生干部实行任期制,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并考核。此外,利用深入到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基层农村或企业中,通过一些实习岗位参与管理工作实践,可有效锻炼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
  2.坚持产学研结合,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途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稳定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接触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工作流程等,为其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企业在学生实习中对其提前培训,引进人才。所以高校应加大投入,建立校内的校院两级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开放性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另外应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1)积极推行实验室的“三开放”制度。一是“内容开放”,包括预备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仿真实验等。二是“时间开放”,包括规定时间、预约时间和自由时间。三是“选题开放”,训练内容和课题由学生自定,经指导教师批准实施,实行导师制。开放各学科和跨学科实验室,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开放形成一个自由、宽松的实验学习环境,拓宽试验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吸引学生自主到实验室参加研究与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其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好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学校内部的实践基地是有限的,因此学校需要拓宽思路,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外部资源。[9]用人单位和高校都期望通过各自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优势来进行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双赢。在实习基地中,应努力做到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工程相结合,真题真做,进行有目的的工程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效果。
  3.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建立多元创新性训练平台
  “第二课堂”以其活动主体的自主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10]对工程类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形式,通过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立项和数学建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文化科技竞赛,以及定期组织创新学术报告会,实施模拟讲演法等,设立各级学生科研组织,构建多元化创新教育平台,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和课外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职前的学科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增进竞争意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在第二课堂的建设中,一是要建立项目立项和创新基金申报制度。二是要形成激励机制。对在科研创新上有重要表现和在大型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计入能力素质或创新学分,并以减免相关学科学分或免试推荐研究生等优惠条件,激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三是配备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诱导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志力。学校应建立有效机制吸引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或者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四是提供大众创新平台。学校可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开展面向大众创新的校、院两级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软件设计竞赛,为创新精神由“精英培养”转化为“大众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
  三、结论
  实践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实践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工程类本科创新实践教学,结合国内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工科学生开展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校内开放性试验室、校外校企合作的一些新举措,以及建立多元创新实训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努力深化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袁慧,于兆勤,秦哲.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61-63.
  [2]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5-77.
  [3]颜建军.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8(4):61-63.
  [4]魏克新,石娟.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6-57.
  [5]蒋雪明,万华明,郭碧云.夯实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J].新闻爱好者,2009,(8):94-95.
  [6]李大胜,江青艳,库夭梅.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7,(5):60-62.
  [7]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6):3-7.
  [8]王鲜萍.通识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J].高教研究,2008,(3):22-25.
  [9]黄国华,孙淑娟.通识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8-20.
  [10]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大平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把教育实习纳入工作任务,实习学校以培养后备师资的认识高度指导学生教育实习,高校和实习学校共建实习基地,提升教育实习质量。  关键词:高校;地方政府;合作;教育实习  作者简介:陈梓云(1963-),男,重庆人,嘉应学院教务处,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化学、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梅州 514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
期刊
摘要:发电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进行改革,而占企业人数比例最多的基层员工在面对改革时,因为改革的不确定性而会产生各种思想问题,严重时会阻碍企业改革的进程。通过对基层员工的问卷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帮助发电企业在改革中应对此类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基层员工;思想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诸粤珊(1981-),女,广东
期刊
摘要:针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课程理论教学难度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EDA工具的使用和演示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既可以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通过开设多种多样的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集成电路系统设计;EDA工具;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叶波(197
期刊
摘要:胜任素质理论作为人才学辩证发展的产物,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不足以取代以职位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胜任素质理论尚不成熟,更不是灵丹妙药,应用胜任素质模型必须慎重,特别是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面。  关键词:胜任素质;模型;评价  作者简介:邓云(1977-),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广东 湛江 52
期刊
摘要: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本文结合毕业设计环节中选题、团队合作、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论述,提出了一套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控制关键点方法,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选题;团队合作;毕业答辩  作者简介:江平(1971-),男,浙江嘉善人,嘉兴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赵瑞军(1980-),男,河北邯郸人,嘉兴学院教务处,研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既是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的过程,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过程。遵循学生心理特征、美术教学规律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则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并治疗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学;阳光心理  作者简介:张晶(1975-),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江苏 苏州 215104)潘丽敏
期刊
摘要: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预期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定位和调整择业期望值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应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分层次、分阶段的就业预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预期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就业;职业发展;预期教育  作者简介:方留(1973-),男,安徽桐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从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发,提出了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乐宋进(1971-),男,江西宜黄人,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机与电器;吕敬祥(1978-),男,湖南邵阳人,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传统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单片机课程实验为例介绍了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既能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实践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设计性实验;Proteus;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任肖丽(1982-),女,辽宁朝阳人,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应从分析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入手,针对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庆格乐(1983-),女,蒙古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汪泽青(1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