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时频分析方法在数字地震波特征量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波属于非平稳信号,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因缺乏信号局域性的信息而无法对非平衡信号进行全面描述。对此时频分析是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简介了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S变换、CWD分布、ZAM分布四种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算例及实际地震信号的分析,总结出这四种时频分析方法在分辨地震波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缺点。
其他文献
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波动理论对地震作用下岩体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埋深在一定范围内,水平地震作用下岩体的内聚力c和正应力σn与振动速度和埋深呈线性关系。
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亲和力。亲和力是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
钢材锈蚀会引起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刚度的退化。通过已有钢材锈蚀规律并考虑结构的随机性,将IDA、Pushover与蒙特卡洛抽样结合得到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及概率抗震能力的统计参数并
零频是超外差式频谱分析仪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为提高频谱仪近端测试灵敏度,必须对零频幅度进行抑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相器的零频抑制方法,通过PCB板上微带线实现电调
地震作用下高斜坡破坏的发生发展过程比较短暂、剧烈,破坏机理相对复杂。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作用下非贯通节理岩体斜坡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节理上的应变最大,
1979年,以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发起,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地震单位(后又加入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联合创办的《西北地震学报》,时值2012年已经33年了。现在以2012年的最
利用南北地震带北段及附近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区域水准、跨断层短测线和90年代以来的GPS、流动重力等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和监测区发生的几次6级左右及以上震例,采用定
基于块石静、动室内三轴试验确定的广义塑性模型参数,对直立墙结构振动台试验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直立墙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
通过方便整群取样法对天津市四所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医学及相关专业的5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理清医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学生考试作弊、凝练管理对策提供
依据等效黏弹性理论与蠕变理论,建立了描述一般应力状态饱和软土不排水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的拟动力本构关系。该关系包括三个基本参数:循环剪切模量,阻尼比与增量循环累积应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