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不再对英语那么感兴趣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减退,老师也感到教学越来越吃力。总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退的原因,找出持续学习英语兴趣的对策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进一步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兴趣减退 成因 对策
  在农村,小学里基本没有开设英语课,升入初中之初学生是对英语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许多农村学生进入初二后两极分化严重,学习英语的兴趣日益淡薄。作业不完成,课堂上睡大觉,与老师作对等不学或厌学英语的情况相当普遍,令部分老师非常苦恼,节节抱怨。面对这种局面,作为英语老师的我们该怎么做呢?笔者根据在农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我们当务之急是总结学生兴趣减退的原因,对症下药,研究持续兴趣的对策。
  一、成因
  1.学生自身原因
  (1)畏难心理较普遍。升入初中之初是对英语怀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和句型的逐渐增加,大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要记的单词太多,词汇记忆枯燥乏味,而且忘得快,产生了畏难心理,兴趣渐退,能坚持积极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多。
  (2)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少量农村学生性格较内向、封闭,缺乏自信心,害怕读错被人耻笑,课堂上不愿意开口讲英语,英语课上只看和听,英语学习成了“哑巴英语”。
  (3)学习目的不明确。农村中学地处较偏僻,交通不便利,与外界交流相对减少,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缺少使用英语的环境,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不甚明了,以为老师的苦口婆心是为了老师的业绩和奖金,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4)叛逆心理严重。初一时学生还很童真,到了初二初三,青春期的到来,部分学生叛逆思想严重,成绩两级化明显,丧失英语学习兴趣。
  2.教师方面的影响
  (1)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虽然新课改持续已久,但一些农村教师墨守成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多数教师的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情感及个性的培养关注不够;课堂教学大部分以“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或以“谈话法”为主,教师问,学生答;课堂交流以师生交流为主,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少,教学评价单一。总体上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最初对英语的好奇和兴趣得不到有效持续。
  (2)与教师的批评方式密切相关。一些农村教师依然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思想严重。英语学科词汇多,句型多,考查内容细的特点常让学生感到难、烦,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而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又非常好动,能持续40分钟投入课堂是有较大难度的。因而课堂上出现一些小动作,偶尔开小差是常见的。然而一些教师不能接受这些,认为是对其师道尊严的挑衅而大加批评,一见就批,逮着就狠狠批。这种不注重批评方式的批评不仅没有使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迁移到老师所教的课上,继而对英语学科失去兴趣,甚至讨厌。
  二、主要对策
  1.使学生感到英语学科的价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初中生年龄小,知识面狭窄,阅历不足,还不懂得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世界,他们把英语当成通过考试的一门科目。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英语的目的,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科的价值,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网络的连通,正在使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英语则是这个世界最有用的交流思想工具。可以说英语已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学好英语无疑是加重你在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中的砝码。生活中英语也无处不在,电器要有英文说明书;MP3、GDP、CEO等国人都耳目能详,无需翻译成汉语;“秀”、“酷”、“摩登”等词,大家都懂是怎么来的。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优势,紧扣教材,联系社会热点、焦点,充分展示英语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常生活,在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意识到,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素质,是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明确了学英语的目的,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推动学生去努力学习。
  2.重视词汇教与学,是持续英语学习兴趣的保证
  (1)教师自身要重视词汇的教法,尽量利用直观教具,音、形、义结合呈现生词。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直观思维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老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直观刺激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实义动词、方位介词和表示情感的形容词等可采用直观教学。这种方法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兴趣,而且会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使他们的内心产生要学会这种语言的渴望而积极参与。如教授人体部分的名词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老师站在讲台前指着自己的身体说“body,it's my body.”并把body按音节用不同的两种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上,body,并教学生连续快速念三遍。很快,学生掌握了这个单词的音、形、义。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可以顺利进行head、ear、eye、hand等人体的其他部位名词的教学。
  (2)要培养学生坚持拼写单词的习惯。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经常对新鲜事物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一到执行时则会对遇到的困难产生妥协而难于持续兴趣。所以帮助学生制定复习单词的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要求学生每天大声朗读当天所学单词和句型,拼写所学四会单词,争取单词“日日清,周周清”。为督促学生,老师要定期检查,并对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与奖励,以激励其坚持不懈地努力。以苏秦的“悬梁刺股”,齐白石的“化石为泥”精神鼓励做得不够好的学生不畏困难,不放弃。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能看懂一些短文,做阅读理解题就不会像看“天书”,考试成绩得到了提高,学生找回了学习的乐趣,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3)要加强单词拼写的学法指导。很多学生觉得单词记忆枯燥乏味,容易遗忘,其原因是拼凑字母,机械记忆单词,这样记住的单词是极其短暂的,没有稳定性的,是学生抱怨英语单词“老记不住”的罪魁祸首,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记住单词的正确发音,运用基本读音规则,学会按音节记忆单词。如:教学新词teacher时,老师在上黑板板书,向学生指出:teacher单词中的ea是元音字母组合,ch是辅音字母组合,识记时不能将字母组合分开,可以这样来记:tea-cher。这样单词的记忆才事半功倍,学生才有信心学下去。   3.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对由于语言障碍而产生自卑感的学生手把手地教,耐心、反复地指导,鼓励他们多开口练习,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产生愉悦感,树立自信心。以促使他们敢于接受更大目标的挑战,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去战胜困难。课后给他们额外练习的机会,直至入门。对于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要多关怀,体贴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诚挚的爱。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帮助补课,打好基础。对所有缺乏自信的学生定低目标,给他们创造达到或超越目标的可能性,只要他们达到就大加表扬,让他们学在鼓励之中,不知不觉建立自信。总之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积小成功为大成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才能得以持续。
  4.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我在教授“Where's my backpack?”一内容时,我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实物来呈现找东西的几个真实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如你的学习用品找不见了,你将如何找寻?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寻找和指认方位的方法后,再让他们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取长补短。在学会技能之后,再让学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自编自演找寻东西的情景,学生兴致盎然。有的“Where's my coat?”有的“Where's my pen?”还有的“Where's my money?”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防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5.注重批评方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的批评方式决定师生之间的关系。因而如何巧批评学生,让学生心悦诚服,化敌为友,是新时期的老师们值得深思的问题。进入初二以后大部分学生进入了青春期,不再象初一那样“听话”,课堂也不像初一那样好主持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被尊重与理解。我们要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充分理解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讲究教育策略,学会选择批评教育方式。
  如在批评一个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时我就结合人教版初二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He said I was lazy”巧妙地批评这个学生。我利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动作已经过去的用法,不伤他自尊地批评了他:
  T:Have you finished your Chinese homework?
  S:No,I .....
  T:What did your Chinese teacher say?
  S:She said I was lazy.
  此时我面向全班同学问:What did his Chinese teacher say?全班一起回答到:She said he was lazy.我立即补充说:Yes,He was lazy.But now ,he isn't lazy.Yes?并且把was 和isn't说得很重。有意让同学们和他都感觉到他的lazy 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不是现在。我注意到他的脸微微红了一下,继而点头大声应道:yes!我想这样的批评既能使教师在很好的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无声无息地批评教育学生,既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又能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受到伤害。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善意和真诚的关爱时,他们会在情感上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在心理上有亲近感、信任感,从而与老师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感会折射到老师所教的课程上,产生“爱屋及乌”效应,达到有效持续兴趣的目的。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
  总之,英语教学中,只要英语老师能充分展示英语学科的价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词汇教学得法,指导到位,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学生持续英语学习兴趣是可以形成的,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是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1]宋凤宁 黄白《现代心理学》.2006。
  [2]《英语学习报》教师版。
  [3]余德敏 探索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1)。
  [4]李宋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几条原则[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9)。
其他文献
现阶段,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门法定的课程,也和其它文化课一样以课堂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但是,劳动技术课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它以劳动实践为主的规律决定了必须不断地拓宽和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探讨劳动课的一般教学规律,提高劳技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加强教育思想的管理  要办好一所学校,要搞好学科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
期刊
再读《归去来兮辞》,心中有了一个不一样的陶潜。  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的天赋携手任真自得的天性,已然造就了一个颖脱不群的陶潜,而两晋的时代风波与清谈思潮无疑又使陶潜的心灵愈发浸染的更为超脱。于是,一个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大贤笃志词采精拔的田园诗人诞生了,一句为捍卫自我生命的呐喊——“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从此唱响在了中国文学的天空,也扎根在了自此以后的所有守卫心灵净土的文士的心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一堂有效性的数学课教学,必须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些,双基训练扎实一些,教学容量厚实一些,让学生思维活跃一些。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就是高效的。  关键词:课堂 教学 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
期刊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
期刊
摘 要:历史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它不仅承载着人民对于本国家和民族的所有情感,还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要借鉴。推动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对于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必不可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升对于学生实施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推动历史教学有效实施的必要性,谈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实
期刊
摘 要: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探讨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初中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理论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学习内容。下面探讨合作学习应用于
期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有序的组织、恰当的引导,能为课堂教学增添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些教师继承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节课从头到尾讲个不停,老师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却毫无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确立新的教学行为,建立新的数学教学观。  传统的数学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追求把教学内容讲透讲深,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复习——引入——新授——巩固——作业”,这在客观上占据了学生自
期刊
摘 要:中学文言文阅读要求对字、词、句的理解较为全面,从而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本文从强化课前预习、加强课文诵读、创设教学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和培养迁移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比较难学。内容不多但要记的内容不少,从每个字到整篇文
期刊
古诗教学,历来被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其难点,主要表现为今古语言差异,教学时不能让学生较轻松地理解古诗的语言,进而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为此,我运用简笔画进行古诗教学,既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再现诗的意境,加强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试着两例作个简单介绍。  讲授古诗《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化为学生求知的欲望。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根据物理课的学科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实施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呢?  一、通过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