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兴趣和志趣:小学职业规划课三部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规划迷茫现象在年轻人群中很常见,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具有可行性。小学阶段以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趣”字上下功夫,即用乐趣把学生引进门,用兴趣将学生带上路,用志趣让学生走上道,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进入丰富多彩的职业世界。
  关键词:职业兴趣;职业乐趣;职业志趣;小学
  中圖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19-03
  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年是和职业相伴的,在职业中获得价值观、成就感、幸福感,对于人生的价值提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1]。如果在职业中只能获得报酬,不能享受每天的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小学阶段正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依旧以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为主[2]。基于这些身心特点,在小学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中要以体验性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引导其直接收获关于这项工作的价值体验和感受。
  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学校要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探寻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提高自身职业选择、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职业课堂上帮助学生进入职业世界的大门,培养职业兴趣,让职业兴趣转变为职业乐趣,进而发展成为职业志趣,直至让学生爱上学习。
  一、用乐趣把学生引进门,课程以体验性活动为主
  在职业规划期末试卷中有一道题是“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什么内容”,每次学生填写的答案中,总是以体验性活动课程居多,因为这些课学生投入的最多,最快乐,收获也最多。因此,在设计职业生涯课程时,需要以体验性活动为主。
  例如,在介绍“美食体验师”时,让学生体验做自媒体美食博主。给每位学生分发一颗糖,要求学生一边品尝、观察、感受,一边写下有关这颗糖的文案,并在最后进行评选。在“我来拍电影”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剧本,学生自愿选择想要体验的角色,包括导演、演员、电影评论员,组成小剧组排练,并在最后呈现现场“电影”,随后电影评论员客观地评价电影,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这节课有所收获。在律师职业体验课上,通过模拟法庭,如校园欺凌、校园盗窃等模拟法庭剧本的展现,来增加学生对于律师、法官等职业的认识。
  体验性活动应用于小学课堂,早就被提倡,但是真正运用在课堂中,却是一件比较滞后的事情。因为活动课备课和上课纪律管控难度大,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学习和管理。可是事实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性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应该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看到带给学生的益处。
  二、用兴趣将学生带上路,把职业融入日常生活
  兴趣,即对事物的特殊爱好,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然而,找到自己的兴趣却需要一个过程。职业课堂中,可以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职业面,通过职业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活中职业的眼睛。
  (一)发现职业多样性,找到自己的兴趣
  职业规划涉及对于自我的认识、对于职业的认识,以及这两者的匹配。对于小学生来说,自我还在不断地发展中,不需要过早下定论。但对于常规职业类型,是可以提前了解和学习的,所以小学的职业规划课程重点放在认识丰富多彩的职业上。不过早给学生下定论,把职业路径变小,不做职业匹配和职业规划,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职业,做更多的尝试。
  例如可以开展职业种类头脑风暴,让学生通过小组比拼,看哪一组能够想到更多的职业,开拓学生对职业种类的认识;可以介绍新型职业,比如旅行体验师、道歉服务员、自由职业者等,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有趣的职业;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职业,比如网约车司机让出租车司机面临职业危机,无人驾驶可能会替代司机,机器人代替工人、服务员,电商取代很多实体店。最后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职业是不容易消失,不容易被取代的,学生会得出结论:重复性的劳动会被取代,而需要脑力劳动、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
  也许小学职业课上,在短期内并不能明显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但是通过不断地探索职业,了解职业,让学生对于职业的重要性和丰富性有更多的认识,可以为未来选择职业种下许多种子。
  (二)把职业融入日常生活,拥有发现身边职业的眼睛
  其实职业就在生活中,而教师只需要帮助学生去发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职业规划上也不例外。很多学生最了解的三个职业除了教师之外,大概就是父母的职业了。很多学生都知道家人的工作名称,实际上却对父母工作内容是什么、工作价值感高不高、满意程度等了解甚少。
  在“家庭职业树”课程中,可以用家庭职业树帮助学生梳理家庭成员的职业,在填写完毕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我家族中最多人从事的职业是什么?(2)我想要从事这种职业吗?为什么?由此了解自己是否喜欢从事家庭成员选择的职业。在填写家庭职业树时,学生就能够觉察到,自己其实并不是那么了解家人的职业,很多同学也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家庭成员选择的职业。随后通过一份家庭作业——“了解家人的工作”访谈(详见附件),把职业规划课延续到生活中。教师提前准备好访谈提纲,由学生访谈两位家长,之后学生将结果带回学校做报告,或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家人的职业,以此来建立对于职业的初步认识。对于感兴趣的职业,还可以通过求助父母及父母的人际资源,通过做一天的职业见习来深入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探索身边的职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现实中真实的职业样貌,通过职业访谈或者职业见习等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父母的生活状态,让父母了解孩子现阶段对于职业的看法,增进亲子沟通,这是一举两得的活动。
  三、用志趣让学生走上道,减少学习无意义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满足了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情感上的需要,就会倾向于追求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各项欲望都能够得到满足,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精神需求,很多学生找不到精神追求,出现了学习无意义感,引发学习倦怠。在职业规划课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期望想在未来去实现的职业理想,是找到精神追求的一种良好途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带着兴趣投入到学习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医生与护士”这一课时,讲到了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故事,南丁格尔生活优越,但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的生命活得毫无意义。一直到她决心选择把为人服务的护士当作自己一生的天职后,她才强烈感受到充实的生命意义。她创造了南丁格尔玫瑰图,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反馈说,他记住了南丁格尔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样的名人职业故事能夠很好地激发学生寻找崇高的职业理想。课后也有学生反映,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医生,帮助生病的人摆脱病痛。在疫情期间,很多最美逆行者也同样带给学生很多思考,学生通过他人的职业了解他人的人生,以此来思考和寻找自己的人生崇高使命。
  学生很少能够在短时间内真正找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职业课上能够讲到的内容也十分有限。但是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在做着一些事情,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发着光。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丰富性,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在为以后发挥自己的能力打基础,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价值感。
  四、结语
  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当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研究还十分欠缺,实践上还处于探索阶段[3]。职业规划常常在初高中阶段被提及,在大学阶段被逐渐重视,但职业规划迷茫现象在现在的年轻人群体中却随处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教育,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常常会问及“今天我们上什么职业”,每堂职业课给学生带来的是切实的感受和对于未来的畅想。
  如今职业变化很迅速,人在一辈子中可能并不会只从事一个职业,想要在职业上发挥自己的潜能,需要不断探究和学习职业相关知识,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把职业规划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个疑问:“我现在学习的东西以后有用吗?”甚至很多学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因此耽误了学业。职业规划课旨在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答案,通过发现职业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的职业志趣,找到自己想要实现的职业理想,由此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希望本文所述教学经验能够帮到已经开启或是将来要开启小学职业规划课的教师,给他们一点启示。
  附件:
  “了解家人的工作”访谈记录
  访谈人物:1. 爸爸 2. 妈妈 3. 其他( )
  访谈方式:1. 当面访谈 2. 电话语音访谈 3. 文字访谈( )
  首先,谢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访谈!您在社会中工作了多年,中间经历了很多,您可以跟我谈谈吗?下面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您回答。
  问题1:您在做这份工作之前,还做过哪些工作?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这份工作?
  问题2:在这份工作中,您每天的工作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分别占用了多少工作时间?
  问题3:现在的这份工作让您最开心、最烦恼、最紧张的部分分别是什么?
  问题4:可以和我描述一下你一天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吗?
  问题5:……(其他任何你想提问的与工作相关的问题)
  在访谈结束后,你最想对这位家人说的一句话,或是这位家人最想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参考文献
  [1]陈义强.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对普通高中的启发[J]. 科学中国人,2017,25(2):155.
  [2]单文清.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J]. 江西教育, 1980(1):9-10.
  [3]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编辑/张国宪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整整20年,给地区乃至世界创造了执法安全合作的巨大财富。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涵盖了利益安全的共同体、安全保护的共同体。各国的利益、安全相互承载,境内、境外安全与共,国内与国外安全互为,新的安全观与安全保护密不可分。这一以人类命运的发展为基本命题的共同体,决定了上合组织地区安全秩序的维护体系是一个以人类文明发展为
[摘要]以“一带一路”倡议和东北振兴为主旨,成立的以对俄贸易为主题的黑龙江自贸区,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有益尝试。自贸区自身蕴涵的自由开放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制度创新,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要求,需要在法治视阈内进行考察和评判。在复杂化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以及不断调整变化的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情势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遵循正确的
鸦片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暴露了近代英国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停滞.作为棉纺织业的核心技术,棉纺技术体现并支撑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通过对鸦片战争前两国棉纺
由朱利奥·托诺尼提出的意识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的核心概念是“Integrated Information”.就这一概念而言,国内外学界都有一些误解,并为这一理论的
[摘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统筹全局,鼓舞全党全社会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着力抓好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部分,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人生阅历浅,在认识世界和对待世界方面往往会出现理想化、片面化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保护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者和
[摘要]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一,属于一种革命文化,是东北红色文化资源的一个鲜活代表。这种文化形态产生于白山黑水、林海雪原之中,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历史时期,具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质,并成为激励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勇敢向前的一种精神力量。在长期、艰苦、壮烈的抗日斗争中,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将士所展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精神品
摘要:游戏化以其在提高用户沉浸感、参与度和忠诚度方面的优势,逐渐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游戏化学习就是游戏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对游戏化学习的认识,然后探讨将游戏化学习融入日常教育中的必要性,最后从善用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用游戏化中积极的策略替代学习中的处罚等三个方面,对于如何将游戏化学习运用于教育实践提出了富有启发的建议。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摘要:为了解中学生良心与感恩的现状以及特点,分析良心与感恩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提供实证支持,选取贵州省铜仁市的886名中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良心处于较高水平,感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在良心、是非心、羞耻心、厌恶以及恻隐心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感恩得分上差异不显著;独生与非独生中学生在良心及其各维度和感恩得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中学生良心与感恩、
坐在眼前的这个男孩子,愁眉紧锁,有点疲倦地靠在座椅上,脸上似乎蒙着一层氤氲的雾气,让人看不到一点明朗的色彩.他哽咽地说:“我觉得我很差,我对不起我父母,也对不起老师对我
期刊
摘要:学业情绪对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初二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学业情绪对陈述性知识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积极情绪下的学习效果优于消极情绪,积极低唤醒(如平静)比积极高唤醒(如高兴)的学业情绪对学习更有帮助,消极低唤醒(如厌倦)比消极高唤醒(如愤怒)的学业情绪学习效果更差;无论知识难度高低,积极低唤醒(如平静)学业情绪下学习效果最佳,消极低唤醒(如厌倦)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