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angq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心肌内心电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及外周血多基因表达等三种无创监测技术在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103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术后使用心肌内心电图、组织多普勒超声、外周血多基因表达等三种无创监测技术监测排斥反应.术后1、3、12个月,或发生临床排斥症状,或以上无创监测技术结果高度怀疑排斥反应时常规进行心肌活检.根据心肌活检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为主(>90%).对于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移植治疗能同时去除肿瘤和硬化的肝组织,避免残余病肝组织的恶变,是较彻底有效的根治手段.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较少,但恶性程度高,术后存活率低,一般不建议肝移植.目前,影响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供肝短缺和肝癌复发.对于供肝短缺,部分学者认为,对欲行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可以采用亲属活体供肝,一方面减少了与良性病肝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竞
期刊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但供者器官严重短缺使大部分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据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报道,近13年来约有30 000例肝病患者因缺乏合适的供肝而死亡.在美国,患者等待肝移植的平均时间为6d,但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必需在24~36 h内接受肝移植治疗,否则将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开展异种器官移植研究,以动物器官桥接或替代人类器官进行移植,对解决供者短缺具有重大意义.尽管非人灵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稳定期受者撤除皮质激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24例移植肾功能稳定、不能耐受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首次肾移植受者纳入研究.在增加吗替麦考酚酯(MMF)和保证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血药浓度的基础上,逐渐减少皮质激素用量,直至完全撤除皮质激素.结果 完全撤除皮质激素后随访时间为18.9个月,受者及移植肾均存活.1例受者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与受者自行减少MMF剂量有关,均经甲泼尼龙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环孢素A(CsA)应用于临床以来,肾移植后1年存活率得到了显著改善,从60%左右上升到80~90 %[1],但移植物长期存活的改善却不尽如人意.曾经有人认为CNI肾毒性是导致慢性移植物损伤的重要原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CNI肾毒性和长期存活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发现CNI肾毒性被过分夸大,应理性看待CNI肾毒性.就急性肾毒性发病机制而言,CNI
期刊
目的 比较肝移植后维持期无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与常规免疫抑制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效果.方法 以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单中心接受肝移植的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术中应用甲泼尼龙500 mg,术后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MMF)+巴利昔单抗预防排斥反应(无激素组);100例术后应用他克莫司+MMF+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激素组).观察两组受者肝移植相关并发症、代谢
目的 观察使用添加谷氨酰胺(Gln)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原位肝移植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肝移植组和EEN组.对照组仅手术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肝移植组和EEN组按两袖套法进行肝移植,供者为同批Wistar大鼠.术前3、2、1d及术后3h开始,给予EEN组受鼠添加了Gln(0.3 g·kg-1 ·d-1)的肠内营养混悬液(125 m
目的 评估亲属活体及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肝儿童肝移植51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单中心51例儿童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间完成的亲属活体部分供肝肝移植42例,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完成的儿童DCD供肝肝移植9例.51例受者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7例,患几年龄为80d至14岁,体质量为3.1~45.
目的 研究活体右半供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105例成人活体右半供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发生胆道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受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9.5个月(562~1675 d),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40例(占38.1%),其中胆漏11例(10.4%)和胆道狭窄37例(35.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是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移植方法,但迄今为止尚无标准的预处理方案.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我们以氟达拉滨、环磷酰胺(Cy)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主,联合适量细胞毒药物进行非清髓预处理,现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同胞间HLA全相合非清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1~45岁,中位数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