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老人怎么办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ide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很多事情看上去方便了:打开手机就能轻松掛号,还能远程问诊,在家享受“一条龙”医疗健康服务。但对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和电脑的老人来说,却有点犯难,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人。
  调查发现,某省大型三甲医院的就诊患者中,中老年人占比高达60%~70%。不少中老年患者不会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依然倾向于传统的窗口挂号。那该怎么办呢?
  充分利用一站式服务中心
  如果实在不会用网络预约挂号,去现场挂号也是一样的。建议到医院后,充分利用一站式服务中心,说明来院目的,以便获得帮助。
  一些大型医院在推出微信预约挂号的同时,也推出了现场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诊间预约挂号等多种预约挂号形式,老年人如果不会使用网络,可以通过电话、到现场等方式预约。
  尝试新事物,请教年轻人
  网络预约挂号是时代的进步,老年人不妨也学学这些新事物,适应社会进步。如果自己学不会,就让年轻人教,子女、孙辈都可以指导老人。
  医院设置服务人员和专门的窗口
  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在自助机旁安排了工作人员,指导不会用自助机的老人挂号。据悉,相比从前,如今自助机的使用率高了不少,很多老年人也在工作人员的一步步指导下学会了在自助机上挂号缴费。
  另外,医院可以设置专门的老年人窗口,方便这类人群。现在微信预约挂号的人增多,医院对老年群体应重点照顾,多留一些专家号给现场挂号窗口,保证老人能挂到号。
  门诊首选挂老年科
  有些老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如果不清楚该挂什么科、做什么检查,可以选择先挂老年科门诊,再向专家寻求帮助。
  如今医疗资源紧张,挂号排队现象严重,医疗卫生机构应多普及网络预约知识,提高老人的操作能力,逐渐扩展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另外,医院最好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努力提供更舒心便捷的就诊体验。
  (摘自《生命时报》2018年12月21日,千百度荐)
其他文献
因为主演电影《过昭关》,2018年重阳节那天,77岁的河南农民杨太义在平遥影展获得最佳男演员奖,成为中国最年长的影帝。  《过昭关》是一部乡村公路片。影片中,小学生李翊宁到河南乡下的爷爷家过暑假时,希望能外出旅游。于是爷爷李福长骑着三轮摩托,带他探访几百公里外的老友。沿途风景勾起了老人的回忆,爷孙俩也经历了种种奇遇。  “那我得先‘审阅’剧本,不能毁了我一个老党员的形象。我要是当演员,不能教人学坏
期刊
著名作家周瘦鵑对紫罗兰一直情有独钟。他不仅出版有《紫罗兰集》《紫兰小谱》等著作,还将自家宅院命名为“紫兰小筑”,笔名则为“紫罗兰主人”。在周瘦鹃对紫罗兰的痴爱背后,隐藏着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  1912年,18岁的周瘦鹃执教于上海民立中学时,对务本女校的女生周吟萍一见倾心。他将清淑娴雅、风姿娟然的周吟萍比作洛神。  一次,周吟萍参加校庆演出,饰演新剧中的女主角。她丝丝入扣的表演给台下观剧的周瘦鹃留
期刊
说实在的,若是有人调侃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台上上蹿下跳”,我内心倒是颇有几分得意的。现在怕就怕跳不起来了,那才叫一个悲哀呢。这让我想到了那首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杰作。  我曾以为诗人是悲戚而又无望的,两句诗的重点是在后一句上。但我现在的想法正好相反:“夕阳无限好,句号。”为什么不呢?单就我們这个从事艺术工作的领域而言,今天有多少上了年纪的艺术工作者,不正在意气风发地发
期刊
加上我微信之后,我爹经常给我发一些有关健康的文章链接,还提醒我收看电视里的健康节目。确实,我这个年龄也到了该关注健康的时候了。  可说句实话,我真的看不下去那些节目,尤其是嘉宾、主持人振振有词、唾沫横飞的样子。他们曾说要多吃某些食物,扒拉出原因,竟然是因为食物里有叶绿素—恕我读书少,我只知道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让叶子变绿,除此之外,我从没想象过叶绿素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我逻辑思维能力不行,转不
期刊
一大早醒来,顺手打开微信,只见我妈的头像下,有11个“对方已取消”。一看时间,竟然是在夜里1点来钟。大半夜的这是有什么事?我吓得心少跳了一拍,一个电话给老太太拨了过去。  那头懒洋洋地解释:“没事呀。我只是睡不着,熟悉一下微信的各种功能。”又加上一句:“要是我们心脏有问题,我会打电话通知你的。”然后恶作剧少女一般地笑了半天。  我在家中怒不可遏。  我就知道儿子手贱地给姥姥装上微信教她玩,就不会让
期刊
小说《林海雪原》自发表以來,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在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后更可谓家喻户晓。殊不知,这样一部充满传奇色彩、读来荡气回肠的文学作品,其初稿当年差点被埋没。  事情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内出版社不多,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收到的长篇小说稿件堆积如山,由于编辑人手不足,总是难以及时审阅每一部来稿。有一天,年轻编辑龙世辉从稿件登记处随意领走了一部厚厚的稿件,打算在编辑手头的
期刊
明朝景泰年间,一次,兵部尚书陈汝言退朝时,遇到了太子洗马刘定之。陈戏谑道:“你在洗马所供职,每天洗多少马?”刘定之答道:“马厩里的马都洗了,唯独大司馬洗不得。”(按:太子洗马,为太子的侍从官;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睿雪荐)
期刊
在科幻小说领域,人们将“科幻之父”的美誉赠给了写下《海底两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又认定写下《时间机器》的英国作家威尔斯是对20世纪科幻小说影响最大的人物。殊不知,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说鼻祖。当年19歲的她写下了人类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一不小心”成了科幻小说的鼻祖。  1797年8月30日,玛丽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是英国
期刊
2018年国庆假期,我照例回家,让父母当面看到我很好,同时汇报人生规划。毕竟古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得明确告知他们下一步我打算怎么“胡来”,再就是帮他们修修手机、看看电脑、缴足水电气费。家里保持正常运转,我也就放心了。  一到家,我妈就吵吵说手机不好使了,慢,耽误她旅游拍照片,让我给她买了个大容量手机,还让我给她装了一堆防护软件,说来陌生电话了能提示是不是骚扰电话。她还说出门拿个大手
期刊
有些老人由于脑动脉硬化,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经常会坐著打盹。这里要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人老了,各脏器功能以及骨骼、肌肉都开始衰退,坐着打盹很危险。  1. 睡着时心率会变缓,流入各脏器的血液相对减少。坐着打盹时,流入脑部的血液会更少。醒来时由于脑供血不足,会感到全身疲倦、头晕眼花、腿软等。如果此时立刻起来行走,极易跌倒,导致意外。  2. 由于老年人的颈椎不如年轻人柔软,坐着打盹时点头、抬头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