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开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北京讯  2021年8月26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陈毅元帅诞辰 12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陈毅元帅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风范,传承他的革命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于2021年9月15日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
  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信息员徐进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安徽省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党支部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6月29日,研究会会长、支部书记魏耀民作为先进代表赴京出席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受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暨八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在杭州召开
   信息员邹来强  近日,庆祝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暨省会八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在杭州召开。中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吴伟平受省委委托出席会议。程渭山会长代表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常务副会长宋光宝主持会议。名誉会长,省委原副书记陈法文、省军区原司令员黎清;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施建荣,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刘东,省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跃;在杭的常务理事、理事和顾问,直属机构的会员代表,以及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网络直播,省内外众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社会各界约2000余人收看会议实况。
  沪剧院原创大戏《陈毅在上海》公演
   本刊上海讯  “滚滚黄浦江流水,英雄儿女一代又一代……”上海沪剧院原创大戏《陈毅在上海》作为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于8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该剧汇集上海沪剧院老中青6代演员,11位国家一级演员的超强阵容。阔别舞台多年的著名沪剧演员孙徐春饰演陈毅,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饰演陈毅的妻子张茜,王明道、徐伯涛、王珊妹、王明达4位沪剧名家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召开党工组扩大会议
   信息员李丽焕  9月3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党工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了上海市社科联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精神。军直、文教、后勤、一师、二师、三师、四师、五师、六 师、七师、浙东浙南、大专院校共12个分会的党工组组长分别与市会党工组组长签署了《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所属分会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刘苏闽会长对2021年上半年工作进行了简要小结,对下半年主要工作作了部署。今年从2月19日至8月20日,研究会共组织宣讲、授课、作报告1078场次,听众约 11.5万多人次。其中,市会领导宣讲355 场次,各分会宣讲723场次。配合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新四军老战士进行采访和有关媒体报道该会各类活动的文章共达202篇 (次)。其中,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文章46 篇,上海本市媒体156次,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红色李巷等三家基地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刊南京讯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新命名26家基地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溧水区红色李巷教育基地、盐城抗大五分校旧址陈列馆和扬州郭村保卫战纪念馆3个新四军纪念场馆位列其中。
  南京市创新双拥工作
   本刊通讯员钱德胜、林陈彬、练红宁  9月6日,南京市双拥办、南京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南京市慈善总会联合驻宁某部举行“南京慈善拥军2020年度医疗资助发放暨99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为官兵代表发放了慈善拥军医疗资助金,部署开展了“军爱民、民拥军南京慈善拥军基金”99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的倡议得到响应,三天共有9000多人次捐助20余万元。9月8日,南京市高淳区33名预定新兵与13家企业负责人齐聚区人武部,参加由区征兵办组织的“带编入伍招聘会”。南京财经大学8名入伍毕业生现场与5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红色文化进社区 爱国情怀入人心
   本刊杭州讯  2021年6月30日,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大关·Home党群服务中心挂牌。2014年9月,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大关街道西苑第一社区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至今已有7个年头。7年来,先后开展宣讲活动40余次,举行书画笔会、送福写春联活动约60次,参与社区演出活動约30场次,把党史、军史、革命故事等红色文化元素渗透、融进社区党建教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庆重阳 赠红刊
   信息员赵林报道  10月3日上午,《铁军》杂志绍兴市新四军研究会发行站工作人员走进绍兴颐家养老院,向该院老人赠送《铁军》杂志等红刊,传播红色文化,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老人们手捧《铁军》杂志,兴趣盎然地翻看起来。
  合肥市研究会组织观看爱国主题片《长津湖》
   信息员赵东云、周沪  10月10日,适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前夕,合肥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组织集中观看电影《长津湖》活动,市新研会老同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教师数十人,与志愿军老战士杨克美、华文、宣钜华等一同观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长津湖》。 (责任编辑 姚定范)
其他文献
“这次发病,我这条老命能够保住,还真得多亏人家秦院长忙前跑后给我治疗得及时,否则……”  “是的,不容易哦!即使亲生儿子顶多也不过如此,若遇上个不孝之子,还不一定赶得上人家秦院长对我们如此关心体贴呢!”日前,在射阳县新坍镇敬老院,说起共产党员、参战退役军人、敬老院院长秦广甫,蹒跚团聚在一起的10多位老人争相夸赞起他们心目中的“孝子”。  初心不忘听号令  提起秦广甫,在新坍镇早就是一位名人了。 1
期刊
航天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最突出的体现在载人航天飞行。2005年10月,我国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首次搭乘航天员杨利伟升空;2008年9月,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太空漫步。这一次神舟十二,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太空舱。2021年8月20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再次成功出舱,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互拍,聂海胜的背景就是蓝色的地球
期刊
盐城技师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利用毗邻新四军纪念馆的地利条件,从铁军精神丰富内涵中汲取营养,探索引领学校发展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连连在世赛、国赛中摘金夺银,在新时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听党指挥,凝聚力量,推动政治建校。盐城技师学院历史上历经5所技校、中专校2次大的调整,五脉合流,实非易事。党委坚持政治建校,实现合校合心。特别是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盐城交通技师学院由市交通局管理
期刊
本刊記者报道 近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发出《通告》,就开展第二届评选表彰优秀学术成果活动有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通告》明确,经会领导批准,2021年四季度研究会将开展第二届评选表彰优秀学术成果活动,并在明年4月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表彰一批优秀学术成果。此次评选表彰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军史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着力提升以编纂《新四军全书
期刊
抗战日子里,常皆春最忘不掉的,是转移。   常皆春回忆说,转移是和敌人赛跑,领导交待,要跑,假如跑倒下了就算,没倒下就要拼命跑,别让日军打死或抓去。受中共地下组织委派,一开始从事情报工作,当她身份随时会被告密的危险时刻,组织上指示赶快撤出。她和另一名情报员搭船,转移离开苏中地区的泰兴,上了岸火速直奔海安方向,星夜兼程,脚上鼓起血泡还是死命跑,寻找到分区教导队,参加了新四军。   在教導大队学习
期刊
苏北建湖的长北滩,地处古射阳湖东畔,原为古潟湖遗留下来的一片湖滩,有十里方圆,古称长北滩。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进入盐阜地区后,立即派出一批民运工作队前来长北滩开辟工作。1941年春夏间,驻盐城的新四军军部,为迎战日伪军对苏北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陈毅代军长即提前到几个开辟较早的地区进行勘察,选择长北滩为以后情况变化时军部机关临时转移地点。这里东、西、北面有塘河环绕,西南是芦苇
期刊
1939年冬,寒风呼啸,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纷飞飘落,林家巷的田野、村舍笼罩在一片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村中央的那棵古树根脉遒劲,枝干粗壮,圆形的树冠像一把巨伞擎住了上方的积雪,遮出一方约有五六个簸箕大的稍干一些的地块。   杨保长急促地敲打挂在树上的铜锣。自从日本人打进南京城后,林家巷的村民都是听着杨保长的铜锣声集中疏散,使得日军的“扫荡”回回都扑空。   这回杨保长的表情显得尤为凝重
期刊
那天晚上跟党史办朋友聊天。他问我,你采访了那么多老兵,哪位老兵最难忘?我说,每一位老兵都讓我难忘。他又问,那让你终生难忘的有没有?我说有。那是我跟老兵聊了一个多小时,老兵却“一语未发”。这是我最失败的采访,而这次失败却让我刻骨铭心。   大约在5年前的初夏,有关部门给我的资料显示,有一位老兵曾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任机要译电员。我顿感兴奋,因为这么多年采访老兵,知晓核心机密的人很少。心想,这次总算遇
期刊
在纪念建党百年的日子里,为寻找烈士戴振南与何也的足迹,我们走访了部分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和知情人。   新四军老战士戴词告诉我们,他是受同村战友戴振南的影响参加新四军队伍的。戴振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戴振南80多岁的侄子在他已倒塌的老屋宅基地找到了破碎的烈士证书。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我们对一些碎片化的信息进行了整理,还原了戴振南烈士的生平和牺牲情况。   戴振南,安徽省无为市牛埠镇栗
期刊
2020年11月20日,我接到徐有威老师电话: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有个王虹铈老师,想找你了解些当年上海红光厂的情况,希望能够接待。徐老师是上海市上海“小三线”建设历史研究的首席专家,承担着收集、挖掘和抢救上海乃至全国“三线”建设历史的任务。凭徐老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很愉快地答应了。   上海红光材料厂(以下简称红光厂)设址在皖南徽州地区屯溪市屯光公社云村大队(现为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云村),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