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木屋小夜曲(外一首)

来源 :鸭绿江·华夏诗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辉,中学教师,在一些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
  谷雨夜,灯火通明
  小木屋负责收留
  从四面八方而来
  不安分的灵魂
  彼此交换流浪的故事
  共同完成一首
  适合今夜弹唱的乐曲
  曲终人散
  空气重新收拢宁静
  木屋却彻夜未眠
  仍在贪婪嗅吸着
  猫屎咖啡残留的
  气味
  立春
  黑色的凍土吱吱作响
  蛰伏了一个季节的蚯蚓
  还在确认大地发出的最后信号
  堤旁,柳树们交头接耳:
  帅气的发型师,今年带来
  什么样的惊喜
  桃花,你浅施粉黛了
  又怎遮得喜悦的羞容
  你说过,你也在等待春天
  会为她写好多的诗
  可是,春天都回来了
  你这只忙碌的蜜蜂
  却飞去了哪里
其他文献
贾啟香,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诗歌月刊》《天津文学》《天津日报》等报刊。  清晨  我和每一个  从身边驻足  或是觅食的鸟儿  打招呼  并  一直  期待着  有一只  会回应我  南方的消息  一只蚂蚁  在葡萄樹的叶子上  歇脚儿  它用触须  试探着  空气  是否潮湿  小暑的节气  从一声蝉鸣开始  热烈并且执着  汛期泛滥的城镇  听得见  江水的呼吸  雨  在南方徘
期刊
左孟竺,大学在读。有诗歌作品散见《石油管道报》《大港石油报》《热土》等报刊。  好一座精致的城  一只蟲静静地躺在里面  踌躇满志  以梦的形式  给童年  书写丝绢的请柬  当然,你说是战书  也可以  借它一瓢沸水  它就能还你一个  裹着绫罗的大海  北大港水库的野菜  爸爸说  北大港水库的野菜里  藏着故乡春天的小河  以及小河两岸的风光  他说  采野菜的过程  就像一次次接近  并想
期刊
吴雪莉,四川省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青山诗笺》。作品刊发于《星星》《泸州文艺》《大港石油报》《西南文学》等报刊。  这一夜,雨声由小到大  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雨被雨追逐  雨被雨撕裂  雨穿透了所有时空  不断抽打着夜的窗楣  雨,从天上到人间  从雪峰到溪流  从一个心灵到另一个心灵  遍地的雨声  一整夜,一整夜  在一个人的梦呓里  寻找近处和远处的呼应  月亮的脸  我从远处的
期刊
李永萍,河北张家口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诗歌月刊》《诗选刊》《延河》《天津日报》《滨海时报》等报刊。  日子泥沙俱下  命中的真理追着我  活着,一条路走到黑  黑暗里也有闪光的事物  比如星星的轨迹  从未被夜色打乱  风那么大  树枝被折断  小草在舞蹈  它腰肢那么细  却努力承受  风的力量  河流不急不缓  遇山拐彎,遇崖便跳  一生奔流不息  用柔软打磨坚硬  鹅卵石上流淌着  时
期刊
曾凡胜,本名曾繁胜,天津滨海新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地火》《中国石油报》《滨海时报》《大港石油报》等报刊。  朱红的大门  吱溜溜拉開我的视线  高高的城墙,感观在一节节后退  由南向北,中轴线穿越望眼欲穿的期待  光线在城墙上投影忐忑和猜测  和光影一起爬得很快遐思被挤得趔趄了一下  大门,只开了一半  我还来不及捡起掉在地上的光阴  一张门票,已经统治了整个都市  天坛,地阁方圆  祭祀
期刊
罗占艳,天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林》《天津文学》等文学期刊。  一块不会说话的石头  跌入泥土  并开出花朵,长出绿油油的春天  此时,麦子在西部成熟  迎着南来北往的风  和脚下的过客  而参悟的人,闭目静坐  菩提树下,多了众生和聆听者  他们拂去尘埃  以诗为名,供养3000信徒  冰花  森林,小溪  还有迷途的小鹿  注视久了,你的心也会
期刊
熊正红,湖南汉寿人,现定居广东江门市。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江门市作家协会理事,江门诗社社长。已出版诗集《狼的歌谣》《独舞者》。广东省第十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获得者。  一头老牛,瘦骨嶙峋,步履蹒跚  它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一个老头,腿有残疾,步履蹒跚  他的生命,和老伴的生命  在辛苦拉扯的儿女们离开之后  在帮助他劳作了几十年的老牛也离去之后  还得继续,背草的背草,锄地的锄地  这是无数
期刊
马蒂尔,本名马勇,福清市作家协会主席、福清侨乡报“石竹”文艺副刊主编。获过四川《星星》诗刊、美国国际诗人笔会等海内外诗歌、散文、小说奖。主编有《海西文化研究丛书》《海内外优秀华文诗歌精选》等,出版个人诗集、散文集3部。  举烛者踩过板桥雪  在午夜的河滩上  轻声细步 穿越夜晚  蠟烛在手上 光芒闪动 照亮举烛者  他的内心和步伐  也照亮坎坎坷坷  举烛者走在河滩上  小心呵护手上的光芒  他要
期刊
梅玲,幼儿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诗》《诗潮》《厦门文学》《福州日报》等。曾获得江西省“林恩杯”茶言茶语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球妈祖征文”比赛一等奖等。  许多碎石子铺成了一条路,它们  来自海边礁石或大海  借助浪涛力量,从母体逃脱  几经波浪起伏,棱角慢慢磨平  渾头圆脑的,闪着些许光芒  某天,石子被有序地浇筑在一起  向远方伸延——尽头是一片蔚蓝  皮鞋路过时,心事轻
期刊
安连国,笔名弥勒安、安若素。作品刊发于《诗歌月刊》《中国石油报》《天津工人报》等报刊。天津滨海新区作协会员。  父亲每年都站在河水上捕鱼  船是他的陆地。慢慢地  风霜爬上了他的双鬓  望着辛劳的父亲  我和妹妹  心里不停给他写生  一年又一年  季节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  轻轻一划  夏与秋就分开了  只是,父亲还未听到水面  撕裂的声音  都市的灯盏  衣冠楚楚的我  穿着被黑暗打湿的皮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