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目曾)(瞢(目曾))”释义小议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尚任《桃花扇》传奇第一出《听稗》中有这样一句话:“凭世上沧海变田田变海,俺那老师父只管矇(目曾)着两眼定六经。”其中“矇(目曾)”是什么意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该书王季思等校注本解释为“形容老眼昏花的样子”。该校注本1993年和2002年分别作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和“大学生必读丛书”之一种再版,虽然书中有的词语的注释作了些修改,但“矇(目曾)”一词的注释一仍其旧。《汉语大词典》收有该词,释义为:“模糊不清。形容老眼昏花。”引用的唯一书证便是《桃花扇·听稗》中的这句话。(第七卷,第1260页)《汉语大词典》所谓“形容老眼昏花”,当系袭用王季思等的解释;而所谓“模糊不清”,则因缺乏书证而给人以悬空无凭之感。其实,《桃花扇·听稗》中的这段稗词并非孔尚任的原创,而是转引自他的父挚、同乡前辈贾凫西的《太史挚适齐章》鼓词。关德栋等《贾凫西木皮词校注》同样沿用王季思等《桃花扇》校注本的注释,并对《听稗》中的这句话作出如下串释:“意思说我们那老夫子只管老眼昏花地去删定那六经。”(见该书第156页,齐鲁书社1982年)由上看来,把“矇(目曾)”解释为“老眼昏花”,似乎己成不刊之论。
  然而笔者总觉得这么释义实在可疑。因为不管是“老眼昏花”还是“模糊不清”,总是多多少少含有些贬义成分在内,而在贾凫西根据《论语·微子》创作的这段鼓词乃至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里,都是正面表彰孔圣人的“正乐”和删定六经之功的。贾凫西鼓词中称颂孔子“手把一管笔,眼看几本书(指六经)”,通过删定六经,轻而易举地“把权臣势家闹烘烘个戏场霎时冰冷”。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则借助柳敬亭之口说出这段鼓词,喻指南明“(复社)防乱揭出,柳苏散场,阮衙冰冷”的“时事”。(引自《桃花扇·听稗》眉批)不管是贾凫西还是孔尚任,在这里都是把孔子当成“圣人”甚至“神灵”来称颂的,试想怎么可能会说出“老眼昏花”或“模糊不清”这类有损孔子形象与尊严的话语来呢?尤其是孔尚任,作为孔子的裔孙,更不可能对其先祖说出这样不恭不敬的话来。
  那么,“矇(目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贾凫西和孔尚任创作中都喜用“邹鲁乡谈”,“矇(目曾)”是否有可能是个方言词呢?贾、孔都是曲阜人,清代曲阜还有一位文化名人,是个语言文字学家,那就是稍晚于孔尚任的桂馥。桂馥在其《札朴》卷九《乡言正字》中记下了家乡的不少方言土语,《札朴》中有没有留下有关的记载呢?笔者认真阅读了该书,果然在《乡言字·身体》一节里找到了这样一条:“翕目日瞢瞄。”“瞢蹭”是“矇(目曾)”的同词异体,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那么“翕目”又是什么意思呢?
  《尔雅·释诂上》:“翕,合也。”《说文》:“翕,起也。”段玉裁注:“鸟将起必敛翼也。”由此可知“翕”当为闭合、收敛之意,“翕目”就是合目,也就是收敛目光的意思。而收敛目光的动作,通常是用微微地合起眼睛或者说眯缝着眼睛来完成的,这样看来,桂馥所谓“翕目日瞢蹭”,说白了即是“眯缝着眼睛就叫瞢(目曾)矇(目曾)”。今天曲阜及其附近地区方言中仍把眯缝着眼睛说成“矇鬙(seng,轻声)着眼”,与“瞢(矇)(目曾)着眼”读音十分接近。眯缝着眼睛多用来形容人神色安详、心态平和、镇定从容的样子,所以上引《听稗》中那句话是说:“任凭世上沧海桑田、发生多大变化,俺那老夫子都微合着双目(即眯缝着眼睛)、安详平和、镇定从容地从事删定六经的工作。”这样的解释恐怕才符合贾凫西和孔尚任表彰孔圣人的本意吧!
  “瞢(目曾)”不见于《汉语大词典》,却见于《汉语大字典》。这里很有必要对《汉语大字典》“瞢(目曾)”条的释义也顺便议一议:
  [瞢(目曾)]1,目小作态。《广韵·登韵》:“(目曾),目小作态,瞢(目曾)也。”2,目不明。《集韵·登韵》:“(目曾),瞢曾,目不明。”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身体》:“翕目曰瞢(目曾)”(第四卷,第2514页)
  《汉语大字典》据宋代初年的两部韵书总结出“瞢蹭”的两个义项,这应该说是对的。但问题在于:第一,“目小作态”是什么意思?《汉语大字典》只照搬《广韵》原文,未作任何进一步的解释,让读者去猜谜,未免让人失望。其实解释起来也很简单:“目小作态”者,眼睛睁得不大的样子也,也就是指眼睛半开半合或者说微合的状态。这不就是说的眯缝着眼睛吗?第二,《汉语大字典》虽然也举出了桂馥《札朴》“翕目日瞢(目曾)”的佐证,可惜义例不合,放错了位置。正如笔者以上所议,桂馥所谓“翕目”实指眯缝着眼睛,与《广韵》中说的“目小作态”是同一个意思,而不是指“目不明”。应将《札朴》书证置于义项一之下。
  总起来看,“矇(目曾)(瞢(目曾))”有“目小作”(即眯缝着眼睛)与“目不明”(即老眼昏花)两义,贾凫西鼓词和孔尚任传奇中的“矇(目曾)”,当属“目小作”义,也就是桂馥《札朴》中所谓的“翕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眯缝着眼睛,而不是“目不明”即老眼昏花的意思。从《广韵》与《集韵》二书可知,“矇(目曾)(瞢(目曾))”的这两个义项,特别是易被人忽视的眯缝着眼睛一义,在贾、孔二位之前六七百年的宋朝初年或者比这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其他文献
黄蕾(下文简称“黄”):钟老师,您好,您主编了《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旅美学者自述》一书,这本书收录了十几位旅美学者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教授和研究中国文学、社会、历史、文
本文研究了 Si/C 比及稀土复合孕育剂对灰铸铁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热温度为1450℃~1500℃时,把 Si/C 比增高到0.7~0.9以及采用不同的孕育剂进行处理,可以获得不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以及江河湖海资源的开发应用,工程物探地质调查的内容不断在扩大。自1984年以来,我局为上海市政建设做了一些工作,其中有核电站厂址选择调查、新港口开发工
高荷花40岁上死了男人,50岁上办了退休,51岁上成了卖冰糕的老大妈。 凤城公园的东门口,临着凤城最热闹的商业街,人们都说,这里是凤城的王府井。甭说这里的大商店和小摊铺了,
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伊里因(Ubari Ulbun,1883—1954)是俄罗斯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的民主思想对当代俄罗斯政治家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俄罗斯是一个晚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如何从传统社会转变成现代的民主社会,一直是其现代化道路上重点思考的问题。在伊里因生活的时代,自由主义一度在俄罗斯十分盛行,民主不仅视为俄罗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政治理想,而且还被看作是一种世界观和道德基础,甚至是拯救俄罗斯的唯一出路。面对人们的民主狂热,伊里因对民主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他提出“创造民主”的概念,并深入思考
研究了试样类型、试样厚度、比例试样尺寸及切口尖度等因素对普碳轨钢断裂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TPB和CT试样测得的断裂韧性值相同,试样厚度B/[K_(IC)σ_0.2]~2不需要2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包括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大多数人一般认可的观点是:教学是灌输、教育是养成。其实不然,教
一生中令我最崇敬最难忘的人,是我的恩师——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第十一代名家刘瑞先生。 My life’s most admired most unforgettable people, is my mentor - Wudang Cast
永安位于闽西腹部,在三十年代是一个偏僻的山区小城,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由于历史的安排,这个小小山城竟一跃而成为战时东南半壁的文化中心,与西南大后方的桂林和重
就业为导向是国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出的在当前我国国情下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打破学习与工作的二元割裂状况,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