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引发的“世纪混乱”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至今,已经有100年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伟大的理论颠覆了我们对宇宙景象的认知。现在,就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那些广义相对论里的关键时刻(混乱时刻)吧!

  加号后面的那一坨,就是传说中的“宇宙常数”——爱因斯坦设想的未知宇宙能量,它是一个恒量,用来保持宇宙的恒定不变。但后来人们发现,宇宙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膨胀的,这就注定了爱因斯坦与宇宙常数之间会有一场相爱相杀的大戏。
  1919年,亚瑟·爱丁顿在日全食过程中观察到了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效应,超大质量的太阳扭曲了时空,把光的路线都弯折了——原本藏在太阳背后看不到的星星,由于引力透镜改变了光的路径,竟然被爱丁顿发现了。
  这件事之后,到了20世纪20年代,爱德文·哈勃(哈勃望远镜就是以他命名的)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表示,遥远的星系无时无刻不在和我们say byebye——这是宇宙大爆炸膨胀说的第一个线索。不仅如此,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乔治·勒梅特也分别独立发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解。这个解描述的是一个均匀膨胀的宇宙。
  至此,爱因斯坦不得不低头承认,在广义相对论方程式中加入宇宙常数是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这样,爱因斯坦把宇宙常数一脚踢开,从此生死不复相见。
  但爱因斯坦真的错了吗?
  “宇宙幽灵”是否存在?
  此后,关于相对论的研究并没有停止。抛开宇宙常数,人们有了一连串的新发现。
  1930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提出,特定质量的恒星能够坍缩成密度大到“宇宙第一飞毛腿”光(速度为300000千米/秒)都无法逃离的天体——听着耳熟吗?没错,就是黑洞。
  1933年,弗里茨·兹威基观察到星系团似乎正在被不可见物质的引力牵引旋转着,这是判定暗物质存在的第一条线索。暗物质,就是那种明明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靠它们带来的引力证明自己存在的东西,黑黝黝的一团,堪称“宇宙幽灵”。
  到了20世纪40年代,理论学家预言,如果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爆炸膨胀而来,应该会留下余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余热,就像一锅端下火炉的开水在逐渐变凉,最后残存一点温度。
  1964年,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实验室。阿诺·彭齐亚斯和约翰·威尔逊在检测一个非常灵敏的微波探测器时,发现探测器不管指向何方,总会有额外的噪音。刚开始,他们以为是探测器上的鸟粪搞的鬼,后来他们发现,不管任何时间、任何方向,额外的噪音几乎都是一样的——这说明这种辐射一定弥漫于遥远的星际空间中,也不会因地球在宇宙中改变位置而有所改变。
  就这样,这两个家伙竟然误打误撞地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发现,揭开了相对论的黄金时期。
  暗能量华丽登场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又有了一系列新证据。薇拉·鲁宾提指出,大部分星系都包含暗物质,否则它们转得那么快,根本说不通啊。1972年,天鹅座X-1辐射出的X射线被发现,这成为恒星坍缩成黑洞的首个证据。
  1974年,拉塞尔·赫尔斯与约瑟夫·泰勒发现了一对中子星CP,它们亲密环绕并变得越来越接近,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能量,与相对论的预测完全吻合。赫尔斯和泰勒因此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同样是在1974年,史蒂芬·霍金提出了霍金辐射的概念:量子效应能使黑洞蒸发出粒子——这说明,尽管黑洞的引力无比强大,但还是有东西能从黑洞里逃出来。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1980年,阿兰·古斯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提出,宇宙并不是一直在匀速膨胀,而是在大爆炸后的短暂时期里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的时期,即暴胀阶段,正是这一阶段使宇宙变得平滑——就像一个瘪瘪的气球一下子充满了气,变成了鼓鼓的气球。
  1989年,NASA发射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观测结果也与预测吻合,进一步支撑了宇宙膨胀理论。然而,到了1998年,对遥远超新星的研究出现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果: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宇宙竟然正在加速膨胀?这不科学!哪来的动力?把宇宙所有的物质都加上,再加上看不见的暗物质,这动力也不够啊——科学家们集体迷茫了。为了解释这一矛盾,科学家们只能引入明明是莫须有却必须存在的暗能量。
04 暴胀理论认为:宇宙在大爆炸后的短暂时期里经历了一个高速扩张的暴胀阶段。05 暗能量在宇宙中约占68.3%,暗物质占26.8%,而肉眼可见的常规物质仅占4.9%。

  但科学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其执着非常人可比——2008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启动大型强子对撞机,目的之一就是制造暗物质粒子。2015年,美国华盛顿里奇兰市的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升级,其目的就是直接观察引力波这一“时空涟漪”。
  现在,关于广义相对论引发的“百年混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而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正是在这样的“混乱”中从未知走向已知。那么,未来相对论还将引发哪些争论和“混乱”?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来源:蝌蚪五线谱 责任编辑/余风)
其他文献
为全面掌握共和县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状况,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监督,对共和县1993-2002年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分析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放射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根据放射科的自身特点,制定一系列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加强消毒隔离、卫生宣教和卫生洗手.结果放
<正>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率也相应增加,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较前相比也有了改变。而药物肝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常常被基础疾病所掩盖,极
介绍了钒渣和还原剂的混合物—钒球在转炉上冶炼20MnSiV生产新Ⅲ级钢筋的情况。试验表明,使用钒渣和还原剂的混合物—钒球代替钒铁或五氧化二钒在包内进行合金化生产低合金钢,
介绍了攀钢采用氮化钒合金化与钒铁合金化生产400MPa级含钒钢筋(20-MnSiVⅢ级钢筋)的对比试验结果,研究了钒、氮微合金化对钢筋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探讨了氮化钒的强化机理,比较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误诊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误诊、治疗和预后.结果 ①80例患者中,头臂动脉型患者31例,约占38.8%;胸腹主动脉型4例,占5.0%;
为保证制成品的质量,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连铸产品的缺陷。随着热装,薄板连轧及直轧的推广,生产无缺陷的连铸产品也日益重要。这是由于在这些条件下,缺陷的检查与清理变得更加困难的
目的:观察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期间瘤床体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记录放疗期间的摆位误差。方法在1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的计划CT中勾画出瘤床边界(GTV-tb)并记录瘤床体积
<正>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规律的科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作为一门学说,同其它先进学说一样,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规律性的学问,有它研究的客观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就是这一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换句话说,反映这个客观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或正确认识这个客观规律的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结构的变迁,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谱也随之改变,由过去传染病为主改变为自身免疫性、代谢性疾病为主。其中肾脏疾病以及潜在肾脏损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