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目前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主体作用 教学策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传统“一元化的教育”漠视学生个性和发展潜能。人们总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在教学方面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心理结构,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都有自己的学习网络,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生活,多介绍学好物理的方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心理,树立正确心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一些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如讲“速度”这一节时,引入龟兔赛跑、田忌赛马等故事,然后,把相关材料和知识转化为提问、填空,很快就能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再比如,楞次定律的得出,实验过程繁琐复杂,要观测的物理量多,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交错在一起,那么谁是最本质的呢?这就要求教学时精心组织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过程,实验时做到条理清楚、心中有数,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创设各种情境,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动感,可引用生活中火车、汽车转弯及过桥和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等事例;又如在进行“超重与失重”的教学时,本可以使用教材配套光盘中的录像,但为了增强真实感,课前请家住高层的学生录制一段他在电梯中测量体重的短片,当学生看到自己同学出现在屏幕上时,感到很新鲜,大家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关注实验的每一个进程,对实验结果深信不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利用三维动画在课堂上展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为学生接受并学有所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
三、教师要依据“三备”精神,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有的放矢,灵活运用,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实验归纳法、讨论法、电教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的求知欲望。在物理学中许多科学发现的背后,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讲述这些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牛顿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及哥白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丰富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讲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的故事等。
四、鼓励质疑问难。为了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质疑问难”这个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在讲解例题后,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说出不同解题思路及方法,再由大家讨论哪种思路有问题,每种方法是从哪个条件入手找到的,哪种方法更简捷,等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必要途径。教师除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弥补学习漏洞,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和练习等方法。同时,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有意识地找一些与竞赛有关的知识和试题,让他们多参与,达到拔高的目的,对于中等及较差学生,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对于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及时纠正,防止以后犯同类错误。
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应始终保持良好心态,不能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影响教学。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有效接受新信息的输入。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另外,还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态度,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他们在情感、个性和智慧等方面的差异,以宽容的态度和足够的爱心对待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在教学中,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我愿以执著的追求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与同行们共同点亮神圣的教坛烛光。
参考文献:
[1]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主体作用 教学策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传统“一元化的教育”漠视学生个性和发展潜能。人们总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在教学方面强调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心理结构,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都有自己的学习网络,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生活,多介绍学好物理的方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心理,树立正确心态。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引用一些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如讲“速度”这一节时,引入龟兔赛跑、田忌赛马等故事,然后,把相关材料和知识转化为提问、填空,很快就能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再比如,楞次定律的得出,实验过程繁琐复杂,要观测的物理量多,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交错在一起,那么谁是最本质的呢?这就要求教学时精心组织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过程,实验时做到条理清楚、心中有数,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让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设备,创设各种情境,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一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动感,可引用生活中火车、汽车转弯及过桥和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运动等事例;又如在进行“超重与失重”的教学时,本可以使用教材配套光盘中的录像,但为了增强真实感,课前请家住高层的学生录制一段他在电梯中测量体重的短片,当学生看到自己同学出现在屏幕上时,感到很新鲜,大家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到课堂上来了,关注实验的每一个进程,对实验结果深信不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利用三维动画在课堂上展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为学生接受并学有所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
三、教师要依据“三备”精神,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有的放矢,灵活运用,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实验归纳法、讨论法、电教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的求知欲望。在物理学中许多科学发现的背后,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和传说,讲述这些故事很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介绍牛顿在数学、力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及哥白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丰富教学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可以讲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受到启发的故事等。
四、鼓励质疑问难。为了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质疑问难”这个教学环节,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在讲解例题后,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说出不同解题思路及方法,再由大家讨论哪种思路有问题,每种方法是从哪个条件入手找到的,哪种方法更简捷,等等。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必要途径。教师除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弥补学习漏洞,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和练习等方法。同时,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有意识地找一些与竞赛有关的知识和试题,让他们多参与,达到拔高的目的,对于中等及较差学生,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对于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及时纠正,防止以后犯同类错误。
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应始终保持良好心态,不能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影响教学。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促使学生思维活跃,有效接受新信息的输入。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另外,还有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态度,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他们在情感、个性和智慧等方面的差异,以宽容的态度和足够的爱心对待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巨大动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在教学中,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我愿以执著的追求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与同行们共同点亮神圣的教坛烛光。
参考文献:
[1]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朱宏雄.物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