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题预测及思路点拨(下)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一】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进行写作。
  为坚决遏制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扩散,1月21日,武汉市决定对进入武汉的人员进行管控。钟南山等专家表示:能不到武汉去就不要去。然而这时,这些专家却冒着危险前往武汉了解疫情;各地医疗机构的许多医护人员也自愿报名,不顾危险,连夜奔赴疫情一线……网友们称赞他们为2020年最美“逆行者”。
  请以“逆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逆行”的本意是指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比如驾驶员驾驶车辆在道路上逆向行驶;材料中引申为面对困难和危险不逃离,反而直面迎上,比如材料中的专家、医护工作者勇敢地向疫区进发,再如消防队员向着火场进发、军人奔赴战场……
  立意时,应去赞美那些令人钦佩的“逆行”者,也可表达自己对“逆行”这一话题的独特思考,如“什么时候我们可以逆行”“逆行也是一种勇敢”等。
  选材时,视野一定要开阔,避免主题和素材的碰车。比如拿到这个题目后,不少同学都会去写消防队员、医生、救援队员,如果你写一位老师的“逆行”——面对全校最差班级,别的老师都避而远之,唯独他迎难而上,用一年的努力带出一个全校先进班级,赢得大家的赞赏,这样的内容自然与众不同。
  除写现实生活中的“逆行”外,还可写古人的“逆行”,写文艺作品中的“逆行”,甚至可以写动物的“逆行”。当然,无论写哪种逆行,对事例内容一定要熟悉,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事先设计好情节,力求曲折生动;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写议论文,最好能从生活现象引出话题,亮出观点,然后再展开论述,这样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比如论述“人生‘逆行’,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就可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一现象切入。
  最后,在定好主题和文体、选择好素材的同时,还要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最好是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的。
  【题目二】
  阅读下列新闻小故事,按要求进行写作。
  85岁高龄的盛锦云教授是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唯一以个人名字设有挂号窗口的医生,她从医已经整整60年。作为有着“北陈南盛”美誉的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盛锦云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专业领域一线,看病、授课、做研究,甚至做起了网络直播,向大众普及医学知识。盛锦云表示,自己也想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可每次在门诊看到那些专门前来找她的病人,就想着尽力多看几个。盛锦云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网友们称赞她为“最美医生奶奶”。
  请以“敬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仿作。
  【思路点拨】
  敬业是一种美德,一种习惯,一种人生态度。敬业是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前提。
  何谓敬业?简单来说,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事业。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其中包含了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智者的话讲,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放到这件事上头,没有丝毫旁骛,这便是敬业。
  在我们所接触的各类人物中,敬业之人非常多,把他们独特的敬业故事讲出来,便是一篇好作文。不过动笔之前,最好能对手头的“敬业”素材进行筛选,把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物或故事选出来,这样写来的文章才能立意新颖、情节生动、人物鲜活。比如一般考生都会去写发生在老师、医生、干部身上的敬业故事,你若写一位小环保志愿者如何认真对待工作、写一只搜救犬如何艰难地完成搜救任务,这样的作文,是不是别具一格?
  围绕“敬业”写一篇议论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敬业”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话题,它与忠诚、爱国、勤奋、尽责、刻苦、坚持、努力、成功等主题有着联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敬业”的思考和理解,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写作。比如“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敬业,就是尊敬自己”“敬业与成功”等。
  【题目三】
  所谓规则,是指人们制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学生,遵守规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请以“规则”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规则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从一入幼儿园起,老师就会有意识地引导我们去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不可抢夺其他小朋友的东西,不能破坏教室里的环境布置等。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懂得并遵守的规则会越来越多。规则,让我们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规则,让我们的人生之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因此,写这篇话题作文,不妨先从自己身上挖掘素材,比如最令自己难忘的一条规则、自己曾经违反某一规则的往事、自己对一些规则的看法和建议等,都可入文。
  当然,也可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去写一写那些新奇的、有趣的、富有哲理的规则。你还可以论述规则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或者针对某一社会现象,呼吁出台一些新的规则。
  除写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规则外,大家还可以在立意上“跳一跳”,写一写人与自然相处时、国与国交往中、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里必須遵守的规则等。
  【题目一】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由立意,自拟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材料一:17年前,2003年的春天,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灾害,疫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支援;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科技工作者夙兴夜寐、全力攻关。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奋起抗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材料二:2020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疫情发生后,多个省、市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众多企业、明星纷纷捐资捐物,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三: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思路点拨】
  虽然对于2003年的“非典”许多同学并不熟悉,但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经历者,都是参与者。通过各种新闻媒介,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例,认识了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真情要抒发,有许多感慨要表达。因此,看到这道材料作文题,相信大家的心一定会雀跃一下,觉得太好写了,似有千言万语要从笔端流出,但又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
  俗语云:“心急吃不成热粥。”如能静下心来,好好确定一下写作主题,理清写作思路,那么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剖析上述几则材料,不难发现它们都与团结有关,尤其是前两则,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体现出团结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因此,你可以去写一个你心中的榜样,讲述他团结大众,排除险情的感人故事;你可以写你自己与家人是如何团结在一起,并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你可以去歌颂团结的伟大,赞美团结的动人;你也可以去鞭挞那些假奉献、假团结,呼唤真正的慈善、真正的同心协力。
  总之一句话,所写作文内容可以与材料中的两次疫情有关,也可以无关,只要作文的主题、涉及的话题与团结有关就行。
  【题目二】
  阅读下列寓言故事,按要求进行写作。
  铅笔与橡皮
  铅笔问橡皮:“你为何总是站在我的上面呢?你站在我的上面有何用呢?你为何总是与我唱对台戏、格格不入呢?”
  橡皮回答道:“我站在你的上面,一方面,我是为了好好欣赏你,当你努力工作时,我为你鼓劲加油;当你取得成绩时,我为你骄傲。另一方面,我是为了关心你、帮助你,当你工作出现差错时,我帮助你改正错误。我并非总是与你唱对台戏、格格不入,相反,我是与你相辅相成,与你息息相关,你的成绩就是我的光荣呀!”
  铅笔感叹道:“我真没有想到——原来你是我生活中最珍贵的朋友呀!”
  请根据这则寓言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得套作和仿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
  这则寓言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通过铅笔与橡皮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你眼中的敌人不一定就是你真正的敌人,千万别把朋友当敌人。
  考生可围绕“勿把朋友当敌人”这一主旨进行立意和写作。可以写记叙文,讲述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故事。比如你的同桌总是挑你的小毛病,和你过不去,你心里非常讨厌她,甚至心生报复的念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这位同学的作文,你才知道她的真实用意,原来她是想帮你改掉缺点……这就是很好的素材。也可写议论文。比如“纠错是最好的帮助”“监督才是真爱”“怎样判断敌与友”“别把好心当敌意”等都是不错的观点。大家可围绕这些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述。
  当然,你也可从“相辅相成”“合作”“对手”“择友”等角度切入,进行立意和写作。
  【题目三】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进行写作。
  《春水》之三
  青年人!
  你不能像风般飞扬,
  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浮云似的,
  无力的生涯,
  只做了诗人的资料呵!
  读了冰心的这首小诗,引发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寫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点拨】
  以哲理诗作为材料,要求考生先阅读体悟,然后进行写作,这种命题形式在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上频频出现。写这类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诗中哲理,然后立足于此进行立意,精心选材、构思,最后形成文字。
  我们来看冰心的这首小诗,诗中的劝告、警示意味很明显。诗人以“浮云”来比喻年轻人的浮躁张扬,以“山般静止”来比喻人的沉稳,非常生动形象。借助这些意象,诗人把自己的观点非常清晰地表露了出来,那就是作为一个青年人,绝不能身心浮躁,若不能像风一般飞扬,也不该像云一般飘浮不定,没有定性,没有目标,表面潇洒,实际上却一无所成;而应像山一样,有定性,稳稳地立在那儿,怀揣一颗稳重的心,坚定不移地追逐目标,任尔东南西北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可扣住“沉稳”“浮躁”“有目标”“有定性”这些关键词进行。另外,也可从“修身”这一角度切入进行写作,因为在这首诗中,云儿飘浮和高山静止的比照,也告诉人们另一个道理,那就是立身养性的真谛。“静以修身”,从这一角度写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其他文献
总有一些时光,如同不经意间划过的流星,虽转瞬即逝,但那微小而温暖的光亮,却永远停留在那一瞬,停留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rn闹钟把我从清晨的美梦中唤醒.我眯着迷蒙的
期刊
人生如跑道,如此的长。成长是什么?细细品味着曾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咸,我似有所悟。  成长是一颗香甜的糖果。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给她个惊喜。于是我早早地起了床,偷偷钻进厨房。水龙头“哗啦啦”地开着,我在水槽边洗洗刷刷,就像那勤劳的田螺姑娘。把开关一扭,火苗便“哧”地躥了起来,金黄的煎蛋在锅里冒着香气。厨房中交杂着许多奇妙的声音,汇成了一支交响曲。随着乐曲的落幕,一碗喷香的鸡蛋面就“光荣登场”了。妈妈
期刊
善是一剂良药,可治愈心伤,可让人温暖。善是一团明火,使真情闪耀,让爱的奇光洒满世间每个角落。  善,点燃空洞的心。  小区有几扇门已经年久失修了,拉起来“吱吱呀呀”作响,蹭人一手铁锈,有时还会卡住半天。邻居们早已习以为常,谁也不会去管它。  又是回家的路上。步入小区,自由自在哼着小曲的我毫无忧虑,心情像加了糖般甜。远处传来熟悉的“吱呀”声,奇怪,那声音怎么断断续续地响了好久?难道是搬家公司在运东西
期刊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认真
我尝过各种各样奇特的滋味,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一道酸菜鱼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喜欢父亲做的酸菜鱼。每到周六,我总要吃上一回。这天,艳阳高照,我练完舞后,父亲一如既往地准时来接我回家。“爸,帮我拿袋子!”我傲娇地递过袋子。父亲却看都没看,严肃地说:“自己拿,不能老让我帮你!”我听了,心里一阵不爽:干吗呀?大晴天的这么大火气。云朵顽皮地蹦到太阳身边,不一会就遮住了它的半张脸。我们往回走着,父亲一路上不
期刊
什么滋味最不能忘?是糖果的甜蜜、橄榄的涩苦,还是辣椒的火热?对我来说,最忘不了的是感冒清热颗粒的味道,是父爱的味道.
期刊
每次看见火辣辣的红辣椒,我总会想起一位和蔼的老人.rn小时候,我一直害怕跟老人接触,总觉得他们大多脾气古怪.而在我住的小区里,有一位老人家,或许是年轻时脸上受过伤,面目显
期刊
小学六年级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既是学生总结前期经验的最佳时机,也是开发学生无限潜能的黄金阶段.因此,教师更需要牢牢把握.而写作能力作为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方法,
25公里,是一段距离的表示。但于我而言,这个数据已有了特定的指向——它是20年前作为新华社记者的我,向公众传递的一条信息的“要点”:“我国农民的通婚方圆不超过25公 25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