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22例,感染发生率为36.67%,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1.82%;革兰阴性菌感染14例,占64.63%;真菌感染1例,占4.55%.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博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单因
【机 构】
:
咸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陕西 咸阳 712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6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22例,感染发生率为36.67%,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1.82%;革兰阴性菌感染14例,占64.63%;真菌感染1例,占4.55%.革兰阳性菌以粪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博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化疗周期、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住院时间均可能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同性别、凝血功能障碍情况均可能不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化疗周期﹥5个、中心静脉置管时间﹥20天、有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住院时间≥20天均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易发生血流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血流感染的发生与多个因素相关,临床治疗时应针对性预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与放射状切口对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瘢痕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环乳晕切口组(n=51)和放射状切口组(n=50),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瘢痕愈合情况、复发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乳晕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放射状切口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放射状切口组(P﹤0.01),但其瘢痕长度明显小于放射状切口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放射状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ⅢC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洛铂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1~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高于对照组的55.88%(P﹤0.05).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