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子”梁从诫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也是耿直敢言的环保斗士。秉持着“饮冰室主人”梁启超那份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他率先以公民的名义为环境发声,为“无告的自然”请命。
  
  为创办“自然之友”净身出户
  在这个环境异常脆弱的国家,梁从诫无疑是一个坚强而固执的存在。有人评价,他的离世,代表着中国环保一个时代的结束。1994年3月,梁从诫创办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此之前,他辞掉了一切身份,包括公职。他义无反顾,净身出户。结果,退休了没有退休金,生病了也没有医疗保险。然而,他的身体力行却唤醒了更多的人加入“自然之友”,短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一小群人的行动现如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尽管人们在提起他时,总是习惯性地加上“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的头衔,然而他种种“寒酸”的行为与这显赫的家世显然不太协调。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用过的废纸上,事先剪成一小叠,做成“名片”。每次外出吃饭,即便是赶赴香槟酒晚宴,他都随身携带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勺子、筷子。他拒绝纸巾,只使用一方发黄的白手帕。
  “自然之友”副会长梁晓燕回忆,无论是上街买菜,还是去政协开会、报到,梁从诫从来都是骑着一辆老掉牙的自行车。有一次,他甚至被会场的门卫拦住:“你给谁报到?”“我自己!”门卫不信,直到梁从诫掏出委员证,对方才放他进入。
  到过“自然之友”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工作人员待客,只倒半杯水,“免得浪费”。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文件柜、保险箱是梁从诫的朋友淘汰下来的。黑色的沙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椅子套则是工作人员在家里缝好带来的。即便是梁从诫的生日,工作人员亲手制作的贺卡,也仅是一张小小的签满名字的绿色纸片。
  
  清醒的人总是孤独的
  梁从诫明白,环保主义者光做到“身体力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有策略去影响他人。然而,十几年中,人们常常看见梁从诫单薄而无奈的身影,在一个工业发展狂飙突进的国度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可他依然坚持着,淡然而从容”。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梁从诫就经常在国家机关、大学和社会机构进行演讲。有一次,全场只有5名观众。他却笑着说:“如果我能在你们5个人的心中种下5颗绿色的种子,我就很欣慰了。”
  他甚至感召了一名在五道口服装批发市场摆摊的小伙子。这个染着金发、崇拜切·格瓦拉的年轻人,每天收摊时,总会穿梭于市场的各个角落,捡拾废弃的塑料袋。
  然而,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在许多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人”。一段时间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梁从诫,总是这样一个老头:执拗、脾气火暴,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曾被应邀到上海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面对台下的经济巨头,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只是‘世界厨房’。用我们的原料做好饭菜,端上国际大餐桌,给我们剩下一堆鸡毛蒜皮烂骨头,还有烟熏火燎的污染!”
  又有一次,在北京城市河道治理对话会上,他因为河床干涸的缘由,与一位北京市领导争执得面红耳赤。他当面斥责:“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以至于这位官员气得拂袖而去。
  在川西一个小县城里,他指着前来敬酒的县长,放大嗓门呵斥:“这里的水跟酱油汤一样,你们还好意思喝酒!”
  然而与外界给予的高度评价相比,梁从诫内心一直有着深深的挫败感。“我们祖孙三代都是失败者。”他私下不止一次跟友人感叹。
  
  环保先行者的“无奈”
  有感于败多胜少,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梁从诫曾把环保比作“一场难以打赢的战争”。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屡败屡战。他说:“不能因为赢不了就不打,就像你知道人总是要死的,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好好活了。”
  惟一让他欣慰的是,“自然之友”开始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次,在全国人大有关环境立法的会议上,作为惟一一家被邀请的NGO(非政府组织),邀请信的抬头写的是“自然之友”,而不是“梁从诫”。
  然而,从2003年起,朋友们渐渐发现,梁从诫变得沉默了。曾经爱说话、情绪活跃的他陷入了长期的抑郁之中,甚至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
  他开始拒绝一切公开的宣传方式,不参加公开的签名活动。在NGO年检的时候,这名“勇敢的抗争者”一度甚至感受到生存的危险。他成了某些官员眼里的“危险人物”。
  为此,他严格将“自然之友”的工作集中在“没有政治风险”的环境教育方面。除了演讲、培训班,梁从诫还买入中国第一辆环境教育教学车“羚羊车”,派志愿者去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分发资料、开展环境教育。
  不断有人质疑:梁从诫只将矛头对准环境教育,而不去关注环境污染,是不是“懦弱者的表现”。甚至,一些“自然之友”的元老级会员,为此黯然离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梁从诫只能独对友人落泪。
  有人评价,很大程度上,梁从诫是利用他的家族名望促进了“自然之友”的发展、壮大。然而,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知道,其实,梁从诫十分抗拒贴上“名门之后”的标签。每有学校请他演讲,打出“梁启超之孙,梁思成、林徽因之子”的横幅,立即都会被他拿下。他跟人解释:“我都70多岁了,每次一介绍,我还是别人的儿子,甚至孙子,我不喜欢。”
  “我们祖孙三代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一次专访中,梁从诫认真地说,“梁家三代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只能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他经常会花上很长的时间,和陌生的来访者交流关于环境、社会的看法。这些来访者里,有拿着网兜的家庭主妇、穿着文化衫的大学生、戴着眼镜的退休教师,当然,也有卷着裤腿的农民。
  在一些朋友眼里,梁从诫始终怀念着远去的那个时代。他曾和友人一起探访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故居,看到颓败的院墙、拥挤的大杂院,忍不住落下眼泪。他指着一棵残败的马樱花树,默默吟起《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是他的母亲林徽因送给新生儿子梁从诫的诗歌。
  当有人无意提起梁思成故居被拆毁的消息,这个78岁老人的眼里,忽然泛起些许泪光,只是已经不能言语了。
其他文献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陈赓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在漫长的40年铁血生涯中,他参加了从大革命到抗美援朝各革命历史时期的许多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球WiMAX高峰论坛上,记者采访到了华为公司WiMAX产品线的负责人,就WiMAX在全球的发展以及华为对WiMAX的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At the 3rd Global WiMAX
毛泽东阅文读书不断毛泽东希望通过“文革”的大乱进而大治,发动之初并没有想到时间会拖得那么长。1967年他在巡视大江南北时说,“文化大革命”不能再搞了,明年春天一定要结
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取了较大成就,而伸缩缝施工作为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一项关键部分,它的工程质量状况将会对路桥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道路桥
企业人性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此种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他们的工作潜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于2011年4月1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市妇联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
社会发展过程中,双边市场条件的提出和应用,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进步.文章针对双边市场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模式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993年10月,以色列总理拉宾访问上海时参观了当年犹太难民聚会祈祷的摩西会堂,充满感激之情地写了下面一段话:“在犹太人被纳粹屠杀、驱赶而流浪于世界各地之时,得到了上海人
近年来,安图县劳动监察大队从本职工作入手,本着“关心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禁止使
期刊
公路桥梁伸缩缝,是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易损坏、难修补的缺点。伸缩缝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桥梁的美观。本文首先阐述了桥梁工程中的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