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大理石

来源 :档案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兴大理石资源丰富,材质优良,主要分布在张渚镇老虎山、田螺山、白云山等地。其中,咖啡色和红奶油色大理石曾在1975年被国家建材部评定为国内珍稀品种,分别以外贸编号052、059作为大理石出口品种。[1]1976年12月,宜兴接到任务:须在1977年3月21日前,为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开采140立方米大理石,其中咖啡色80立方米、红奶油色60立方米。宜兴完成开采荒料后,材料随即送往上海大理石厂加工成板材,最后运到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现场。

一、全力以赴部署开采工作


  接到上级任务后,中共宜兴县委迅速召集 “毛主席纪念堂大理石开采领导成员会议”[2],部署相关工作。成立由宜兴县委常委、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国生任组长,宜兴县工矿局、中共张渚区委、张渚镇党委、渚东公社党委、善卷公社党委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3]承担开采任务的渚东公社、善卷公社在宕口(指露天矿山开采形成的采石场)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主要靠人员蹲点在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开采单位组成了一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采石技术工人为骨干的采石工作队伍,负责落实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
  领导小组会同大理石开采和加工单位负责人、采石技术人员在查勘现场的基础上,选定开采矿点,落实开采任务——明确渚东公社负责开采咖啡色大理石,善卷公社负责开采红奶油大理石。随后大理石开采工作迅速拉开帷幕。

二、春节期间冒雪加班开采大理石


  开采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还要应对当时极端天气的干扰。根据当地留存的气候资料[4]:1976年12月至1977年2月,积雪日数达33天;1977年1月平均气温为-0.6℃;1月31日最低气温为-13.1℃。以上数据分别是宜兴地区1959—2020年连续积雪天数最长、1月平均气温最低、极端气温最低的历史记录。可见当时开采气候条件之恶劣。不仅如此,因为开采工作在年初启动,工作人员必须在春节期间坚守在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一)渚东公社开采咖啡色大理石
  渚东公社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采矿,除了生产石灰石烧制石灰,还开采大理石销给上海大理石厂。由于采石起步早,渚东公社有一支开采大理石的能工巧匠,卢才大、王俊清就是其中的代表。上海大理石厂方面,有一位蒋姓技术员长期驻扎在渚东,这次任务需要的咖啡色大理石收方工作也由他负责。渚东公社在开采石料和任务对接方面有经验优势。
  此次咖啡色大理石的开采地点在老虎山,大理石纹理像老虎皮,渚东当地称之为“虎皮大理石”。开采的宕口有三个,分别是祖山大队一号矿、东下大队二号矿、水龙大队三号矿。三个矿连片靠在一起,分别由祖山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孙洪生)、东下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叶林大)、水龙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兰顺福)负责开采,合计有100多名采石师傅参与开采。
  上级对这批大理石要求很高:须色泽均匀一致,须尺寸符合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须人工开采、不能放炮(放炮会造成石头有裂纹)。开采前,渚东公社在宕口召集采石师傅开了动员会,强调了保时间、保质量、保色度的“三保”要求。
  为了做好开采工作,渚东公社特别是三个大队全民动员,根據需要组织相应数量的人员参与挑土等工作。开采时,工人们先把表层的土剥去,露出矿石,用钢钎把石皮凿开一条线,观察色泽和纹理走向,符合要求的则用铁榔头敲击钢钎,打出楔窠,然后把铁制的楔片放入楔窠,用榔头密集、齐整敲击,将大理石从矿体震裂开来。通过震裂分离矿石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听到石头裂开的声音时,需要采石师傅密切配合、一鼓作气,一边喊口号一边挥榔头,保持一个节奏,这样毛料石头才会从矿体上整齐地切下来。这个过程中如果师傅有松懈或者马虎,石料就会“飘走”(即石缝走偏)。震开的石头,用“葫芦”、钢索或者绞关拖到合适的地方,根据尺寸以及纹理走向,归方毛料,形成六个面都平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荒料。渚东公社提供的荒料尺寸比要求的略大些,留点余地,方便板材加工。
  当时任渚东公社党委副书记的吴洪珍回忆说,采石期间“上级经常到宕口现场检查开采进度和石材质量,先后来了六七次,每次来三个宕口都要转到”。
  为了解决工期紧的问题,采石师傅们加班加点,早上天刚亮就到宕口,中饭自己解决,家离宕口近的回家吃饭,稍远一点的就自带饭食。一些采石师傅用毛竹筒带饭,开饭前就用火烤一烤,吃完后继续干活,一点时间都不肯浪费,直到天快黑才下班。余贤国(时任祖山大队一号矿采石工)回忆,“有段时间工期特别紧,我们还在晚上加过班。我们连续加班加点干了一个多月,最终提前完成任务。”
  当时缺少机械设备,采石师傅动脑筋、想办法,土法上马、自力更生。为了把高处的石头运下来,工人师傅砍下树木铺成两条轨道,顺着轨道把石头拉下来。由于这种方法效率低,大家很快改用绞关牵引巨石。“葫芦吊”也是土法自制,锯几棵树,撑起支架、中间架一根木头,架上铁“葫芦”用手拉动,就可以起吊、翻转大石头了。
  时间紧任务重,安全工作也不能松。余贤国介绍说,“宕口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检查工人是否头戴安全帽、脚穿山袜(高筒的布靴)、外套草鞋(稻草编的鞋子,可以防滑);检查作业面上边的泥土坡度,坡度不够平缓时及时挑土清坡,防止滑坡。”由于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采、运输等环节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二)善卷公社开采红奶油大理石
  红奶油大理石由善卷公社南坝大队的善卷大理石矿负责开采。为完成任务,善卷公社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褚茂荣、副书记卞清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善卷大理石矿支部书记黄根元担任现场负责人。   为按期交付大理石,矿上70多名采石人员争分夺秒,埋头苦干。龚良根(曾任善卷工业交通办公室主任)回忆道:“任务临近结束时,为了加快速度,采石工人分成日夜两个班,晚上加班开采。”钱和坤(参与任务的开采工)说,“当时宕口装了四个探照灯,一面一个,雪亮的。大年夜轮到我这个班,这夜的雪大呀,下了整整一夜。我穿着雨衣雨裤,冒雪做了一个通宵,年初一上午回家一趟,中午又回宕口继续采石。”
  为了加快开采进度,汤加俊(当时善卷公社开采领导小组成员)回忆说:“我记得有个尺寸要求石料长宽都是0.9米。我与采石能手陶小狗、陈听大商量后,决定开采长1.8米宽0.9米的荒料,上海大理石厂拿去对半切开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提高开采速度。”
  开采期间正好赶上春节,采石师傅们放弃休息坚持生产。汤加俊介绍:“当时我们提了一个口号,‘任务不完成不回家过年’,表示我们的决心。工人们坚持采石不休息,直到年初五全面完成任务才回家过年。”

三、团结协作奋力完成采石任务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宜兴干部群众和当地党委、政府不惧困难,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资源,通力配合,克服了种种难题。
  面对寒冷的天气、持续的大雪,不少采石工人在冰雪上垫稻草,坐在上面凿石头,雪落在身上,就抖一抖,拍一拍,然后继续开采。他们穿着山袜和草鞋站在积雪中施工,脚冻得麻木了,回到家时山袜与草鞋冻在一起,用火烘了才能脱下来。为及时清除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工地车辆组的同志冒雪踏冻,快装快卸运出宕口,为采石提供方便。大雪封路影响交通,善卷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曹法良就立刻动员和带领周围群众清扫积雪,做到雪停路通。



  各地各单位开展了全面协作。开采大理石需要的物资,由宜兴县物资、运输和商业部门提供保障。吴洪珍和汤加俊回忆,“采石所需的钢钎、锤子、钢缆、麻绳等物资,由张渚镇供销社提供”。“上级調善卷公社的陶小狗支援渚东公社水龙大队。陶小狗站在篮里,吊在半空中凿石头,提供空中作业的技术指导。川埠部队派一个连支援善卷公社,帮助铲雪、挑土。采石场附近的青年、职工、妇女同志等都参加过义务劳动,支援工地。”
  考虑运输过程中材料可能破损等因素,渚东和善卷公社提供的大理石数量远远超过任务数。《张渚镇志》记载:“突击开采400立方米大理石荒料,运送至上海大理石厂加工成板材后送往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工地。”[5]《善卷镇志》记载:“共采荒料100立方米,运到上海大理石厂加工成板材,再送北京装饰毛主席纪念堂。”[6]
  在宜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采石工作最终得以圆满完成。在最后一次验收完成后,上级称赞:石头质量非常好,色泽均匀,尺寸符合。



  1977年2月27日,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复函宜兴县革委会:“对你们为早日完成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所需大理石的开采任务,在春节期间坚持生产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采石工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对你们提前完成大理石开采任务,表示祝贺和感谢。”[7]1977年3月5日,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简报刊载的《宜兴人民献石料 二月任务一月完》一文,写道:“宜兴人民日夜奋战,已提前一个月,于二月二十一日保质、保量地胜利完成了任务。”[8]
  从宜兴开采的石料,经过加工后,咖啡色大理石最终用于纪念堂瞻仰厅的地面,红奶油大理石则装贴在北大厅的四根方柱上,成为这段历史的永久见证。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江苏省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4-245页。
  [2][5] 《张渚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张渚镇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06页。
  [3]1986年6月渚东乡并入张渚镇,2006年6月善卷镇并入张渚镇。
  [4]江苏省气象情报资料室编:《宜兴站气候资料(1959-1980年)》,1981年9月,宜兴市档案馆藏,第1、5、80页。
  [6]《善卷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善卷镇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7]《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函宜兴县革命委员会》,1977年2月27日,宜兴市档案馆藏,档号:0402-1977-002-0458-0005。
  [8]《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简报》,1977年3月5日,宜兴市档案馆藏,档号:0402-1977-002-0458-0007。
其他文献
近日,针对近期江苏部分地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档案馆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档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档案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档案部门的贡献。
摘 要:《“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从四个角度擘画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在范围上突出重点、扩大收集面;在质量上加强基点、重点和难点的把控;在结构上保证接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征集的社会化与合作化;在档案的数字转型上通过定量化的指标加以落实。  关键词:档案资源体系;“十四五”规划;档案事业  分类号:G272  Textual Planning: The Construction P
摘 要:新《档案法》对我国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在保障公民档案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等方面有着诸多进步之处和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梳理了新《档案法》中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当前我国公民档案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现状,从更好保障公民档案权利实现和促进公民档案义务履行角度,提出了若干推动新《档案法》深入贯彻落实的建议和对策,从实现公民档案权利与义务的
《全唐诗》中有关邗沟运河的诗篇,展示了唐朝邗沟的风物地情。其中有邗沟风光名胜、驿路水利、市井烟火,在邗沟而生的复杂情愁。这些丰富了人们对唐朝邗沟的认识。
摘 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提炼出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的影响因素,将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视作一个复杂系统,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有向图模型,分析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对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的揭示,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因素对用户档案信息获取内容的影响机理和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社会环境因素及用户的年龄和阅历是深层
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地铁工程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是地铁档案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归档与验收过程中,部分项目工期较紧、加盖公章流程较长、竣工图编制滞后、参建单位资料管理人员流动等,而给归档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文章以无锡地铁工程项目竣工文件归档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地铁竣工文件归档及时性。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其中关于档案数据治理、档案数字治理新模式的论述,为数字档案馆的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引。本文以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为脉络,梳理了数字档案馆在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技术变革和模式变化,凝练出数字档案馆的演进之路:由原来档案资源数字化和数字资源共享集成的“数字”阶段,到现在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和档案信息智慧服务的“数智”阶段,再到未来档案资源协同共治和数据赋
“苏州码子”已经远去了许久,但近来好像有点小热度。一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纪录片拍到老京张铁路当年的石刻里程路桩,收集了几块,陈列在老车站月台上,供人参观,上面使用的数字就是苏州码子;二是前一阵子听说出了一本书,书中的页码也使用了苏州码子。于是苏州码子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有人专程到档案馆来查询,还有外地记者来电话问询有关苏州码子的情况。由于码子冠以“苏州”之名,又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去年落成的苏州新双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红色档案能够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鲜活教材,激励广大党员高举信仰之旗,践行伟大事业。目前,红色档案开发利用仍有不完善之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本文结合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对红色档案开发利用形式进行探讨。
摘 要:扬州园林因兼具南北特点而名扬天下。唐代以其盛世特质推动了扬州的造园,形成宫苑园林、衙署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名胜园林五大类。其中私家园林更在造园的时间、主体以及范围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唐代扬州的时代性和城市个性。唐代扬州园林对后世的建园造林、景观塑造、城市经营,在城市化趋向、公众化属性、滨水化特征、精致化追求等方面具有启示。  关键词:扬州;园林;唐代;城市景观  “造园一名构园,重在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