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科学价值、倾斜变形与保护路径探析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可登临的木构楼阁式建筑,也是现存唯一的一座真正具有多层使用空间的古代木构佛塔.应县木塔柱具有的自复位及刚柔分层为主的结构特点与科学价值,是应县木塔保护的科学基础与逻辑起点.应县木塔目前最为主要的病害是二、三层,尤其是二层局部倾斜严重.通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08年以来对应县木塔的持续监测,尤其是2015年以来的整体变形监测,并追溯其早期影像资料与文字记载,明确了应县木塔倾斜严重部位的变形特点及速率.监测显示二层各柱整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在持续渐进发展,各柱倾斜增量大体上均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北侧和东北侧部分柱子外倾.近三十年在国家文物局密切关注下木塔相关监测、研究与加固措施一直在持续开展.多年来,各界专家学者围绕木塔修缮提出不同类型的保护方案.学术争鸣谋定后动,应县木塔应秉持价值保护与最小干预理念,以“减缓或遏止倾斜发展”为目标,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持现状”,研究编制完备妥善的“全面修缮”方案“备而不用”.相应地,提出了应县木塔整体的保护项目线路图.
其他文献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我国在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
罗素的《哲学问题》不仅阐释了罗素早期对于物质论、认识论、真理论等哲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而且蕴含了一定的哲学分析方法,比较典型的就是:逻辑分析法、怀疑法、辩证否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