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选修课教学中的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包括了15个选修模块,多数选修课和必修课都有一些衔接,但它又明显跳出必修课的范围,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个性,塑造人格。它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发挥和思考的广阔空间。
  作为现今课改实验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如何让教材能够“物”尽其用,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极致的发挥呢?高一阶段,我尝试着做了一些有效的实验。
  2009年下半年,我校高一语文备课组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选修”教材。该教材诗文分列,诗文各分三个单元。前三单元为诗,后三单元为文,诗和文后面分别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和《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我所着手的课改实验选取了“诗歌”这一板块,开展古代诗歌自主鉴赏系列活动,设计步骤与模式如下:
  (一)积累知识,储备能力。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初入高中,阅读与鉴赏古代诗歌的经验明显不足,能力显然不强。因此,在开展自主鉴赏之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灌注和方法的讲授,以达到逐步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目的。为此,在高一上学期。我制订了系列的训练计划和循序渐进的训练进度,依次按照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评价四大高考考点,着手对学生进行鉴赏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学生对诗文具备了初步的鉴赏知识和能力,为下一步自主鉴赏活动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二)熟识文体,掌握诀窍。该教材从高中生实际出发,对于诗歌,每单元第一项是“赏析指导”短文,它分别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诗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体会声韵)三方面人手。抓住该文体本质属性的主要之点,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将整本书的大框架和概貌作一番介绍,以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和赏析诗歌的系列方法。该教材的编写与设计,本具有强烈的方法指导意识。一番理论传授之后,学生能将几个单元的知识在实际鉴赏中综合运用,增强互补性。我又分别选取了三单元第二项“赏析示例”的篇目进行示范赏析。很快,学生熟悉了诗歌鉴赏的文体规律,掌握了鉴赏诗歌的一些诀窍。
  (三)分组选题,集思广益。完成“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两个环节之后,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是“自主赏析”。每一单元我采取了分组选题的方法,全班分成九大小组,每组约7人,共同选取一个篇目(“自由赏析”和“推荐作品”正好九个篇目),由小组长进行任务分解,要求每一名组员在课外时间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完成一篇精心设计的学案。然后由小组长组织集中时间,组员逐一在组内试讲。经过大家的评点指正之后,由全体组员公推一人,代表小组参加讲课比赛。学生参与面广,阅读探究的兴趣浓厚,公推出来的示范课,本是整合了每个组员学案的优势,集中了组员的大智慧,公推出来的代表又是小组中综合素质最强的选手。这样九大小组的示范课都赢得了满场喝彩,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
  以下是本班学生黄丽主讲的一堂“自主鉴赏”课的课堂实录,乃“原生态”,除了个别字句和标点外,我几乎未作丝毫改动。
  《湘夫人》“自主探究”课堂实录
  课题:《湘夫人》与屈原的政治抱负
  教学目标:
  1.了解《湘夫人》的内容大意。
  2.分析《湘夫人》中的意象及其寄寓的思想内涵。
  3.分析《湘夫人》的表达技巧,鼓励同学们细心体会效仿写作。
  4.联系诗人的人生遭遇和写作背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文言文字音、字形、字义的了解
  2.古今语义表达的迥异
  3.诗人感情的表达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方法:
  通过小老师的讲解,引导同学们思考,最后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等人的经历吗?”
  “有”、“没有”。
  “那在等人时,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那人怎么还不来?”、“他(她)什么时候才到啊?”……
  “嗯,大家的说法都非常实际,今天呢,我们将要学习的《湘夫人》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等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面。”
  
  二、介绍背景
  
  说到《湘夫人》这篇课文,我不得不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姊妹篇《湘君》。《湘君》和《湘夫人》两篇文章讲述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约定在北渚见面,但由于湘君与湘夫人弄错了约会的时间,两人频频错过。 《湘君》描述的是湘夫人先到达约会地点,久等湘君不至,起身寻找的故事,而本课《湘夫人》则讲述的是湘君在湘夫人离开后,到达约会地点,等待湘夫人时的一系列感情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系列幻想。
  
  三、正文赏析
  
  大家首先看第一段: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大家请注意,这里的“愁”字用作动词,“使……忧愁”。我与湘夫人约会北渚,向远观望(没有看见她的踪影,使我发愁啊。同学们,这一句是不是写得很形象呢?)你们在等人时,当他(她)没有来时,是不是也会向远处观望。当没有看到他(她)时,会觉得很失落呢?
  “是!”“我会打电话给他(她)!”……
  “哈哈,现在是信息时代,那时候可没有这些!我们接着往后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是景物描写,微风吹拂,洞庭湖湖面微波荡漾,树叶纷纷落下。请问同学们,这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是悲,是喜? 有人答日:这两句话描写是一种辽阔的景象,看着眼前宁静而浪漫的景色,湘君由于久等心上人不至,心中无限惆怅。
  “对,回答得很好!我们再看后文,他(湘君)在融景伤情之后,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登白殖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这时,湘君又按捺不住思念,登上水边的自藕洲,再次远望佳人,为了与佳人约会,湘君早就设好了罗帐啊!可是,她却还没有来!
  “鸟何萃兮蒴中,罾何为兮木上?”鸟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中,鱼网为什么放在木桩上了呢?出现了这样的景象,同学们想想,这样写是为什么?
  有人答曰:“鸟儿归巢,鱼网晾晒,侧面表现时间已晚。”
  “对,时间已晚,佳人不至。这时候,湘君不由得有了些抱怨。”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注意:这里的“公子”是指湘夫人,可不是通常意义的气质美女哦!沅水有芷陪伴,澧泉有兰衬托,而我呢,却是那么的思念你却不敢说出来啊!同学们,相恋不可见,思念不可言,是多么难过的一件事啊!这里充分表达了湘君久等湘夫不至的怨恨和哀伤。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谖。”“我”在思念中精神恍惚远望,看那流水就像时间一样飞逝!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跑到庭院中来觅食了?蛟龙怎么在浅水处漫游?
  同学们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很奇怪?第一,奇怪这两个反常的现象:本在深山的麋鹿觅食于庭院中,应在深水的蛟龙忽然戏游于浅水中。第二,这里是写湘君等湘夫人,怎么扯到这么不着边际的事来了?的确,这里似乎看似不合情理,但它却都有深意,谁看出来了,请举手!
  学生沉默,不解,有的在私语,有的望向我!
  “既然大家会觉得麋鹿觅食庭院,蛟龙游戏浅滩是奇怪的事,难道有情人不能相见就不奇怪了吗?中国不是有句话叫做‘有情人终成眷属吗’?”
  马上有人举手答曰:这里是为了反衬有情人不得团聚的反常现象。
  “对,回答得非常好,我们接着往下看。在等了很久,他(她)却还没有出现,你会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再看湘君在久候湘夫人不至时,他又产生了怎样想法呢?”
  此时,湘君已经很着急了。便乘马去寻湘夫人,早上骑马至江边,晚上到了另一岸。骑着骑着就产生了幻觉,仿佛湘夫人就在身边。于是他(湘君)开始紧锣密鼓地修饰爱巢筹备婚姻。在这里屈原用了大量的香草来描绘房子的美丽芳香,可谓流光溢彩!他这样写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表现湘君此时准备新婚的愉悦心情;二是侧面烘托湘夫人的美丽,正所谓香草配美人。这是屈原一贯的诗风。”
  梦总有醒的时候,当九嶷山的众神到达之际,湘君如梦初醒,她还没有来!此时,经历了等待、寻找、幻想的湘君已经非常气愤了,感觉自己被耍了,于是他“捐余袂于江中,途余襟于澧浦”。愤然抛弃了爱人的定情信物。可是,一番宣泄之后,最终理智战胜了莽撞,即使气愤也禁不住内心的思恋,湘君采好花,继续等待爱人,准备向她陪罪,并发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的感叹。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屈原的人生经历,忠君爱国,却屡遭污蔑,那么这篇《湘夫人》就不仅仅表达湘君与湘夫人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也是寄寓了屈原对国家的感情,他失望过、迷惘过、幻想过、愤怒过,但最终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爱,就如他在《离骚》中所写的:“回朕车以复路,及行迷之未远。”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这一点着重阐述。我们强调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针对今天语文教育中压抑学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对于G公司的问题,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三种不同的利益带来的阻力,再根据每种利益的不同性质,对阻力进行因势利导。 The key to G's problem is to look at the esse
过去的营销是定向打靶,靶不动,你动;而今天营销是博弈,你动他也动。这就是漂移时代的营销战略:从打靶转向博弈。要利用消费者漂移本身的力量来成就现代营销。 Marketing in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5号高炉从1991年起通过实施改进高炉本体、热风炉、送风系统等养护技术,创造出连续9年不用中修的全国最高纪录。炼铁高炉护养是世界性难题,由于高温炉气、
【知识梳理】1.传记的定义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一片树叶被夹进书中,成了书签。树叶整天看故事、学知识,有了不少学问。  有一天,树叶书签从书里滑落下来,掉进一片草丛里。草丛里有许多伙伴:黑皮肤的蚂蚁、绿皮肤的蚱蜢、背上长圆点的瓢虫……  大家说:“瞧,这张树叶和别的树叶不一样,身上长着奇怪的花纹。”  树叶书签连忙解释:“那不是花纹,是字,我读书时不小心印上去的。”  “真的吗?”大家都很惊奇。  书签树叶点点头,给大家讲故事。听众越来越多,大
期刊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校园新闻时间,我是主持人黄鸽,今天由我向各位同学播报校园新闻。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开始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下面向大家报道我们
海州市警方近一个多月来接到好几次报案,该市的长途客车运输公司发生窃案,外地来海州旅游、探亲或者出差的旅客在乘坐大巴时,所携带的旅行箱不同程度地被窃贼光顾。 Haizhou
作者:应学军,姜巍著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并非易事,成功更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说,所有的成功都是踏着失败的斑斑血迹而来,都是在失败的废墟上建立起的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