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倡导学生的创新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创新;小学语文;培养
  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它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成绩只能代表学习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再以分数给学生下结论。尽管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但我们在观念上应更新过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任何学科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喜新求异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出现一个又一个兴奋点,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这样的教学才是愉悦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认知的水平、教材的特点等,综合的去引导,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样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带着学习兴趣进入到求知探索过程。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新。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把整个世界作为孩子的教科书"的意识,而摒弃"把教科书作为孩子的世界"的观念。教学中严格按照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要求,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延伸教学内容。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力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学要根据课堂的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具有童趣的故事情节和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俗话说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如果能够善于从教材中学会挖掘创新因素来营造教学氛围,调动整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且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及时鼓励,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也不遗余力地捕捉,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创造的心理体验,体味创造的甘苦,激发出新的更高的创造情感和动机,以更大的努力去进行新的具有一定创造性意义的探究活动。
  三、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增进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的过程就是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首先要建立起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大胆的展现自己,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中可以先将课文中的生字讲解后,请学生来领读课文,这时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不同的组别进行连读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表达力,这种氛围是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学生在争着学的氛围中,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互动交流的畅通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乐趣。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书本、盲从教师,要持有批判精神,要敢于挑战教材,勇于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眼中的好学生是没有问题的,认为让学生过多地参与教学,只会打断原有的教学思路,扰乱教学秩序,因此干脆自己一讲到底,学生只要做好笔记,认真听讲就足够了。对待教材与教参,在教学中不仅不允许学生质疑,自己也视为经典与权威,对教材教参深信不疑,教学时严格地执行教材与教参,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教学学生所学到的永远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极差,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对任何真理都有批判意识,敢于挑战一切,教师也要允许学生的发难,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允许学生的标新立异,并且要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步步引导,逐层深入,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注重造就生成的精彩,让学生的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契机。当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必要时在学生间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问题,也不要简单地否定,也许这正是大多数学生所存的共性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基础上完善与修正自己的观点。
  五、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动力。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总之,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成为我们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所采用的方法得当,就一定可以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邵玲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学周刊, 2012(24):157-157.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榆林学区榆林中心小学731800)
其他文献
近几年,小麦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在奇台县局部区域发生较为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个别地块毁苗率达20%左右.针对此情况,引进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用于小麦拌种,观察此药剂拌种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先进技术手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菊科(Asteraceae)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在观赏园艺及传统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药用菊花品种繁多,遗传背
洪潮,1964年生,号云门山人,安徽宁国人,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专职画家,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东方山河画院
文本聚类是文本挖掘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文本挖掘与信息检索等领域。但是,传统的文本聚类算法由于文本表示模型的缺陷而忽略了文本中词之问的
短波差分跳频通信系统是一个集信息调制、信息解调和跳频图案于一体的通信系统,其技术体制与常规跳频不同,有效的解决了数据的传输速率问题。由于其通信距离和其抗干扰能力的
以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诱导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180~200g)再生肝为材料,在PH前3天行双侧肾上腺切除术(bilateral adrenalectomies)。不同剂量外源皮
本文主要研究了内嵌于LTCC基板的波导及其功能结构。亚毫米波(W波段)和太赫兹波由于在高成像分辨率,高速通信,物质微观结构研究等领域与目前常用的S波段和Ka波段相比具有较大优
细胞色素P450 CYP2E1酶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肝细胞中,在代谢异源有机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转cyp2e1矮牵牛显著提高了对甲醛的抗性。  本研究首先利用发根农杆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