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切口愈合、瘢痕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5月-2019年6月行TKA患者114例(126膝),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的57例(64膝)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缝合关闭切口的57例(62膝)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ollander切口愈合(Hollander wound evaluating score,HWES)评分、患者瘢痕自我评分(Patient scar assessment score,PSAS)、观测者瘢痕评价评分(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ore,OSAS)、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并统计两组切口并发症及患者切口美观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d、5d、7d、出院时切口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6周、12周、24周HWES评分高于对照组,PSAS、O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周、24周膝关节伸直度、屈曲度、屈曲弧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缝合联合皮肤黏合剂关闭切口可缩短TKA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术后疼痛,促进切口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切口瘢痕情况,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度高.
其他文献
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量子计算机的问世给传统的基于复杂数学计算的加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保障全球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量子密钥分发可生成理论上绝对安全的密钥,其在保障通信安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面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受限于光纤信道损耗,而在空间中量子信号的低传输衰减和可忽略的退相干性,使得卫星-地面量子密钥分发对于远距离或洲际用户提供了最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利用量子卫星作为可信中继节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皮移植和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肌腱外露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4例不同原因导致的肌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一期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覆盖外露肌腱,二期行自体刃厚皮移植,配合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ADM存活情况、两次手术间隔时长、自体皮片成活率、创面愈合总时间、住院费用,随访3月时植皮区外观情况.结果:14例患者移植的ADM全部成活,两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长为(8.5±0.9)d,自体皮片成活率(97.0±2.7)%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联合透明质酸钠(玻尿酸)微整形注射在重塑颜面部轮廓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9月于笔者医院行面部轮廓微整形注射的118例就医者的临床资料.从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自体脂肪填充的就医者中随机选取59例设为对照组,从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透明质酸钠填充的就医者中随机选取59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就医者注射前及注射后3个月时的面下部轮廓变化[面下部宽度(WLF)、面下部长度(LLF)、面下部宽度与长度比值(WLF/LLF)、面中长度、下颏夹角∠AOB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给定一个连续视频帧序列和待跟踪目标在第一帧中的空间位置,目标跟踪任务要求模型找到目标在所有帧中的位置。目标跟踪不仅需要对目标进行分类和定位,还需要综合每一帧的时序上下文信息进行分析,需要综合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多种技术。尽管目标跟踪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目标跟踪任务本身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其至今为止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光流场的目标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与此同时5G和云计算技术也蓬勃发展,云通信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音视频即时通信服务,这种新兴的服务模式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为云通信系统的管理人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B/S结构的云通信管理平台。本系统前端使用JavaScript的Vue框架和MVVM模式、服务器端使用JAVA的SpringBoot框架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辅以MySQL搭建整个平台,实现了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