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期鹏:垂杨书院的民间格局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6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垂杨书院携手嘉华旅游成功启动“嘉华讲堂”,这是垂杨书院在济南成立的第二个民间讲堂。打造公益性的“嘉华讲堂”,是一次诗与远方的深度握手,体现了民间机构和民间学人的历史自觉和文化担当。
  垂杨书院是2016年3月由济南民间学人张期鹏等几位莱芜老乡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集藏书、研究、交流、讲学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机构。今年以来,垂杨书院着眼于搞好文化普及和打造精神高地,已经与中澳文化交流中心舜耕基地在阳光舜城联合成立了“舜城讲堂”,重点进行公益性读书交流、新书发布、小型讲座和书画、收藏展览。刚刚揭牌的“嘉华讲堂”,将重点举办高端的文学和文化艺术讲座,计划每年推出一部《垂杨书院“嘉华讲堂”演讲录》。同时,垂杨书院、嘉华旅游和山东省散文学会还将联合推出“嘉华文丛”。
  可以想见,嘉华讲堂将成为济南文化界的又一地标,具体大济南的精神长相,生动老泉城的文化生态。
  “嘉华生诗意,垂杨有大美”
  “嘉华讲堂”成立当日,可谓群贤毕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张炜先生,著名学者、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先生,著名作家、省散文学会会长王树理先生等出席并讲话。宋遂良、刘增人等20多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来贺信贺电,杨枫、郑训佐、郑向农、傅合远、吴建军等书画家赠送书画作品。来自全省的学者、作家、评论家、藏书家、出版界人士以及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张期鹏代表主办方发言,表示嘉华讲堂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最好的一个讲堂。张炜先生在讲话中谈到,嘉华讲堂应该是一个“文化的胜地、文学的胜地” 。他相信这个讲堂一定会办好,办得有内容、有水准、有深度。李掖平先生认为,只要有这么一批人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文学的梦想和文化的远方,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不断繁衍,文化和文学的永恒。揭牌仪式后,“嘉华讲堂”正式开讲,文学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张丽军先生以《张炜的文学世界》为题,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公益文化讲座。
  当日盛况,让人想起400多年前莱芜的“垂杨书院”。
  明代隆庆年间,莱芜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所书院——垂杨书院。因建在孔子观礼处,又名观礼书院,为时任莱芜知县傅国璧创立,位于口镇垂杨村。它是一位热爱文化、敏于政事的地方官员为政一方的历史印记。当时,傅国璧还捐出俸银20两和受上级表彰奖励的劝礼银8两,加上募捐,共得到86两银子,300石谷子。他用这些捐助在春秋时期孔子观摩季札葬礼处购置居宅一所建立书院,施行其 “观乎人文而化成天下,汲乎变鲁,至道之心,随处发见”的理念。
  垂杨书院很快在莱芜形成影响,士子们争相前来学习。授课时,傅国璧说:“环垂杨而观听者童冠十余人,余亦欣然指授圣人之礼,明其所向,使人知自观矣焉。诸士子涌涌,以为奇遇,其俊者数十辈,争欲从观礼处颂习圣贤之书,以助化成天下之志,讵曰礼云乎哉?”
  在孔子观礼处,在圣人学习之处建造书院,孺慕思齐之意显然。在某种意义上,垂杨书院之于莱芜,是一处永远的文化丰碑。垂杨书院不仅教授生员,培养科考人才,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而且还是纪念先贤、缅怀文化伟人的活动场所。张期鹏等几位莱芜老乡在济南成立“垂杨书院”,不仅是因为济南的“家家泉水、处处垂杨”与“垂楊书院”的巧合,更是希望将孔子观礼与傅国璧办学的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为今人提供精神指引和文化支撑,帮助重构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从成立之日起,垂杨书院始终秉持民间、纯粹、公益的理念,收藏各种文史图书40000余册,其中名家签名本2000余册,已经成为济南一个初具规模、特色和层次的藏书之所;创立民间性质的“张炜研究资料中心”,搜集著名作家张炜先生的各种著作版本和研究资料5000多种,并在着力编辑大型的《张炜研究资料长编》。著名学者刘增人先生这样评价:垂杨书院收藏张炜先生著作,各种版本堪称齐备,是国内一绝!书院主人们以个人之力,为中国、为山东搜罗整理了如此可观的文化史料,也是山东文化界的翘楚,值得学界珍重表彰!
  同时,垂杨书院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举办了张炜新著《陶渊明的遗产》座谈会等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讲座、活动;接待了著名作家张炜、邱勋、刘玉堂,著名诗人桑恒昌,著名学者王春瑜、孔范今、朱德发、宋遂良、刘增人,著名书画家杨枫、郑向农、李学明、吳建军,台湾文史名家柏杨长子郭本城等许多大家名家。每有活动,“则士子涌涌,以为奇遇”。
  不长时间,它在济南做出了气象,并辐射周边,已经成为一处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一个群体的精神飞地。它给同好们添加了彼此识别的精神ID,具体了大济南的精神长相,生动了大齐鲁的文化生态。
  文化自信,为我们提供文化定力,构建既有文化积淀又始终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民族文化,承担着给子孙后代进行灵魂建设、精神指引的使命,它必须是一个鲜活有机、不断吸纳的生命系统。要保持这个系统的活力与健康,必须有众多的文化个体、团队以极大的使命感承担起传承、发扬、活跃民族文化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张期鹏与垂杨书院,有大美、成大善。
  “矜其乡贤、美其邦族”
  据张期鹏介绍,垂杨书院大概有5000多种张炜的书籍以及研究资料。张炜先生的签名著作500多种,李心田先生的签名著作60余种,邱勋先生的签名著作30多种,袁世硕先生的签名著作10多种,朱德发先生签名著作30多种,著名翻译家、学者、作家、画家高莽先生的签名著作80多种,其他现代作家签名著作若干。书院向张炜等文化名人致敬,不是向个人致敬,而是向文化致敬。因为这些文化名人和他们的著作,代表的是山东、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成就。
  中国传统上尊重乡贤文化,“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文明积淀和传承。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志,张期鹏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
  他和同仁创办了济南泺源文化沙龙,组织纯公益的文化交流活动;他还参与创办济南地域文化民刊《泺源》,并组织作家们进行采风、文学交流等活动。济南、莱芜分属于齐文化、鲁文化两个文化体系,张期鹏在两个地域、两种文化中如鱼得水,快意畅游。   2012年,莱芜一中建校60周年,因为对莱芜文化传承和发扬上的突出贡献,张期鹏作为代表发言。他在一些公益讲座中,也常常选择“文化传承与读书人的责任”作为题目。在他看来,用好业余时间读书、写作、做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修齐,更是为整个社会更加美好、更有文化气息而努力。对于一个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来讲,也是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莱芜,虽有邑落荒芜之言,但孔子来观礼,傅国璧建书院。关注故土文献整理,发扬故土学养优长,一向是中国文人的传统。那么,作为一个现代文化学者,该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呢?多年来,他写了一系列“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文章,汇集成一册描写莱芜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啊,莱芜……》,为传承和弘扬莱芜文化努力。
  因为关注莱芜文化,他结识了莱芜籍著名诗人吕剑。为了这一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不至湮没无闻,他编著了《吕剑书影录》,用一种独创性方式全景再现了一个文化前辈的学术一生,是吕剑先生一生文学成就的信史。这部书,对吕剑先生20多本诗文集进行了介绍,从出版时间、出版社以及该书的来路说起,对书的写作过程、主要内容以及精彩语句,一一评点。刘玉堂先生这样评价:从遗忘到想起,从模糊到相对清晰的工作就是传承。传承,是为了夯实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基础,也是一个地方整体文化素养的标示与展示。
  “高贵的苦难”
  《吕剑书影录》集书影、书话、传记、评论于一体,被认为是挖掘、整理地域文化的一种创新。成书后,张期鹏一鼓作气又创作了《吴伯箫书影录》《王毓铨书影录》。三书合为《莱芜现代三贤书影录》,于2013年被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了当年“刘勰文艺评论奖”。
  吕剑、吴伯箫、王毓铨作为20世纪莱芜的文化地标,代表着莱芜文化这一个世纪的辉煌。《莱芜现代三贤书影录》,是张期鹏在学术上的一所“垂杨书院”,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著名学者汤贵仁先生对张期鹏的故土文化研究给予盛赞:乡梓文化是家族文化的根基,民族文化的摇篮。张炜先生这样评价:前一代人的劳动是不灭的,所以他们的精神也不灭。他们的工作成果放在那儿就是最好的感召物,我们面对着他们,就像面对着教诲我们的长者本身。谁没有阅读和领略思想和艺术的至为宝贵的经验?无论是深刻的思想还是美好的艺术。它的神秘射线一旦击中了你,那种最初的震颤就会让你一生记住。
  张期鹏被这样的神秘射线击中后,被前人的工作成果感召后,真正走出了小我之境。他首提的“莱芜現代三贤”,已经成为莱芜文化的新的宣传名片。他还牵头联系、参与了“莱芜现代三贤”电视文献纪录片的拍摄。
  这样的文化旅程,他一走多年。为了收集作品、研究学术,他成了旧书摊和孔夫子旧书网的常客,也成為老学者们的忘年之交。在这样的交流中,著名翻译家、学者、作家、画家高莽先生进入了他的视野。在拜访了年近90的高莽先生后,他再次发愿并完成《高莽书影录》。这本书,包括了高莽近70年著、译、编的各种著作,并配以插图、高莽手订的生平简述、高莽研究资料及著述简目,可以说是高莽一生学术生命的总结,是目前关于高莽翻译、研究、写作、绘画生涯的最全的资料汇编。它不是一般的书评,而是一种特别的书话,契合了唐弢关于书话的标准:“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有烟火气息,也“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和高莽,让张期鹏真正感受到文学这种“高贵的苦难”,更深入地走进了文学的世界和作家的心灵。
  张期鹏出生于莱芜张家洼村,家族素有耕读之风。童年的他每每走过村里藏书人家的大门,总要驻足片刻,似乎能隔空感受到那缕神圣。如今,在文化地理上,他的著作、垂杨书院,也不断给予他人足以铭记一生的“最初的震颤”。诚如宋遂良所言:“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年文史足风流。”亦诚如张炜所言:“最是济地秋月朗,非同一般读书人。”
其他文献
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出谋划策之士不知凡几,但真能做到眼光独到、判断准确、一言九鼎,令君主言听计从,可尊之为“师”的,却并不多。  民间文学公认最早的军师,当数姜太公姜子牙。但细究评书小说家言,却会发现姜子牙的主要使命并非谋划,而是直接上阵杀敌,武力与法力之强,完全是商周甘道夫。姜子牙克敌制胜,往往靠阐教师友人脉,谋略倒未见高明之处,与其说是军师,不如说是和对手闻太师闻仲一样的军帅。  有君主和战争就
期刊
90岁的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走了。  据新华社报道,5月9日22时06分,我国外交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在接受采访时语速低沉,他在一周前还赶到北京医院探望钱其琛。当时钱老出现病危情况,但经过抢救脱离生命危险。没想到几天后,老人与世长辞。  李肇星透露,
期刊
94岁杨振宁的遗产分配近日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  作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是20世纪下半叶影响最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如今即使没有遗产,杨振宁妻子的身份,也足够做翁帆后半生的保护色了。更不必说,翁帆至今已经收获清华建筑学博士学位,她的学历、阅历比大多数吃瓜群众具有压倒性优势。  一条“未选择的路”  据媒体报道,94岁的杨振宁已完成自己的遗
期刊
1911年5月6日的上海,周末的跑马厅(今人民广场)热闹非凡。万国体育会主办的赛马会刚落幕,看台上三万余名中外观众竟无人离场,因为一场扣人心弦的表演即将开始。下午五时半,一架双翼桑麻式飞机从东边天空疾飞而来,31岁的法籍飞行员环龙(Rene Vallon)操纵飞机下降高度,并在赛场上空快速盘旋一周,机载直立四缸液冷发动机轧轧轰响,地面人群欢声雷动。  环龙团队自当年1月10日抵达上海后,他的每场飞
期刊
7月10日,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签订转让协议,融创以总额631.7亿元接手万达集团13个万达文旅项目以及76个酒店项目。交易金额大、交易标的争议大、交易合作模式新,这一买一卖之间,充斥着疑点与想象,也透露着两家公司迥然不同的思路。而对于万达来说,这可能是一场有意识的“断舍离”。  万达文旅城:来济南这一年  2016年8月26日,万达集团与济南市政府签订协议,将投资630亿元建设济南万达文化体育旅游
期刊
每个长假,都是亲子好时光。和孩子走万里路也好,读万卷书也罢,都是最长情的告白。读书可以消暑、陪伴才是真爱。本刊将陆续推出一系列亲子阅读“真人秀”,以清凉三伏、清新你我。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买了很多很多绘本。我们的很多时光,是和绘本一起度过的。  小女儿2岁以前,非常喜欢绘本《妈妈买绿豆》。因为读得次数太多,这册绘本散了架、页码也不全了,但她还是很喜欢,我只好又买了一本。我上班的时候,她经常自
期刊
近日,根据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荧幕热播。在这本“中年失婚妇女涅槃记”中,当不谙世事的少妇子君不再有依附他人再活的心,也就再也不屑与小三争夺甚至共享前夫。  “真爱只存在于出轨里”。”渡边淳一这句话令人失落,又戳中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痛点,那就是女性在婚后生活中的无奈。从深深的崇拜,到狠狠地不屑,果然是至远至近东西,至疏至亲夫妻。当人类进入新纪元,所有权被使用权代替,“交换价值”被“
期刊
人类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从未停止,空调的发明实现了人类对温度的把控。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耗费智力与人力的伟大工程,在空调的发展历史中,便可一窥人类的智慧和努力。  从君士坦丁堡到含凉殿  许多人渴望回到古代去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现代技术发明之前的许多不愉快的事:化脓的牙齿、尿壶、黑死病——以及七月底的炎热日子里没有空调。  直到20世纪,人们在夏季依然还在流汗和扇扇子。原始的空调系统从古
期刊
央廣网4月19日讯 1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调控措施促进该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指出,本市户籍家庭已拥有一套住房或有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住房贷款均视为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60%。其中商业按揭贷款最长年限缩短至25年,公积金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  周刊注疏:  调控政策的升级对开发商的影响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对一些小开
期刊
7月2日,2017巴黎高定时装周正式拉开帷幕。劳伦斯·许的山水意境,兰玉的新闺秀红楼梦,郭培和萧邦合作打造的流金溢彩——今年的巴黎秋冬高定时装周,充满了东方独有的古典蕴涵和工艺美学。来自全世界的定制行业的精英齐聚一堂,又一次向世界最高时尚舞台彰显“中国定制”设计力量,收获来自全世界的掌声与赞誉。  高级定制的回潮和狂欢  从未到过巴黎的人,脑海中的巴黎印象,定是靠小说和电影中那些巴黎地标拼凑起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