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到“公仆”的经济学家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g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铿,我国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9月14日下午,《经济》记者在全国人大新落成的办公楼5层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眼前的贺铿,显得比实际年龄(69岁)年轻些,个子不高,身材较瘦,很热情,说话的口音中带着湖南的影子。他办公室分里外间,里间有床主要休息,外间办公。办公的地方陈设简单,办公桌上除了两部电话和电脑显示器外几乎没有什么。
  我们的话题从他的家乡说起。
  暮云未收夜已沉,嫦娥此时亦无情。撩拨千家人尽望,无限秋思寄何人?——这是贺铿中秋节那天在微博上发的其中一首诗,以表达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人越是年龄大了越对家乡眷恋了,在那生在那长,当然是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家乡的很多景物到现在也都割舍不了。”尽管贺铿现在公务和学术活动繁忙,他每年都要回到他的家乡——湖南临湘看看走走,那里还有他的弟弟妹妹,父母去世后也安葬在家乡。“每年有机会都会去一下,近些年是每年至少去一次。”贺铿印象中的家乡: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江南丘陵看上去不单调。
  希望成为“有点学问的学者”
  就读家乡中学的贺铿,学习优秀深得班主任和校长的喜爱,对他的发展期望也很高,就连他的高考志愿也是老师们帮他选定的,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第二志愿是南京大学。“那个时候情况跟现在不太一样,老师希望我将来做新闻行业,所以帮我填报了志愿。”上世纪60年代,我国“左”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贺铿升学受当时家庭社会关系的影响,最终被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第几志愿报考的湖北大学录取,也就是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在大学期间,贺铿待的最多的地方是学校图书馆,这也是他大学生活印象最深和最怀恋的地方。“我大学的专业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可以拿到中上成绩,主要时间都在图书馆,文史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类的书都看,那时候阅读比较广。”
  大学时代的贺铿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有点学问的学者”,“因为我的一些老师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仅课讲得好,知识也很广。希望自己将来做的能像老师一样好,要是这样就感到很好了。”大学毕业后,贺铿走上了大学讲堂,成为一名武汉审计学院的教师。
  1971年,北京建工学院和武汉审计学院合并在武汉成立武汉工业大学。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学校合并后院系调整,贺铿任教的统计专业就没有了,原来的老校长让他去基建处工作,任副主任。没过两年,学校总务处主任年龄大了,学校又安排让他当总务处主任。
  “当时二十多岁当主任,在现在看来是不得了了,但是我不愿意,没有当干部的欲望。我还是想做教学业务。”他就想回到自己的母校湖北大学教书,那里有他的专业,母校是同意了他的想法,但现在的这个学校不放他,回母校教书的愿望就没能实现。“我在这里又没有自己的专业,怎么办呢?只能改行其他专业,开始让我到数学教研室去。当时我的夫人是数学教研室的,我说两个人在一个教研室不好,然后调整到了力学教研室。”重新回到了教学岗位的贺铿,心中憋着一股劲,把两本文革时期编的教科书中5000多道力学题做了个遍。
  “武汉的冬天比较冷,我做题做到一两点才睡觉,当时全身都冰凉冰凉的。不仅是我自己苦了,连我的夫人也跟着受苦了。经过这一年的看书做题,常去武汉大学听课,后来我教工程力学的课程,别人觉得我讲课讲的还不错,我自己也还满意。”
  随后,他又担任了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學等四大力学的教学工作。“这些专业间除了数学这个基础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共同。”每次开始新专业的学习和教学工作都有些困难,但凭着不服输、要做的比别人好的劲头,贺铿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所以我后来答应了要带工程力学课程,我心里想一定要把这门课教得好,一定要教得比别人更好,这种思想我是有的。但是究竟想干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那段时光,现在的贺铿回忆起来觉得过得很辛苦,但那个时候他没有感觉到苦,反而觉得过得很充实。
  在教了9年工程力学之后,贺铿面临评职称的阶段,虽然教学工作做得不错,但属于半路改行来做力学的教学工作,在评职称时碰到一些阻力。这时,他的母校已改名为中南财经学院,也很希望他能回到母校工作。回到母校的贺铿开始教数学,并且在全校还有一定影响。
  1982年,国家计划派一批年轻的高校教师到美国学习深造,贺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去美国学习经济计量学。那时候能够出国深造,是很多知识青年的梦想。早在两年前,美国的教授在北京颐和园举办了培训经济学方面的学校,贺铿是首批60个学员中最年轻的一个,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了经济计量学这门当时我国还没有的新学科。“经济计量学和经济学都是研究经济中的一些问题,只不过它的方式不太一样,它是用模型的方法,用定量的形式进行分析。不是一般的从理论到理论,它是量化的,更具体。”
  “特别是后来到美国去,感觉很新鲜。他们治学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他们的教育情况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感觉新鲜的东西很多。”贺铿回忆起来还是抑制不住兴奋。
  回国后,他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做经济计量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术成果和教学质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说到这点,贺铿表现出有些小小的遗憾,“如果我后来没有担任一些领导职务的话,我可能会在数量经济学方面做出的成绩比现在好。”
  由“园丁”到“公仆”
  1991年,由于在统计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贺铿在国家统计局西安统计学院老院长退休后接任院长职务。1995年,他被调到国家统计局任分管教育科研的副局长,“这是个很大的跨越,因为过去我脑子里想的都是做学问的事,没想过当政府官员,我觉得可能我不该改变的就是当政府官员。”由此贺铿开始了由“园丁”到“公仆”的转换过程。“我感觉这个由园丁到公仆的跨越像是改变了我的命运。”
  在统计局副局长的位子上,他工作了9年,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本职工作。“这9年当中局长换了两三个,我跟每一个人处的还都挺好,他们也都很尊重我。”虽然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也没有放弃教学科研业务,每年在中央财经大学和湖南大学两个学校都带博士生。
  作为我国经济计量学的开拓者,贺铿说:“因为我做这一专业最早,而且当时有一定影响,所以说我是开拓者。但是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学者,像我的一些学生,他们的学问做得比我深,他们做的学问比我要强。”
  贺铿认为,我国的经济计量学跟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前沿的理论我们都在研究,但是创新的理论少,只能说我国的学者是跟上了前沿理论,但没有创造。”
  学者型官员的说法比较流行,贺铿是个著名学者,也是副部级领导,但他不喜欢学者型官员的说法。“做一个官员,没有学问行吗?我觉得做学问和做政府官员只是一个不同性质的分工,在知识方面有同样的要求,不能说做官就可以对知识的要求低一点。”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贺铿对自己学生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学生做事不要浮躁,做好学问。对前一段时间有位知名教授在微博上对学生说,“没有几千万你不要来见我”之类的话,贺铿非常不赞成。“我的学生有从政的,有当教授的,也有搞金融的,从事企业管理的也有。所以我不干涉学生做什么,但是做事不能浮躁,踏踏实实去做,不要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为一个学者,但我不反对他做官。”
  “我想作为学者还是要深入研究问题,并且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来。”贺铿希望自己的学生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学者时说,“当然,学者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
  经济发展思想该反思
  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思路的看法,贺铿认为,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发展经济的主要思想。“我们把GDP看得太重,民生问题看得不够重,我觉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的把民生、把保障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大家收入增加了,就业增加了,经济还能不发展吗?不能本末倒置,要转变政治理念,不能一味的把经济增长作为目标。”
  通胀是当前我国经济现象的热点问题,贺铿认为不应把通胀看得太严重,在就业充分、收入增长比较快的情况下,存在经济增速一半的通胀率是好事,说明经济有活力。“我们是8%,9%甚至10%的经济增长率,4%-5%的通胀率有什么可怕的?现在是有些工作做得不细致。”他认为,现在城乡分离的管理模式,造成许多统计数据没有按整体的人口去考虑,参考的是户籍人口,而没有考虑流动人口数据,这是存在的尖锐问题。“我觉得管理者应该管理你治理下的全部的人口,比如北京市的市长,在你这个城市的所有人口你都要管,包括子女的教育,失业的情况,包括社会保障的情况,这样社会才能稳定。”
  对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贺铿认为,总的物价水平和我们的收入水平还是不匹配,主要是 国家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落实,比如说结构性减税,对于吸纳就业多的企业,有困难政府就应该伸出手来。“税率可以低一些;还可以给予财政补贴;财政替企业交员工的五险,这样企业的成本就会降低。”“要给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待遇,给他们创造同台竞争的机会。”他认为,中小企业是我国的就业主体,应该通过减轻中小企业压力,扩大就业机会以提升居民的收入。
  他最后表示,但在物价持续上升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却不理想,民生改善不明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结构失衡等等,均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考验。
  
  贺 铿 简 介
  著名统计教育家与经济计量学家,中国经济计量学开拓者。1942年5月出生于湖南临湘,1965年7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专业。历任中南财经大学教授、西安统计学院院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等职;并出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统计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统计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统计学科组组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2008年3月,被任命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其他文献
任何影子都不会凭空出现,都是某一物体的附属品,只要阳光照射在合适的角度,它就会消失。人们之所以担忧影子银行,也只是在担忧其中的潜在风险。那么只要有合适的政策来监管其风险,使其与常规的金融渠道有效相接,对于这个名字本身,也就无从惊恐。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影子银行的危害性,开始闻虎色变。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西方的影子银行处于完全不同的意义范畴,在对其保持警惕性的同时,也不能简单地对其全盘否定
期刊
作为一家能源及公用事业企业, 港华燃气集团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 并将香港的义工文化带入内地, 三年来始终关注并支持着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为汶川的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什么是幸福呢?谁来说说幸福的同义词吧?”  “幸福就是高兴。”  “幸福就是快乐。”  “请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三个幸福,一个小小幸福,一个中级幸福,一个大大幸福。”  “我的小小幸福是天热的时候能吃到冰棍,我的中级幸福是
期刊
山西省霍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说尧帝建都平阳,立行宫于霍州。嗣后,尧庙在霍,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水是生命之源,滋养生灵,哺乳万物,孕育生命。在这块祥瑞之地,霍州市自来水公司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为中心,稳步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谱写了霍州市供水事业的新篇章。  网改添双翼  2001年,霍州自来水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到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
期刊
今年的端午要放三天假。我利用假日,独坐办公室,校阅这本集子;同时,重温《卜居》、《渔父》,以及闻一多先生有关端午、屈原的两篇文章,以为节日的私人纪念。  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十年前的旧作,散见于国内的报刊上,只有少量作品是近年发表的。集子名曰“陈谷”,是老实交待文章的发表年月,有如食品包装上印着“生产日期”;是书籍生产者的诚实告知。不过,我自信,十年前写下的作品,并不像易腐易烂的食物,被人扔在
期刊
本刊讯: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杂志社、北京东方君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了年会。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王治国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致辞。  当前,国内外正在兴起新一轮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越来越多的企业、非政府组织、智囊机构相继投入到社会责任活动中,政府机构也开始积极参与社
期刊
见到高宪明是在他的办公室,五十开外的年纪,中等个头,言谈话语总是让人感到他性格中的豁达,而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执着又充满自信的人。从教师到废旧收购大王,他在不停地打拼着。因为一句“不甘心”,他和同事们便倾其所有、历尽艰辛,搭起了通往电池王国的金桥,创建了河南省辉县市旭日电源有限公司。他用事实证明了太行山人的坚韧执着,用行动诠释了中华商人宽厚博大的胸怀。  扔掉铁饭碗 在废旧购销站收获自信 
期刊
应该说,利比亚战争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果。大国间的博弈和几乎一边倒的政策取向使得战争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战争的结束远非利比亚和平时期的开始,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不可能使得各方都满意,强权统治后的真空可能引起利比亚局势的长期动荡,而如何早日动手,保护中国企业在利的投资活动,甚至争取在利比亚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处理对利关系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利比亚战
期刊
由經济杂志社、中国贸易报社、中国产业报协会、全国商报联合会、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2011第二届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度专项调研新闻发布盛典大会”9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召开。大会公布了获得“金典奖——全国服务业公众满意典范品牌奖”的企业名单,并发布了《中国服务业企业专项调研报告(2011)》。  据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经济杂志社品牌事业部主任孙崇铭介绍,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抓住当
期刊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跨国公司普遍建立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把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积极追求,体现出全球性趋势。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的中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企业发挥履行社会
期刊
奥巴马新减债方案拟与共和党“划界”    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于9月19日宣布与削减公共债务有关的新方案。一些消息人士披露,新方案涉及对富人增税、适度调整医疗保障方案等内容,与共和党分歧明显。  先前,奥巴马将对超级富翁征收“巴菲特税”的消息已经传开。共和党一些议员18日作出回应,称奥巴马增税方案系“阶级斗争”。  美国白宫官员说,奥巴马打算向富人征收新税,同时向超级富人征收一种特别税。按一些媒体先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