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责任心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对于培养学生富有责任心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感受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对家人的责任心
(一)借助名师演讲,于无形中感受责任
由我国著名青年演讲家、归国教授邹越先生主讲的大型励志演讲《让世界充满爱》,被评为是一场最值得推荐的励志演讲,一场学校德育的及时雨。他的每次演讲都交织着泪水和激情,拨动着一个又一个青少年的心弦。演讲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我选择了四个章节中的“爱父母”一章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听着一个个感人的事例,随着演讲的深入,教室里响起了压抑的抽泣声,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学生感动了,他们懂得了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家是抚育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在我们的整个生命里,家是心灵所依的港湾,家又是最容易让人忘记感恩,忘了付出,只知一味索取、挑剔苛求的地方。这个时候每一个学生才意识到父母和家人的辛苦、伟大,才知道了身为孩子的他们有理解家长、孝顺长辈的责任,才懂得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应承担起家庭中一些应尽的责任,为创建美好欢乐的家庭出一分力。
(二)运用日记疗法,于实践中熏陶责任
为了让学生们能真实地实践,切实从实践中学会责任,我采用了日记的办法记录下他们为家庭所做的点滴小事。第一篇日记: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父母在一天中为家庭做的所有事情,并详细记录下来,感受父母为家庭、为子女的付出,切实认识到他们的伟大。第二篇日记:要求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换角色“当”一天家,以《今天我“当家”》为题记录下一天内自己为家庭所做的事情与感受,体会父母持家的辛苦。接着是每天一小记: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做下记录。从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关心、孝敬父母,学会了体谅父母的辛劳。
二、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
(一)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另一个重要基地。教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为了让我们班的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学会对集体负责任。我就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让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对集体负责,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时刻想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认真做好值日;努力完成集体的任务;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为集体增光;自荐当小干部,热心为集体服务;爱护公物,维护校园、教室卫生。
(二)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心,这是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如果教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推广给全班学生,那么全班学生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我就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平时,我总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他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值日班长轮流当,管理教室里的各个方面。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要求,把语文、数学、英语的小组长全部分开,让这些小组长协作任课教师开展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我每天捕捉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我的“大力赞赏、大肆鼓吹”,不但使每个学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三、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责任心
一个人在感受到自身肩上的负担,身上的责任,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后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么重要,才会对自己负责,激发出自我责任心。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充分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在一次班会课上,学生写下了他们认识到的责任,我概括如下:
在学校,按时收齐作业,向老师报告班级学习情况,管好班级,这就是我一个班干部应尽的责任。
在学习上,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让家人失望,尽学生的责任。
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这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我是有责任感的人,任何任务我都会采取自觉的态度,努力去完成。
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想清楚,有计划地做。
有责任心的人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信念要坚定,相信自己“能行”。
有责任心的人,能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对社会尽责任。
……
当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长期地教育,不断地督促,逐步地强化,逐步地形成的。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定能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责任心。
(责编杜华)
一、培养学生对家人的责任心
(一)借助名师演讲,于无形中感受责任
由我国著名青年演讲家、归国教授邹越先生主讲的大型励志演讲《让世界充满爱》,被评为是一场最值得推荐的励志演讲,一场学校德育的及时雨。他的每次演讲都交织着泪水和激情,拨动着一个又一个青少年的心弦。演讲以“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为主题,我选择了四个章节中的“爱父母”一章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听着一个个感人的事例,随着演讲的深入,教室里响起了压抑的抽泣声,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学生感动了,他们懂得了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家是抚育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在我们的整个生命里,家是心灵所依的港湾,家又是最容易让人忘记感恩,忘了付出,只知一味索取、挑剔苛求的地方。这个时候每一个学生才意识到父母和家人的辛苦、伟大,才知道了身为孩子的他们有理解家长、孝顺长辈的责任,才懂得自己是家庭成员之一,应承担起家庭中一些应尽的责任,为创建美好欢乐的家庭出一分力。
(二)运用日记疗法,于实践中熏陶责任
为了让学生们能真实地实践,切实从实践中学会责任,我采用了日记的办法记录下他们为家庭所做的点滴小事。第一篇日记: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父母在一天中为家庭做的所有事情,并详细记录下来,感受父母为家庭、为子女的付出,切实认识到他们的伟大。第二篇日记:要求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换角色“当”一天家,以《今天我“当家”》为题记录下一天内自己为家庭所做的事情与感受,体会父母持家的辛苦。接着是每天一小记:要求学生坚持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做下记录。从中,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关心、孝敬父母,学会了体谅父母的辛劳。
二、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
(一)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另一个重要基地。教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说,为了让我们班的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学会对集体负责任。我就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来,让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对集体负责,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时刻想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认真做好值日;努力完成集体的任务;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为集体增光;自荐当小干部,热心为集体服务;爱护公物,维护校园、教室卫生。
(二)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心,这是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如果教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推广给全班学生,那么全班学生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我就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平时,我总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他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值日班长轮流当,管理教室里的各个方面。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要求,把语文、数学、英语的小组长全部分开,让这些小组长协作任课教师开展工作,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我每天捕捉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我的“大力赞赏、大肆鼓吹”,不但使每个学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三、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责任心
一个人在感受到自身肩上的负担,身上的责任,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后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么重要,才会对自己负责,激发出自我责任心。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充分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在一次班会课上,学生写下了他们认识到的责任,我概括如下:
在学校,按时收齐作业,向老师报告班级学习情况,管好班级,这就是我一个班干部应尽的责任。
在学习上,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让家人失望,尽学生的责任。
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这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我是有责任感的人,任何任务我都会采取自觉的态度,努力去完成。
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想清楚,有计划地做。
有责任心的人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信念要坚定,相信自己“能行”。
有责任心的人,能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对社会尽责任。
……
当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日积月累、长期地教育,不断地督促,逐步地强化,逐步地形成的。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定能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责任心。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