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课例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9-01
  语文教育专家谢象贤说过,语文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经典阅读,是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文化品位以及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提升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应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以获得丰富的感受。但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讲”有余而“读”不足,“析”有余而“感”不足的现象,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对经典文本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也使经典文本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西游记》中的经典篇目《三打白骨精》,其要义就是想要激荡起经典的活力,让它与现实“混合”,让学生在穿越时空读人读文的同时也能读到自己,读及生活,读懂世界,从而逐步使学生愿读经典,悦读经典。
  一、搭乘新教材,解决老问题
  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元素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学生生涯的发展,培养必备的语文日常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了解学生所能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之上确立《三打白骨精之大圣被逐》的三大教学目标:抓住“三逐”,将静态的人物语言变成鲜活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影视作品,赏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的思维能力。并通过经典阅读让学生能够去阅读经典,乐读经典;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日常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寻悟空被逐原因,解读唐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原有认识基础上,结合文本和影视剧,培养学生个性化认知人物形象的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基于本人主持的课题《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研究的需要,我课题组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了解到的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凸显了经典文本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尴尬处境。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理念,将这可谓童叟皆知的故事,读成三个短故事——“白骨精计骗唐三藏”、“孙悟空单打白骨精”、“唐三藏怒逐孙悟空”。旨在通过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透入语言文字的意蕴来体悟人物形象,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去领略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精彩。
  二、寻根问蒂探真相,经典之中悟人生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搭建起“动态合作课堂”,通过设疑立案、案情分析、寻根问蒂、观影谈感、经典活用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小组研讨和成果汇报过程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观影和对话生活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达到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阅读生活,感悟经典中感悟生活。
  1.查阅资料打基础,课前合作分小组。
  课前,教师要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收集查阅《三打白骨精》的相关资料,了解唐僧、孙悟空等的人物形象。并成立学习小组,完成“探寻大圣被逐的真相”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与资料对话,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为个性化解读人物形象,了解事件真相打好底色。
  2.回顾旧知忆形象,激趣设疑立案子。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回忆前两节课的情节并结合自身的认识,谈谈对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以”悟空在众徒弟中可谓劳苦功高,一路化斋饭、探敌情、搬救兵、扫妖魔却惨遭唐僧的驱逐,这是为何?”设疑引出矛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小组“车轮”道真相,名著阅读无止境。
  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小组展示学生课前讨论成果并进行简要归纳,明确阵营后,让小组对“大圣被逐真相”这一问题的探讨进行“车轮战”。旨在让学生充分地阅读文本,从文本找到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待各小组陈述完毕后,并不是急于给出谁对谁错的明确答案,而是再用两个连环问“唐僧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会成为这个取经团队的领导?”“观音为什么会委任唐僧为取经团队的首领?”在问题的回答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找到答案,使课堂的基调不再是让学生因为唐僧的人妖不分、软弱无能而感到愤怒,不再使因为悟空的被逐而感到愤怒而是唤起认可与思考。将“向善”融入其中,深入其中,让其印留学生心中,化作一种心灵符号。并且引导学生明白本堂课要探寻的真相不唯一,更多的“真相”还有待于大家通过无止境的阅读,去不断地探寻。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二的突破。这部分也是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得最为酣畅的部分。
  4.观影之中谈感悟,人生哲理从中生。
  虽然电影的情節是虚构的,但人物情感很真挚,人物身上的精神很真实。通过观看电影《三打白骨精》的片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感悟。借用观音对悟空说的话“你看到是真相,唐僧看到的是心相”。这节课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真相,而是“心相”。引导学生知晓读文即读世,从而获知人生哲理:任何生物的心灵都是向真、向善、向美,他不肯被教化,就直等他心中的原始生命力的觉醒。而那个觉醒后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节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整合课,教师应起于名著导读,止于实践活动,借助名著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行、义、性,而终极目标则是形成对学生的生涯教育,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最终使学生学有所得,情有所感,心有所向。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课外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整合》
  课题编号:1604218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师绩效考核已经不适应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抚顺市卫生学校为例,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进行探索,实现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管理的科学化,积极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师 绩效管理 探析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班主任积极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具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温润一颗颗童心,使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受中提升自我,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联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坚持不懈地插柳必成一片绿荫。  【关键词】生理 心理 年龄 德育实践活动 家庭教育 理论 实践 影响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奠定基础。所以,音乐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长期的,从小塑造音乐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不同于普通学科的教学,将生活实际与学生特长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从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人生中正确的
期刊
【摘 要】音乐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字——美!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音乐、语言、实物、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學气氛中有效的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并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些年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感到有两点必须重视。一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31-02  转眼间,走上教书这条路也有十一年了。时常回想,这些年我做得怎么样?我失去了什么我又收获了什么?回首从教以来的这段旅程,有过挫折与遗憾甚至是失误与后悔。庆幸的是我没有迷失!教书这条路,尽管走得不甚顺当,但还好我一直在路上。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曾不止一次细细体味或者参悟。虽然觉
期刊
【摘 要】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无论是那个阶段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幼儿时期是学生最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的时期,所以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音律出发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了探讨,主要的意义在于提高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效果,探讨如何为幼儿提供优秀的音乐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教学 音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小饭桌”的办学热潮。“小饭桌”是一个负责孩子接送和功课辅导的机构。“小饭桌”的出现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能否起到积极作用呢?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小饭桌的现实与人们的预想存有差异。  【关键词】小饭桌热 现状分析 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288-01  一、“小饭桌热”的
期刊
【摘 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课程开发,一直是高职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以《宴会设计》课程为例,论述课程开发的实施过程。为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宴会设计》课程开发采用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使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职业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酒店餐饮宴会设计与服务职业活动的基本要
期刊
【摘 要】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为研究对象,分析杂交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引導学生建构历史与辩证、批判与继承、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技术哲学方法,以期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主动获得科学思维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思维;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10-01  〖WTHZ〗High sch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25-01  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把他們培养成具有诚实、理解、宽容、谦让的待人态度,同时具有端庄大方、友好热情、待人礼貌的文明举止的学生,是每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熏陶文明礼仪心灵  学校是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