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 1年12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94例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骨折椎体内MRI信号强度不同分为新鲜期骨折组(A组,48例)、修复期骨折组(B组,30例)、基本愈合期骨折组(C组,16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程度及骨水泥渗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9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 25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2.31 ±0.55)、(2.43±0.87)分,(20.89±4.57)%、(21.21±3.98)%]低于B组[(2.84±0.67)、(3.00±1.07)分,(22.55±5.01)%、(23.32±3.47)%]、C组[(2.90±1.07)、(3.45±1.54)分,(22.32±3.47)%、(25.97±3.94)%],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中线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椎体中线高度恢复率大于B、C组,B组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Cobb角矫正率大于B、C组,B组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以及球囊破裂.6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总渗漏率为6.38%(6/94),患者无临床不适.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对新鲜期的骨折在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恢复方面治疗效果更好,配合有效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我院接收并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者100例,根据麻醉方法进行分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
期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或异体肌腱同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ACL、P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应用自体或异体肌腱同期重建膝关节ACL、PCL,合并膝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患者在重建的同时进行修整,随访期间根据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8~ 30个月,平均24个月.患者在0°和20°应力测试
目的:探讨MRCP结合轴位T2WI薄层对胆总管胰腺段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87例MRCP考虑胆总管胰腺段微小结石(长径≤5 mm,包含泥沙样结石)的MRI表现,结合轴位T2WI薄层
目的 分析和总结儿童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策略及其转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儿童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合理应用脱水剂,早期加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和促醒治疗,对于合并症给予积极治疗.结果 根据Glasgow预后量表评分判定预后,痊愈25例,轻残8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 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特点和极强的神经功能可塑性,采用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原发性脑干损伤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260例儿童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纳入
目的 研究皮纹小切口入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费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320例皮纹小切口入路(皮纹小切口入路组)和105例传统入路(传统入路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皮纹小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利用生化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对其获得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3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胆总管直径及有无二级支肝管结石等指征对15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分别行LC-CBDE及EST-LC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疗效、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行EST-LC患者92例,行LC-CBDE患者60例,两者手术成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观察组1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均进行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