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东方设计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包装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成为展示东方设计哲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和快速发展,并勾勒出东方设计学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方法从乡村景观设计的东方设计学角度入手,通过考察典型东方文化性的江南乡村和分析江南乡村的研究文献资料得出,目前乡村景观面临农业景观衰退、外来文化侵蚀和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结论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做到:乡村环境要营造“东方情调”,乡村产业要讲好“东方故事”,乡村材质要展现“东方风格”,乡村产品要反映“东方精神”,并相应提出了开门见绿、开窗
其他文献
目的虽然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和确定性问题求解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在管理实践中更普遍的矛盾问题处理方面仍旧主要依赖于个体的经验,其智能化求解是学科交叉广、科学价值高的学术难题,因此亟需开拓问题智能化处理的新方向。方法在综述国内外问题处理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回顾可拓学在矛盾问题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可拓学在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方面的主要流程和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从可拓学与知识管理交叉研究的视角,指出了问题智能化处理的几种新方向。结论通过可拓学与智能知识管理的交叉研究,可以进一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照
以热分解法制备的蓝色荧光NaYF4:Yb3+,Tm3+上转换纳米颗粒为核,外延生长一层具有钝化表面缺陷、增强荧光效果的NaYF4壳层,制备得到核壳上转换纳米颗粒(CSNPs)。利用反相微乳
为弄清白马铁矿田家村南采区露天台阶爆破振动对村民房屋的影响,结合房屋位置、露天采场现状、地质地貌特征、岩土体非均质特性,采用L20系列智能爆破测振仪进行爆破测振研究。测试结束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取了对应的K、α值,得出了各方向爆破振速的衰减规律,验证结果反映了K、α回归值的可靠性。对2019年7月—2020年10月田家村南采场1525 m、1540 m、1555 m台阶爆破振速进行反算,其中最大振速位于Z方向,值为0.33 cm/s,为田家村房屋爆破振动影响评估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村
包装印刷产业作为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供应、生产技术革新实现迅猛发展的产业,在贡献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其生产活动也对所在地区的空气质
针对黏稠流质食品的自动化灌装中,传统灌装成品缺陷检测方法难以同时对多目标高速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4目标检测算法的轻量级灌装成品缺陷检测方法。MobileNetV3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能对输入样本进行轻量级特征提取;增强特征提取网络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策略,以降低参数计算量,然后通过设计的全面路径聚合网络(FPANet)和引入的通道注意力机制(ECA)提升增强特征提取网络对于目标特征的靶向表
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普鲁兰酶脱支处理,制备短直链淀粉。将短直链淀粉糊化后的溶液,通过膜材浸泡的方式,使淀粉膜表面形成短直链淀粉涂层,再通过4℃的老化处理,制备超
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孤石深孔爆破对临近竖井结构振动影响。结果表明:减振孔可以有效减缓孤石爆破对竖井基坑围护桩的破坏;隔离孔可以保证相临爆区孤石的完整性;增加孤石爆破分区,减小炮孔间距,减少一次爆破量,可以有效控制竖井爆破振速。以孤石分区5区为例,将炮孔间距调整为0.5 m×0.4 m,炸药直径调整为32 mm,竖井监测点爆破振动速度可以控制在2 cm/s以内,保证临近结构物的安全性,且孤石爆破效果满足盾构掘进要求。
为合理处理体积大、顶板厚度大、空间受限的盲采空区,以大宝山矿露天采场49线590大型采空区为工程实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系统C-ALS及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以获取采空区参数,应用传统力学计算方法、极限分析法及弹性小变形薄板理论方法计算采空区最小安全顶板厚度以确定采空区处理的最佳时机。综合采空区探测参数及最小安全顶板厚度计算数据,采取合理的采空区爆破崩落方案,在顶板最薄的地方设置掏槽区域并提高局部炸药单耗,同时在掏槽区设计底部装药钻孔以获取爆破补偿空间,从而有效的爆破崩落采空区。通过体积平衡法对采空区爆破处理效果
目的在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共生的设计4.0时代,探讨彰显中国智慧的设计智造核心价值观及中国设计智造价值观体系。方法基于对国内外设计创新特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提出中国设计智造的关键特征在于智慧(思维)、智能(技术)、协同(机制)、创新(目标),价值观体系则分为本体层、应用层和战略层。通过对应用层的着力分析,指出设计智造价值观指导下的技术应服务于人文,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论已确立的“设计之技、设计之道、设计之力”中国设计智造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渐成为国内外众多设计作品的价值参照,但研究者仍需对中国智造设
目的梳理身体作为人类制造工具尺度标准的脉络,探究产品形态从“机械的无机物”到“生动的有机物”和从远离身体到穿戴式发展过程中,形态适配设计机制与理念的演变。方法将适配设计范式,根据采用的测量手段、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的不同,归纳为:思辨和朴素的理性分析阶段;依赖科学分析物理适配的尺寸线性描述、凭借经验生成曲面、复杂身体预测和模拟阶段;在物理适配基础上重视使用活动和情感体验的多层级关系阶段。结论适配设计各阶段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具体的设计实践密切相关。人体测量、计算机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