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细胞形态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血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 220例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包括死亡病例)、20例细菌性肺炎和2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结果 SARS患者血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167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细胞核表面出现鼓槌样结构,156例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质中非特异性颗粒粗大,121例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其他肺炎患者血细胞未见上述形态学的改变.结论中性粒细胞核鼓槌样形成可能与SARS病程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 ADRβ3)基因Trp64Arg和 解偶联蛋白2(unco upling protein 2, UCP2)基因Ala55Val复合变异对中国汉族人群肥胖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ADRβ3基因Trp64Arg和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进行检测 .119
目的观察高海拔(3480 m)地区大鼠30%TBSAⅢ度烧伤后心肌损害的程度,探讨使用复方红景天后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红景天组(48只)、盐水组(48只)、正常对照组(8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烧伤和其他处理.红景天组伤前1周向大鼠胃内灌注复方红景天液4 ml,2次/d;盐水组同方法灌注等量等渗盐水.分别在伤后3、6、12、24、48、72 h(每时
目的 探讨由超声图像测量肱骨远端骨骺前倾角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使用高频探头(7~10 MHz)对203例5 d~23岁正常受检者的右侧肘关节分别按年龄分为5组(5 d~4岁、5~8岁、9~12岁、13~16岁、≥17岁),按性别分为2组,测量肱骨小头及外半滑车前倾的角度,并将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肱骨小头前倾角度 48.89°±8.96°,外半滑车前倾角度 33.70°±7.18°
目的 探讨抗HBe阳性的HBV慢性感染者前C区变异株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抗HBe阳性的HBV慢性感染者,应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其前C区的变异的发生率,然后用免疫疗法(左旋咪唑搽剂+乙肝疫苗+潘生丁)治疗,观察其对HBV前C区变异株患者的疗效,并以HBeAg阳性患者为对照. 结果 (1)抗HBe阳性的HBV慢性感染者前C区变异发生率为10/12;10例均为A1896终止变异,其中5例与
目的 比较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骨骼肌细胞膜上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和胚胎型乙酰胆碱受体(γ-nAChR)的作用.方法先在HEK293细胞膜上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表达ε-Nachr和γ-nAChR,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比较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与这两种受体作用引起峰电流的变化.结果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均能竞争性抑制ε-Nachr和γ-nAChR.抑制ε-Nachr两药的IC50依次为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