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自我成长的多少,大多取决于他对自己及周边人群的认识。成长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指你从肉乎乎的小孩,长成身材挺拔的青年;一个指你肤浅庸俗的思想变得纯洁而简明。
  我认为后者相对于前者更为重要。
  在孩童时代,我对自己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裙装的繁复与否,似乎这斑斓的衣物能填补我空白的大脑。渐渐长大,我迷恋上游戏,试图荒废时间以掩饰我要面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恐惧。而今,不能说我的思想已然成熟,只是现在的我摒弃了那些过去的恶习,尽量用纸笔来丰盈自己失活的大脑。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潜移默化就突然顿悟了?当然不是,这其中必定要有一两个引导之人。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书籍。
  父亲的言语自古以来便是严厉而又慈爱的,男性的表达或许不会那么细腻,但是在父亲严肃的教导声中,我总能听出几缕温情。在很久之前,顽劣的我总是与之对弈。父亲便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导与安慰中让我懂得:人生要走的弯路很多,真正敢于走上崎岖之道的人为数不多,却都是英雄。而英雄眼里所看到的不是深坑,是这一路坎坷过尽的光明的未来。
  年幼的我琢磨这深奥的话语,领悟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领悟中,我发觉我已远离所谓娱乐,真心有了“只读圣贤书”的愿望,在读与感悟的过程中,我发觉到了不一样的更为成熟的自己。
  读书带给人的意义太重要了,我就时常为某篇特别出彩的文章而热泪盈眶,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本质,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在平常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中,我不是特别得心应手,两代人之间似乎总有那么一些矛盾,可是最近读到的一段话让我开始反思:“如果你三十岁,父母六十岁,每年春节过年才回家和父母一起待七天。那么假设你父母能活到九十岁,你也只能和父母一起吃二百一十顿晚饭了。”是的,就是这道简单的数学题打动了我,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言行,然后懊恼痛苦,这些负面情绪是对过去错误的审判,也是给我重新出发的一个机会。我知道,待泪水流尽,我将重新拾起与父母在一起的那份信念,我将珍惜从现在起与他们吃的每一顿晚餐。
  父亲的话语与读书的感悟中,我反复思考,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我能感激地对自己说:“謝谢你今天的成长。”
其他文献
门前的参花山  一个月明的夜晚  在梦中回到从前  那家乡门前的参花山  和你相聚在参花边  我拉起你的手  真实在眼前  只是你无语  让我好心酸  期盼再相见  不是在夢里面  即使是沧桑容颜  我也照样喜欢  你的出现  抹去了我内心的思念  注目相视的那一刻  眼泪已流到嘴角边  过去的许多遗憾  早已消失在互视的一瞬间  今日请你再回到参花山下  重温我们的誓言  圣洁高雅的爱情  小人
期刊
期刊
月光如水,夕雾似泉。一位年约七十的老人,默默在菜园忙来忙去。他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庞,和那菜园的花花叶叶,全都被镀上一层柔柔的银光。蝉声沉落,蛙声升起,像是在歌唱月夜菜园的美景,又像在陪伴忙碌的外公……  外公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农商结合,日子好活。”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他干过砖瓦工,烧过土窑,编过竹器,但他最爱自己的菜园。听妈妈说,八十年代庄稼到户,外公听说种菜换季快,来钱活,就琢磨着学种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序踏上这片横跨欧亚两洲的土地,便会不由自主地心悦诚服。不禁由衷地钦佩造物者的神奇:这是怎样一块土地,可以将东方神秘内敛的妩媚与西方热情奔放的豪迈紧密结合、兼容并蓄?
期刊
铜基叶面肥(Copper-based foliar fertilizer)是由山东农业大学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制的具有杀菌和营养双重功效的产品。本文在氢氧化铜的基础上,添加硒(Se)、
夏至那天,我曾有些悲戚地写过这样的话:夏至,地理书上说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点离北回归线以北的我们最近的日子,也是这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最近”“最长”——“最”当然是极好的,意味着达到了完满和极致,让人听了就不胜欢喜,可是却也同时意味着消弭和衰败即将开始。  所以我总是很怕见到完美或极致的东西,比如夜里圆满无比的月亮,比如富丽无比的牡丹,比如夏至。看到过美丽的东西毁灭,再有美丽的东西靠近,
期刊
窗外,夜色还在沉睡,我从轻轻的睡梦中睁开双眼,脑袋和眼眶里的隐隐酸痛,是昨晚失眠留下的后遗症。门外,母亲在灯光里忙碌着,为我准备早餐和行囊。  又是一个赶了大早的分别。  记忆中这样的场景,有无数个。自从初中住校,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到现在远赴外地求学,这样有规律地和家人分别,被迫成了习惯。  大巴车浓烈的汽油味在鼻腔里躁动不安,眼眶里热流蠢动,我将耳机里的音乐开得很大,在离别的最后一刻,我还是不
期刊
我坐上了回家的航班。  家乡的空气不知何时变得醉人心脾,我心里装了蜜,拉着母亲的手叽叽喳喳,父亲正在准备那条刚买来的鲫鱼。我爱吃鱼,自小开始父亲就学了一手烹鱼的好本事,既解馋又不腻。  我在自己的床上小憩,然后提著熟食去医院看望奶奶。奶奶病得不轻,记性衰退,只能吃些许流食。但奶奶见到我很开心,像个孩子一样握着我的手谈天说地。我也不倦,只是轻轻地为老人掖掖被子,静静地听。  我见了几个为数不多的朋友
期刊
麦棉两熟的耕作制度在南方棉区已经普及,近年在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争取粮棉双丰收,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途径。仅冀、鲁、豫三省麦棉两熟面积接近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