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细胞有助于治愈大鼠的脊柱损伤

来源 :国外医学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嗅觉神经元细胞可将有关气味的信息传送到大脑,这些神经元被滋养和隔离它们的看守细胞所包围。嗅觉神经元不同于大脑或脊髓的其他细胞,嗅觉神经元能够再生。目前,一项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被包裹着的称作嗅觉神经胶质的细胞也能在损伤的脊髓中建立一种相关联的桥梁。西班牙科学家们通过切断9只大鼠脊髓使其后肢致残,然后,迅速地在每个切断的肢体末端注射嗅觉神经胶质细胞。据研究人员报道,在7个月内,所有大鼠均部分
其他文献
乡土文化影像档案的拍摄和制作,不仅能够记录祖辈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乡土文化,也能够在记录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乡土知识和乡土文化。从而实现乡村的精神和活力创新的目的。  著名民俗学家郭净曾说过,乡土文化的乡土,可以理解为故乡和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文化就是根植于故乡和土地的文化。  2011年,我作为村民学员参与了“乡村之眼”的培训。  第一次培训是在一个旅游古镇里开展的。培训结束前最后一个内容,是各自
自本世纪初期开始在中国大陆萌芽生长的乡村/社区影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实施乡村社区“参与式”项目的重要媒介。广西南丹白裤瑶地区的乡村影像大致于2011年开始兴起,到2013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一些留在家乡的白裤瑶年轻人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制作纪录片的基本技能,目前已完成了几十部关于白裤瑶的人文影像作品,逐渐组成白裤瑶村民影像小组团队,探索乡村影像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之道。  聚居于桂西北与黔南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标志现行标准下我国人口全部脱贫。本文从后扶贫时代乡村文化如何实现振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出发,以陕西安康为例,系统梳理了乡村文化建设所取
过去十多年间,乡村之眼陪伴了300多位乡村影像拍摄者的成长,拍摄了300多部纪录片,"村民拿起摄像机"也已经成为中国西部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乡村之眼赋予每一个乡村拍摄者一
自然圣境是典型的"人-地"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长期相互影响产生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在章朗布朗族村,村民保护了约3000亩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包括了象山(白塔山)、寺院、竜山
肝脏是临床腹部影像学中最常检查的部位,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全面评估肝脏及其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书是一本最新的关于肝脏MRI的专著,是放射科医师学习和掌握肝脏
2020年伊始,我国遭遇新冠肺炎突发疫情,抗疫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激活了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相互配合。本研究基于我国抗疫期间的经验观察,以政治社会学为视角,结合"国家-
对一篇课文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赏,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把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