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评估及机制探索

来源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iefe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测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心脏毒性的表型,及联用右丙亚胺保护剂,建立实验室心脏毒性药物评价及研究的模型。方法:选择受精后24 h的AB系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中后,选择心脏毒性表型最明显的阿霉素浓度,将其分别联用或不联用右丙亚胺作用48 h。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受精后72 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学改变,记录心率变化,并分别抽提斑马鱼胚胎RNA,检测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及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出现了如胚胎发育畸形、心包水肿等改变,且死亡率升高,心脏毒性表型最明显的阿霉素浓度为64.40μmol/L,而联用右丙亚胺(130.47μmol/L、260.93μmol/L)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的毒性作用,并可分别将其胚胎生存率由35%显著提升至90%和88.3%(P<0.001)。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NK2转录因子相关基因5、心肌肌球蛋白轻链2、心房肌球蛋白重链、心室肌球蛋白重链,均未发现显著改变。检测氧化抗氧化指标后发现,64.40μmol/L的阿霉素可致斑马鱼胚胎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则明显下降(P<0.001),而右丙亚胺可有效清除丙二醛并恢复SOD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斑马鱼评价心脏毒药物的模型。阿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且与斑马鱼胚胎死亡率亦呈正相关,而右丙亚胺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并降低其死亡率,且此作用与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无关,但与氧化及抗氧化通路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正> 频闪灯又名脉冲氙灯,该灯主要是利用瞬间放电而产生高能量光输出的特性,因而在仪器,电动玩具,工艺品及舞台互动态效果上的应用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同时在光化学反应,定向
期刊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都重复着同一种模式:老师布置写作内容——学生完成后上交——老师批改——返还给学生,这种缺乏师生互动的单向写作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提高写作技
<正>一、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将正整数数列1,2,…按如下方式自左至右分段,使得第一段有1×2个数,第二段有2×3个数,…,第n段有n×(n+1)个数,….则2 014位于第____段.2
<正>司法资源的不足与案件数量"爆炸"带来的矛盾使当前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前仅通过增加办案人员的方式来缓解案件数量"爆炸"的压力并非可行之径。同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民航飞行员的身体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育飞行学员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是本文研究重
本文首先探析了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如:市政工程监理制度不够完善、施工统筹规划不足、施工单位规范化管
期刊
本文以1990、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新增育龄妇女目标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进行分析,对2000年以来育龄妇女的生
现如今,人类面临了两个严重的问题,即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氢能的制取备受关注。氢能具有环保、高附加值等优点。目前,在中/碱性溶液中电解水是制取氢能最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食品安全法》为补充的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的缺陷越来越凸显,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