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诗词类创新项目对大学生的意义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国家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发达的网络也便于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本文将依托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现状研究”的研究探讨其对大学生的意义。
  关键词:古典诗词 流行歌曲 大学生 意义
  一、扩充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认同感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中说过,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毫无疑问,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历代文人墨客知识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而到了近现代,当大众对古典诗词文化逐渐淡忘的时候,我们又借以歌曲的形式,将古典诗词融入流行歌曲中,让古典诗词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唱片、网络的传播等形式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与娱乐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越来越被大众所喜爱。于是,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古典诗词,处处有文化。
  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现状研究对我们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研究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现状,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古典诗词文化的机会。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大学生们要查找并阅读大量与古典诗词相关的资料与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汲取了大量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扩充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量。其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学生们感兴趣的部分,学生们会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有意愿深入研究的传统文化部分。如:当研究到王力宏演唱的歌曲《三字经》时,我们对传统文化也能用流行的曲调唱出来而感到震撼,同时也不禁让人想要深入了解优秀的国学文化。就像这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更深入的学习,这样可以更主动地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学习传统文化。最后,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的曲子中往往会加入一些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编钟、二胡、箜篌等的演奏,比如歌曲《琵琶行》中的伴奏加入了琵琶和二胡的演奏,歌曲《雨霖铃》中用了琵琶演奏,歌曲《杨花落尽子规啼》中运用了二胡元素;此外有些歌曲还会加入戏曲唱腔,如歌曲《牵丝戏》“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一段和歌曲《如梦令》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一段,运用了戏曲唱腔演唱。因此,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会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深入理解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真正内涵,形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促进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背诵与理解,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底蕴
  诗词歌赋天然带有音乐性,以前私塾的读书声也都是吟咏声。不管是散文还是韵文,都可以吟咏。我们会发现,诗词的创作在古代就是歌词。诗,本就是音乐和文学的共同源头,上古先民就是口头传唱诗的,而词,更是来源于隋唐的燕乐,是皇家歌舞。所以,通过研究学习融入了古典诗词的当代流行歌曲,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古诗词的内容,也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古典诗词。
  不仅仅是古代文人,我们大学生团体中也人才辈出,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作词人、独立音乐人。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查找,我们得知,2019年参加选秀节目《明日之子》的张钰琪,参加节目时刚刚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清华大学的水木年华组合,每一代成员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我们的校园内也有众多优秀的歌曲创作者,像佳木斯大学吉他爱好者协会的大学生们,他们秉承着对音乐的热爱,写出《始于弦动》。优秀的流行音乐能愉悦人的身心,令人放松,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和人民大众喜爱的音乐风格,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如《苏武牧羊》这首乐曲深深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狂潮,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必胜决心;《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这首歌曲让因为压力迷茫无助而有轻生想法的人看到希望,日本的自杀率曾在这首歌发行不久之后降到最低……正是因为大学生音乐人数量极多,而音乐对人又有着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大学生歌曲作词水平的提高更加刻不容缓。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融合的现状,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能够体会到古人生活的质朴或壮丽的美,也能感受到现代生活忙碌且多彩的意义,能够培养自身的古典文化的修养,从而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胸襟,创造出的文化产物的层次也会更高。希望我们都能将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的研究及传唱培养成一种情趣,潜移默化地从流动的文字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底蕴。
  三、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能熟练运用各项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参加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现状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在各个阶段能够培养各种不同的能力。
  (一)在材料的搜集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现状和高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老师教授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培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質。我们在项目前期搜集含有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和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制定计划,每人每天将自己的搜集任务拆解成多个小任务,如:第一天搜集唐代以前的诗词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第二天第三天分别搜集融合了唐代、宋代诗词的当代流行歌曲,并有条理有计划地逐一完成。在我们阅读大量与之相关的论文时,由于互联网涵盖知识面广,而古典诗词又过于庞杂。除了用时间置换,我们也应提高效率,培养快速浏览能力,读到大量诗词和资料时,需要我们快速地建立其知识地图,并迅速做出判断,这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在做诗词项目研究时,这种学习能力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与同学的交流探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实施一个项目时,必须建立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项目组。这个项目组是否能够和谐地进行团队协作,将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否成功。在项目初始阶段,我们就制定了团队协作计划。如:甲和乙负责查找搜集唐、宋代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现状的资料,丙和丁负责查找搜集元、明代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现状的资料,其他两人负责资料的整理等等。有分工就有合作,比如甲与乙共同负责查找唐、宋代的资料,他们就要彼此协作、沟通和监督,以达到两个人共同负责的这一部分产出的最佳效果。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良好的分工、合作和监督做帮助我们到1+1﹥2的效果。
  (三)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考与写作能力
  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将语言与思维融合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在没有了载体的情况下都无法传达。如果我们从来没有执行过如何把思维转化成语言,那么在我们真正需要表达、转述,以及描绘一个事情、观点或者想法的时候,就不能做到快速地直击要旨。换一个角度来说,想知道自己的逻辑思维运用能力怎么样,一个很直接的量化指标就是写作。通过写“互联网+背景下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现状研究”的论文,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对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研究现状是否足够了解,想法思路是否清晰,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过关,写作是否按照规范。在撰写“互联网+背景下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现状研究”结题报告的过程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与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大学生的逻辑思辨与写作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
  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现状,不仅能扩充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底蕴,还能培养我们的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 舒耘华,张家薇,宋国庆.论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1):134-135.
  [2] 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0-07-24(001).
  [3] 常芷玉,王虹玲.浅谈大学生社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才智,2019(3):35.
  [4] 丁玉柱. 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的現状研究”(项目编号:202010222113)的结题论文
  作 者: 包丹鹤,佳木斯大学在读本科生;舒耘华,硕士,佳木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
  编 辑: 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日本的近代化之路始于明治维新,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被迫展开的外源型近代化。近代文学家夏目漱石一生坚持文明批判,在其半自传体小说《哥儿》中,他以讥讽的笔调,对日本的近代社会文明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本文以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为立足点,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日本近代化的失衡。以经济为重的发展思想,使得日本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受传统因素等影响,政治民主和思想自由发展不充分,导致
期刊
摘 要:起源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电影作者论”强调导演对于电影的主导作用,使电影成为导演的艺术。本文围绕“电影作者论”展开,主要概述了“作者论”在法、美两国的发展历程,并简要分析了希区柯克与“电影作者论”的渊源,对作者论视角下的希区柯克悬疑特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电影作者论” 希区柯克 悬疑  一、“电影作者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电影作者论”在法国  20世纪40年代,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高校除了注重专业课程知识教学外,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逐渐重视起来。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来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生人文精神 培养途径  想要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来对大学
期刊
摘 要:原生态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拉特民歌作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着乌拉特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风貌,谱写着特有的民俗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显现。本人试图通过挖掘和分析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和发展民歌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乌拉特 民歌 民俗 事象  一、“民俗”及其分类  清朝时期薛福成在《创
期刊
摘 要:《诗经》“兴”法的使用丰富复杂,其艺术表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协韵起头的兴象,这是“兴”法中最简单的形式;二是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的兴象,此种兴象完满自足又极具艺术穿透力,常能兴事相融,情景合一;三是具有象征暗示意味的兴象。其特殊的意义指向性,能与诗歌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融合,从而实现富有艺术意味的情景结合。后两种情况是《诗经》“兴”法的主体,最具艺术意味。  关键词:《诗经》 兴 艺术
期刊
摘 要:吴中叶氏是江南的名门望族和簪缨世家。叶氏第二十四世叶绍袁尽忠职守、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忧国忧民,读书崇教、文学传家,其为人为官始终秉承叶氏《石林家训》的宗旨,于浊世之中能自清,处困顿之时能尽忠。叶绍袁编纂的《午梦堂全集》被誉为一门唱和之作,其文学造诣及成就不仅将叶氏文学世家的盛誉推至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流芳百世。  关键词:吴中叶氏 家风家训 叶绍袁  苏州吴中叶氏名人文士层出不穷。据
期刊
摘 要:《祈祷落幕时》是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通过对浅居博美和加贺恭一郎两个家庭的人物形象和人性的刻画,延续了东野圭吾对于亲情和爱这一主题的执着追求;同时以推理为基本框架,涉及家庭、法律、道德、公害等诸多社会议题,深刻挖掘了社会弊端及其对于普通人和社会本身的影响。  关键词:《祈祷落幕时》 人性刻画 社会批判  《祈祷落幕时》是根据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执导《半泽直树》《下町火箭
期刊
摘 要:《延禧攻略》是新世纪以来颇具症候性的一个清宫剧,开篇就呈现了“复仇”“反言情”主题,在以“爽”“怼”为特质的大众文化中构建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镜像,演绎的也是小时代的情绪。然而,该剧在女性觉醒的表象下,并不是一个自觉的女性主义文本,呈现的女性意识也是有限的,依然遵循着男权社会的叙事逻辑。  关键词:《延禧攻略》 小时代 女性意识 镜像  《延禧攻略》的热播,带来了一种基于网络传播、网络狂欢的“
期刊
摘 要:泰州自古以来被誉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名门望族厚德载物的家德、浩然正气的家风绵延千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何济为代表的泰州泰兴黄桥何氏,以王艮、王栋为代表的泰州王氏。泰州与苏州同受吴文化的涵养,名门望族拥有共同的家族文化基因,具有“同宗同源”性,家风、家训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  关键词:泰州 名门望族 家风家训 同宗同源  吴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吴地的区域文化,是吴地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
期刊
摘 要:孙幼忱作为一名身患残疾的儿童作家,一直被冠以“身残志坚”“残而不废”之名,而他的作品本身很少被关注到。本文旨在回归其作品文本,探究孙幼忱科学童话的意义,分析其作品对于人类精神家园和生存家园的关怀。  关键词:孙幼忱 科学童话 生态关怀 精神关怀  王泉根在《童话是表达思想最好的方式》一文中谈到,童话的魅力自然不仅仅在于青少年及其文化,同时也在于人类的精神家园。他认为童话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