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 奉献赤子心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据新华网、《人民日报》等整理


  王伯祥:为富一方心怀为民心
  王伯祥,山东寿光人,1943年2月生,1967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市长等职务。1986年,王伯祥任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当时的寿光是潍坊的穷县。在寿光任职的5年里,王伯祥心怀为民之心,集中力量做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让寿光人从此鼓起了口袋、挺起了腰板。
  寿光农民有种菜传统,也有过种菜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初,寿光农民种菜丰收却卖不出,烂在地里。王伯祥调研发现,抓蔬菜关键是搞好流通。寿光率先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拉开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序幕。“党员干部要带头,搞砸了,一切损失县里担着。”1989年,在王伯祥支持下,三元朱村王乐义等17名党员搞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该村冒出17个“双万元户”。随后县里成立了推广小组,在王伯祥的动员下,王乐义在各个乡镇巡回指导,第一年就推广了5000多个蔬菜大棚,之后蔬菜大棚如燎原之勢推向全县乃至全国。
  千百年来,寿北160万亩土地除了盐碱滩,就是浅海滩涂,当地的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寿南有了蔬菜大棚,寿北咋办?王伯祥组织十几万人搞了场大会战,在荒碱滩上安营,一干就是四五十天。王伯祥和县里的领导干部吃住都在工地上,跟民工一样推车挑担,风餐露宿,老百姓见到他们都伸大拇指,打心眼里佩服……当时,寿北开发出15万亩虾池,20万亩盐田,60万亩棉田,在盐碱滩涂上开发出“聚宝盆”。
  1986年7月,王伯祥第一次以县委书记的身份参加潍坊市工业会议。会议期间,下发了一张“潍坊市十二县市区工业经济数字对比表”,乍看工业总产值,寿光还不错,排位第四。但如果把原盐拿掉,寿光的纯工业产值仅剩1.19亿元,排在倒数第三。王伯祥带着70多人的取经团,跑到外地“换脑筋”。回来不到一年,全县投资1.5亿元,上了77个项目。此后每年都组织“取经团”,到深圳、东莞和上海等地取经。寿光缺企业,更缺企业家。王伯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拍板:在全县公开选拔厂长经理,40名“有事业心的能人”脱颖而出,被推上工业一线。
  1991年,寿光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王伯祥调任潍坊市副市长。他留下的,是20多万个蔬菜大棚,是120万亩棉田、盐田、虾池,是4854家企业,是10万多个“万元户”,是百姓认可的干部队伍……寿光老百姓至今仍亲切地称他“我们的伯祥书记”。


  罗盛教院英名照千秋励后人
  每当提起罗盛教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想起语文课本中,那个飞身跃入冰窟,勇救落水朝鲜少年崔莹的年轻战士。
  罗盛教,1931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文书。
  有一次,在敌人炮火袭击后,罗盛教和战友隐隐听到孩子的哭喊声。翻过山坡,他们看到一座防空洞旁,一个小孩哭着扑在一名妇女身上,不停地叫着“阿妈妮”,全身沾满鲜血。目睹这悲惨的一幕,罗盛教心中悲恸不已。他与战友安葬了那名朝鲜妇女,并把孩子交托给一位朝鲜老大爷抚养。当天晚上,罗盛教难以入眠,他打着电筒,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几句话:“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月2日清晨,4名朝鲜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附近的栎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声呼救。罗盛教出早操后路经那里,听到喊声,立即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边跑边脱掉棉衣棉裤,冒着-20益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潜入水中找寻。他两次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围冰层破裂,又跌入水中。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再次把崔莹顶出水面。崔莹获救了,罗盛教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1岁。
  1952年2月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表彰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追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罗盛教去世后,他献身的栎沼河被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石田里被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被改名为“罗盛教山”,山上耸立着“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被罗盛教救起的少年崔莹为了报答志愿军的恩情,后来加入了朝鲜的人民军,成了一名像罗盛教一样的军人。1952年8月1日,罗盛教生前所在连队将罗盛教日记中的话谱上了曲,作为连歌传唱至今。


  甘祖昌尧龚全珍院戎马一生本色不改
  一位将军,戎马一生,却放弃理应享受的待遇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向贫困宣战。一位教师,毅然跟随将军丈夫扎根贫苦山区,投身教育事业。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05年出生的甘祖昌,从井冈山起步,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1957年,他因公受伤,伤愈后谢绝组织安排,带领全家老少回到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当农民。他对妻子龚全珍说:“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老战友,我的贡献太少了,组织上给我的荣誉和地位太高了!”
  回乡后,甘祖昌带领坊楼群众开沟排水、兴建水库。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却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扶贫济困。他参与建起了3座水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一首赞颂甘将军的歌谣在莲花县传开:“一身补丁打赤脚,一根烟斗没有嘴,白罗布手巾肩上搭,走路笔挺快如风。”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回到莲花县头几年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她先是被分配在九都中学,后又到南陂小学、甘家小学当校长。无论在哪任教,她都是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85年,甘祖昌旧病复发。住院期间,新疆军区派人来慰问,提出让他到南昌定居。甘祖昌说:“感谢组织上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我已经80岁了,还盖房子干什么,为国家节省点开支吧。”与甘祖昌相濡以沫几十载,龚全珍也将自己全部的爱和热情投入到这片红色的土地。2003年,离开教育岗位的龚全珍,加入了莲花县县镇两级的老干部宣讲团。“我始终坚信,跟着共产党走人生才有意义,我也有决心跟党走到底,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龚全珍这样阐述自己的初心。


  林巧稚院用一生踐行医者仁心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寓意她一生灵巧而天真。5岁时,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亲人去世的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1929年,立志做医生的林巧稚,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在这里,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的汗珠。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信任、信赖她。数十年后,林巧稚已成为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而她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完美地阐释了她一生的理想信念———做人民的好医生。
  2016年9月22日,82岁的刘燕给林巧稚写了一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人还没进病房,笑声先来了:‘胖姑娘在哪里?快抱给我看看!’一位女护士将我刚刚出生的女儿从婴儿室抱出,交到林大夫手中,林巧稚抱起胖丫头,满心喜悦,不由得亲了一下她肉嘟嘟的小脸蛋。”当时,刘燕刚刚痛失丈夫,协和医护人员对女儿的爱和关心,使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时间转瞬而逝,一天,刘燕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关于林巧稚的报道,当年情境再次浮现在眼前,感恩之情油然而发,于是,就有了这封迟到52年的感谢信。刘燕的故事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林巧稚总是说:“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林巧稚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负责组织了大规模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克服思想、物质上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使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同一时期,林巧稚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妇女宫颈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直到今天仍具价值。她曾主编《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农村妇幼常识问答》等科普读物,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从中受益。
  1965年,年过花甲的她,仍然活跃在农村巡回医疗的第一线。在湖南湘阴农村,白发苍苍的她仍步伐轻快,在关公潭、新泉等村镇坎坷不平、多雨泥泞的田埂上来回奔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听得见“林老”的亲切称呼。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一直放在床头,医院有危重的病人,她就整夜地守着电话等消息。她曾说过,“我的唯一伴侣就是床头那部电话,我随时随地都是值班医生。”
  年逾古稀,她开始忘事,经常忘记说过的话和安排过的事情,东西也会忘记放在哪里了,但只要涉及病人,却又记得比谁都清楚。一次,一位病人家属推开了妇产科办公室的门说:“我想找个人,前天住进来的,不知在哪个病房。”有人回答:“这里不是病房,你去护士站打听。”那人刚要走,林巧稚叫住他:“请你等一等。”她打听了一下病人的年龄和病症,立刻告诉他要找的人在某某病房的某某床,嘱咐得一点都不含糊。1980年,林巧稚因患脑血栓入院治疗。缠绵病榻的三年中,林巧稚仍坚持参与《妇科肿瘤》的编写。50余万字的著作,浓缩了林巧稚毕生对妇科肿瘤的探索和研究,记载了她为医学事业所尽的最后一份力。
其他文献
“最能燃起你学习激情的一句话是什么?”  應该没有吧,我并不确定。主要是这“学习激情”是啥?在我看来,学习是件苦事。既然是苦事,避之都唯恐不及,难道还会有什么“激情”不成?  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也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老爸声色俱厉常说的一句话:“你小子,这次期末考试,再敢给老子考个不及格回来,小心你的屁股!”那时候,我每次听到就会不由自主心头一颤!因为老爸唯独在这件事上,那叫一个“言必信,行必果
期刊
深宝石红的树莓干红酒浆,从青花瓷瓶中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液体在暖阳的映衬下,发出神秘、迷人的光泽,宛如液态的火焰,摇一摇,浅啜一口,似可一下子把灵魂点燃。  酒,是“隐居”于房山石楼镇的王守鑫酿制的。在那里,他和几个朋友拥有一块240亩的地,其中一片就是树莓园。几年前他从黑龙江移植过来两种野生树莓品种苗木,清明节前后种下去,50厘米株距,70厘米行距,当年就抽新条发芽,开花结果。每年5月,当树莓开
期刊
人这一辈子可供自己选择的重大机会其实没几次,年轻时尤其如此。比如我自己,若不是年轻时哥哥对我的一次当头棒喝,我肯定不是现在的我。  初中毕业,我从县三中以自觉不错的成绩很轻松地考上了县一中,那可是当时全县最好的高中。只记得那时自己有些飘飘然,觉得县里最好的高中也不过尔尔。  哪知高一时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就给了我当头一闷棍,上初中那会儿在班里就没跌过前十名的我,高中这第一次大考却只考了全班三十几名,我
期刊
中国有很多用于鼓励人们读书的名言,比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所谓鼓励目标明确,多少带有功利色彩。我们常说劳动最光荣,行行出状元。可有家长威胁自己的孩子说,你要不好好念书,以后只能去扫大街。  读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实践是另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部分。本来读书学习应该是件让人快乐的事,通过读书输入文化,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乐趣。让读书掺入功利和威胁,感觉就不那么愉快了。  我有个朋友
期刊
77岁的河南农大教授王泽霖,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了他所在的学校。  给鸡宝宝当“保护伞”  “王泽霖能赚钱!”这看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1985年至1995年期间,当“万元户”都了不起的时候,王泽霖就通过办班、禽病诊疗、化验、为农村养殖户服务等形式,逐步积累资金400多万元。  2005年,王泽霖研发的5个兽药证书一次性获技术转让經费500万元,在校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期刊
原本是个师范生,阴差阳错干了大半辈子的媒体。尽管也是兢兢业业工作,可是,越老内心越觉得有些失落———不是自己在媒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得不优秀,而是“当一名教师”曾经是自己最热衷的理想,也该是自己的初心吧。  好在这个初心一直在心里埋藏着,像个休眠火山,不曾死掉。所以,见到小孩子,两只小眼睛就会放光,并不是找到了教育对象,而是因为一腔的热爱终于有了放置的出口。当然,孩子们也很喜欢我这个无论什么都愿意和他
期刊
《幕后之王》在北京卫视播出以来,热议不断。爱情、友情、梦想的碰撞,女性职业者的社会现状、电视综艺的发展历程等,都成为观众关注的对象。1月14日,北京电视台“欢聚一堂”系列社区活动携演员刘芮麟、王骁、陈燃走进松榆西里社区,与观众们交流互动。  在当今娱乐圈里,没有人会忽视粉丝的力量。在《幕后之王》中,就有这样一个写实且“霸道”的角色,刘芮麟饰演的许天泽甫一登场,辛惠美(张雨绮饰)“粉丝后援会会长”的
期刊
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也是第四代京味儿语言“非遗”传承人,他更是勤奋、高产的作家,40多年间,他写作完成的小说、纪实文学等就达到70多部。他最近又出版了新书《道北京》。  年根儿到了,按老北京过年的老例儿,家家户户该写对子(春联)贴对子了。这几天,闲不住的刘一达又到北京的南城胡同采访,他说:“我去胡同采访,偶然来到鲜鱼口,这条老街现在已经成了老字号餐饮一条街了,街上有两家非常有名的老字号:“天兴居”
期刊
从1995年成龙主演《红番区》开启中国电影贺岁档,历经《我是谁》《大兵小将》《功夫瑜伽》,不知不觉,成龙已经陪伴观众度过了20多年的贺岁时光。今年也不例外,他的新片《神探蒲松龄》将于大年初一上映。  对于塑造过百余经典角色的成龙而言,如今选择角色的标准已经变成了是否够“新”,是否没有尝试过。他直言,自己在接演蒲松龄前曾打起“退堂鼓”,“成龙演大文豪谁信啊,不过这是我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作品,希望大家可
期刊
捉到新凤霞,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大多是《花为媒》里张五可用扇子遮起脸,露出半面,微微带笑的经典定格。说来也巧,“五姑娘”多情、勇敢、泼辣、大方,倒与新凤霞本人有着七八分相似。很多人是先认识新凤霞,之后认识“评剧”的。看了新凤霞《的刘巧儿》《花为媒》,才明白评剧有那么灿烂的一个世界。新凤霞饰演“刘巧儿”“张五可”,她的唱腔甜、脆、美,她的表演清新、自然、灵动。1956年,评剧《刘巧儿》被拍成了电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