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醇芳:与伯母宋庆龄相处的日子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醇芳,法国学术骑士棕榈勋章获得者,法中文化协会主席,巴黎电影节主席,知名中国画女画家。
  因为高家与宋庆龄之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友情,高醇芳受邀回到她的故乡上海,参加“宋庆龄和她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以这段经历而成书的《风中玫瑰——回忆我家与孙夫人宋庆龄的友情》在上海首发。
  
  为“保盟”筹谋善款
  
  虽然生就一付西方面孔,但是高醇芳称自己的骨血都是中国人的,因为皮肤很容易晒黑。每每有人问起,她都会乐着回答:“我的祖先替我晒了几千年。”
  上世纪30年代,高醇芳的父亲去英国留学时与一位名叫玛菊瑞·斯考特(Marjorie Scott)的英国女子相恋并成家,那是一个传奇的开始。动乱不堪的1938年,当时南京大屠杀刚刚结束,又是抗战最艰难困苦的时候,高醇芳的母亲还是随着父亲来到了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
  “对英国人来讲,那时去中国就像去月球,是一件非常遥远神秘的事。”高醇芳说。
  与宋庆龄的因缘,肇始于高醇芳祖父的一场葬礼。他的祖父曾担任重庆商会主席,出殡那天,送葬队伍浩浩荡荡有2000人。由于是大儿媳,高家众多的女眷就由高醇芳的母亲——金发碧眼的“英国大嫂”牵灵。这一奇观,给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留下了深刻印象。她非常钦佩这位英国媳妇,很快就把她介绍给了宋庆龄。从此玛菊瑞就成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的中坚分子。宋庆龄没有子女,但非常喜欢孩子,也看重友情,她对玛菊瑞说,你的子女都是我的干儿子、干女儿。
  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回到上海,“保盟”亦改称中国福利基金会,一些美国朋友捐赠了很多儿童服装义卖。高醇芳小时很多衣服都是在那里买的。
  随后,宋庆龄组织筹集捐款,玛菊瑞带着宋庆龄的信函奔走于银行和企业之间,出于对宋庆龄的敬仰,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银行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玛菊瑞筹集到很多善款,高兴之余,宋庆龄在庆祝会上特地送给她一个竹刻笔盒。协助出国探亲
  1949年明,高醇芳一家去了香港,并在那里安家。“父亲的事业做得很好,母亲也很喜欢那里。”第2年,宋庆龄给高醇芳父母写信说,中国现在稳定了,国家需要他们,并邀请他们回上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虽然所有的亲友都劝他们不要回去,但是我父母还是听从宋庆龄的话回到了上海。”高醇芳说。
  没想到,不久就是“三反五反”,高醇芳的父亲被当作“大老虎”关在厂里。而后的“文革”更是让全家遭了大难。高家被抄了两次,所有的贵重物品全部被清走。当时,室外是30多度的高温,高醇芳的母亲却冷得直发抖,她从地上的乱物堆中捡起一件被刀子划破的貂皮大衣穿在身上。
  惶惶不可终日中,高家企盼能申请去英国探亲,高醇芳的母亲1958年加入中国籍,是第一批取得中国护照的外国人之一。那时,要出国,一定要有“贵人”才行。
  忐忑之中,高醇芳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恳请她帮忙。1972年2月7日,宋庆龄的秘书张珏根据宋的指示给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写了函件,希望高醇芳一家去英国探亲能够成行。
  几个月后,高醇芳扶着高血压的母亲去公安局打探,竟然遭到拒绝,当提到这封宝贵信函时,对方冷漠地说:“北京是北京,上海是上海。”
  1972年冬天,高醇芳和母亲及弟弟来北京探望宋庆龄,不巧那阵她刚好在上海治病疗养,次年春天,在上海宋庆龄的公寓,他们如愿以偿见到了“宋伯母”。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挂在大堂正中墙上我亲手制作送给宋伯母的挂历。”高醇芳当时十分感动。
  回家后,母亲告诉高醇芳:“孙夫人是非常讲义气的人,朋友的忙她一定会帮的。”
  果然,不久,通过“里应外合”,高醇芳和母亲终于拿到了护照。她们马上给宋庆龄去信致谢,宋庆龄特地送了他们—本1973年11月的《中国建设》(《今日中国》前身)杂志,封底是一个精致的双面苏绣波斯白猫。
  宋庆龄在内页用英文写道:“真为你高兴,亲爱的玛瑞菊!我们的苏绣是多么奇妙,带上这只波斯猫来给你们的旅途增添快乐。”
  
  宋伯母的支票
  
  1977年,多才多艺的高醇芳在巴黎举办了第一次中国画展,宋庆龄回信说:“我多么想能在那儿亲自看看你的艺术作品!”还夸她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到巴黎以后,宋伯母g用英文给我写亲笔信,寄送贺卡和《中国建设》杂志,连信封都是她自己亲自写的。她喜欢用深蓝色粗钢笔写信,字体非常漂亮。”高醇芳说。
  那时,宋庆龄喜欢美国露本斯坦黑色染发剂,但是如何送给她可成了问题。因为那会儿,化妆品不能邮寄到中国。
  正好有一对年轻夫妇要到北京使馆工作,高醇芳便托他們把染发剂带到北京。高醇芳的姐姐被“文革”吓怕了,不敢接触外国人,尤其是外交人员。为了不给她添麻烦,高醇芳请朋友跟认识宋庆龄的日本友人中村夫人联系,她是有名的“国际友人”,请她“中介”比较安全。宋庆龄很高兴,而且完全信任高家人,想请高醇芳姐姐帮她染发。
  “我姐姐心想,国母的头发可不敢碰,太宝贵,责任也太大,而且她也不知道怎么用染发剂,因此就照实告诉宋伯母她不会,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员帮忙。”
  染发剂用完了,宋庆龄非常客气地写信给高醇芳,希望再得到一些。就这样,高醇芳一直给宋庆龄提供染发剂。一次,母亲在香港的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一些香港知名女士拜见了宋庆龄,看到她如此高龄还是一头乌发,非常羡慕。母亲高兴地对高醇芳说:“她们还不知道这是我女儿的功劳呢!”
  1979年9月,高醇芳收到宋庆龄寄来的一封挂号信,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25美分的支票,用回形针别在信纸上。信中说:我非常想送给你一本美丽的古代画册……前几天,一位老朋友寄给我一张支票,买书用的,我现在转给你使用,因为想到你送给我各种物品,我还在享用你慷慨惠赠的法国芥末……
  捧着这张支票,高醇芳愣了。
  “我当然一辈子都不会去银行兑现这张支票。”她说,“这是无价之宝,我—直都珍藏着。”
  
  对小辈关爱有加
  
  为了能让高醇芳欣赏临摹中国画,宋庆龄到处留意,给她寄了许多图片。如1979年《人民中国》杂志出的中国名画挂历,1979年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等,信封上也会挑选一些有关中国画的纪念邮票,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和蔬菜等。
  让高醇芳难以忘怀的是那次5000名妇女参加的三八节茶话会,宋庆龄特意邀请了在北京的高醇芳参加,一见面,她便关切地问:“有人送你回家吗?”高回答没有。她说:“好,我送你回去。”随后又把胸前戴的绢花摘了下来,说:“今天过节,人家送给我这朵玫瑰花,你像花一样,我送给你作纪念。”
  1980年12月,高醇芳收到了宋庆龄的贺年卡,用绿色粗钢笔写着“祝愿你们1981年一切最美好!”
  过了两周,又收到了第2张贺卡。高醇芳心想:“宋伯母是否忘了。大概是因为她喜欢我,生怕我没收到她的贺卡,就再寄了一张。”
  那年12月,高醇芳的母亲也收到了两张贺卡。
  “我们当时都没明白为什么她给我们寄来两张贺卡。”
  过了几年,有记者来高醇芳家,她把珍藏的两张贺卡拿出来,念给对方听,登时恍然大悟。宋庆龄在第2张贺卡上写着:1981年以后年年一切最美好!
  “宋庆龄是1981年5月29日去世的。她在给我们寄出第一张贺年卡后,感觉自己生命可能已经接近尽头,恐怕再也不能寄贺年卡了,就提前向我们贺年,让我们1981年以后每年都有她的祝愿。”
  念到此处,高醇芳呜咽起来:“她的爱心似海,为朋友小辈想得那么周到,太伟大了!”
其他文献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正在建设中的战略武器系统之一。尽管目前该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建设进度不一,但总体上系统已形成一定的战术弹道导弹拦截能力和初步的洲际弹道导弹拦截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焕发出生机勃勃,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的不断扩大和完善,由于塑料管材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满足市政管道的要求,获得了广大社会民众的认可
今天的埃及人的饮食正面临着危险,这危险不是来自粮食的匮乏,而是若干的食品安全问题。
妇产科急腹症发病突然,危害很大,若不能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特点,以期提高妇产科急腹症诊断水平。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建设中,建筑的发展也转向了高层化、大型化以及地下化。水暖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水暖工程的管理和控
很多年前,宋庆龄的好友邓广殷(宋庆龄早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之一邓文钊的长子)对我说过,你要研究宋庆龄,一定要找隋家姐妹。她们俩陪伴在宋庆龄身边二十多年,知道的事很多。尤其在宋庆龄晚年,只有隋家姐妹与她同住,了解很多内情。   隋家姐妹指的就是隋永清、隋永洁,她们是我的邻居。其父亲隋学芳曾是宋庆龄的警卫,我们常见他拄着拐杖在路上散步或坐在门口晒太阳。永清母亲姓李,山东
军事训练问责是保证军事训练落实、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适应寓兵于民特点、发挥双重领导优势有效落实训练问责,促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中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阻碍各国现代化进程的若干不同类型是:沉重的传统翅膀、追随错误的楷模、领导者力量的错位、枪尖下的政治……
目前,在国防后备力量组织建设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部队预编、民兵编组以及交战、人防等队伍编组之间,较为普遍而长久地存在着秩序混乱、任务重叠、组织交叉、一兵多职、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设备,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有助于企业安全生产。本文就对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