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存在主义美学艺术与呈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卫执导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春光乍泄》等一系列影片,借助其极端化风格主义影像,采用极具存在主义美学呈现的方式,赋予了影片唯美而孤独之气韵,也成功地成就了“王式电影美学”。上个世纪的西方属于多元化意识形态异相争放的时代,在几十年之中,多流派此起彼伏,各理论竞相更迭。在此过程中,存在主义从美学、哲学两大角度出发,对人自身的奥秘加以揭示和探索,并形成了基于个体存在论的美学哲学文化思想体系。该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兴起,而作为东、西文化交织与碰撞的香港,也受到了深刻地影响。王家卫所执导的电影,与他所生活的那一时代及社会息息相关,其影片素材均源自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所拍摄的电影主题,更是直指所生存的异化城市,体现着独特的存在主义美学艺术特征。
  一、 存在主义美学
  作为上个世纪初西方美学的基本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最早于二战结束时由法国哲学家马塞尔所提出,用以指萨特、波伏娃等所提出的思想,即以人作为中心,顺应人的个性与自由,人生存于毫无意义的宇宙之中。就存在主义而言,其一切出发点均以个人的存在为基础,人在自由选择之下成就自我本质,由于存在先于本质,因而人只会在畏惧、焦虑、死亡等状态下方可真正体会到自我的存在,而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必须不畏死亡,以便赋予存在上述目标,或借助于宗教之力加以反抗,而这本身就极具美学特色。因此,在西方20世纪多元化意识形态中,只有存在主义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理论哲学思考与美学意义的融合,并从哲、美学双视角下,对个人、世界之间的奥秘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形象表现形式,并对当代西方思想意识变更、文学甚至行为方式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存在主义在美学意识领域的运用,即称为存在主义美学。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二、 王家卫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美学艺术
  (一)社会个体角色
  根据存在主义理论,人的力量有限,难以冲脱挫折、死亡、荒谬等的束缚命运,因而人时常处于“烦躁”“畏惧”“恶心”“荒谬之感”充斥的环境之中,其生存缺失了根基,生命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人生就像是一场荒谬。王导电影中人物形形色色,但不外乎包括如下几种类型:阿飞、杀手、警察、职员、空姐、舞女等,其中,前三种属于现代社会角色,而且均涵盖着浓重的不稳定性,缺失了应有的安全感,其命运也多无常。如,阿飞故意放逐自我,以实现自我逃避。警察在职责、规范中渴望得到温情、实现爱欲,杀手借助于冷漠但绝对安全的契约,掩盖危险而脆弱的情感关系。王导并未针对各类职业加以深刻描述,但着力突出了其生存之境遇。三种职业身份所彰显的是现代社会个体的角色和特征,所呈现的是作者自我身份的影射和自尊,也是对后现代社会不甘心受到异化的思考和表述。对于职员、空姐和舞女而言,其多数所展现的是社会底层、边缘化女性身份,属于现代社会中个体生命份量较轻的角色。例如,张曼玉所饰演的沉默、忧郁而痴情等待的女子,就是如此。
  (二)对话与独白
  就存在主义理论视角出发,社会、个人间似乎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关系,这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难以交流与理解等现实。结合现象学理论,其将人和人间的关系,形容成“疏离”。王导影片中的人物通常沉浸于自我世界之中,其拒绝了解别人,也抗拒被他人理解。此类人对于如何采用语言表达自我思想似乎并无意识,也或许是认为语言难以真实而深刻地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也不乏由于畏惧因说话而承担责任者。有些是善良的人,他们害怕对别人造成伤害,因而选择逃避。例如,在《旺角卡门》中这样的对白:“我很了解自己,也不能对你做出什么承诺。”还有一些自私的人,畏惧自我受伤害,因而选择拒绝,如《东邪西毒》:“要想不被别人所拒绝,就必须学会先拒绝别人。”到了如今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似乎进一步加剧了,除了渴望交流,人们却无奈地施以沉默。因此,在王导影片中,很多主人公常常会选择给予大段独白,用以呈现自己的情感。如在《阿飞正传》之中,主人公阿飞的独白很多:“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的1分钟,你同我一起,这已经是你难以否认的事实,因为已成为过去式了,过去之事你难以否认。”如此独白与平时沉默不语的小人物,喋喋诉说自我感受,释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介意所说的是什么,由于是无对象之对白,因而其唯一所固守的内心,其诉说方式不仅全面,也无需承担诸多责任。
  (三)悲剧性人生
  就存在主义而言,就其精神实质而言,涵盖了人对于一切威胁其自由的势力加以反抗的现象。实质上,该反抗往往以悲剧收尾,就该意义而言,存在主义可谓明示人生悲剧之哲学与美学理论。王导在其影片中充分呈现了存在主义悲剧艺术美。当然,《旺角卡门》可被视为一位热血男儿战胜命运之故事,而华仔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毅然献身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无论是影片剧情、节奏、影像亦或情调,均足以使人如痴、如醉。但是,该影片也存在其他解读方式,可谓小人物在面对人生时的无奈与感慨,正如影片的开头一般,华仔睡于床上,结局变成了华仔永久的睡去——死亡。《阿飞正传》亦让人悲叹感慨,旭仔生下来就离开了生母,而当其准备寻找生母之时,甚至不惜背叛养母,最终却又背弃生母,死于开往不知何处的火车之上。当幽暗的灯光映照在阿飞脸庞之际,我们所看到的是其无奈、无神之双目。而《重庆森林》中,警员223、663的独白,无一不让人倍感无助与孤独,也是悲剧之人生。
  (四)人生归宿
  于此,不禁然联想到了“生”“死”极端,在萨特所著的《恶心》这部小说中,罗丁捡起了海边的石头,令其无比恶心,而水塘边的纸使他仿若自由失去一般,对外界所有的一切都倍感“恶心”。面对着“后现代”的人们,他们疯狂、麻木地追寻人生,纵情肆意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这是对生的敞开,更是对死的遮盖,当面对无尽的追求与狂欢之时,似乎忽视了那咫尺之间的死。在“狂欢”身后,人真实的内心难免无奈而绝望。就美学意义而言,死亡极具崇高之情。料想,当经历了终身奋斗和辛劳,完成所需完成的工作,付出了毕生的爱与关怀之后,了无遗憾地逝去,投向浩淼天际之间。如此体验必是缺失信仰的人难以体味的。   (五)人的本质
  王导对于影片人物失恋之态反应不一,借助于特殊的手法,加以深刻刻画,揭示人物内心的孤寂,以及渴望与人交流之期盼。这所体现的正是通过在世人物的内心情绪,找寻其所存在的整个过程。就存在主义美学来看,所有此类情绪均为每位孤独者具体生活中所亲身感受的,由于此类情绪对于自我而言刺激浓重,不仅给人以冲击感,更夹杂着切肤般的新体验,因而使个体品尝到人生运动之苦,就像被人猛击一掌之后,所出的那一身冷汗一样,使其从麻木不仁的睡梦中不觉一下清醒过来。在《重庆森林》中,“663的房子哭泣”,这所体现的是物化了的情绪,是663对于自身失恋之反应,历经如此方能明白,恋情已成过去式,人必须学会珍惜眼前,学会朝前走。一样的,在《蓝莓之夜》影片中,伊丽莎白在慢慢旅程之中,受到他人情绪感染,方可明白自我所存在的方式,只是在形成这一过程之中,并非在追忆痛苦之中。
  面对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王导的影片总是关注时间背景的介绍。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总能够借助于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对影片世界加以全面呈现。就像存在主义所说的那般:我们的存在,离不开世界,也不是以同其他实体彻底分离的“饱和”实体方式而存在。因此,我们只能在同正在到来的未来之间建立关联,方可理解自身的存在意义。在《隔离审讯》之中,加辛不断反省自我一生中如何“坠入了公众的主宰”中。但是,更具可悲意义的是,他的死使得整个生活成为了一个过去式,并使自我真正沦为“公众主宰”中。就像其同伴伊内丝所说的:“加辛,你就是一个懦夫,但我就想要你这样。”对此他竟无以作答。萨特利用加辛呈现了一个他人的存在,旨在描述那个“他人就是地狱”之主题。就像王导经典电影《花样年华》中的那样,畏惧传统目光无法在一起的男女主人公,即使配偶已打破了传统,他们仍要对对方说:“我们同他们并不一样。”
  三、 王家卫电影存在主义美学呈现手法
  王导电影的存在方式美学艺术,不单单呈现在个体存在方面,更呈现在整个电影之中。借助于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凸显个体对异化社会的反应及独特的存在方式,用以展现存在主义美学别具一格的精神意蕴。在后工业社会意识领域,消解结构依然成为了一种潮流和时尚。王导利用此类方法,却未流于浮夸,反而精准地凸显了存在主义美学的艺术价值。这正是对异化社会影像的真实呈现,他以自我情绪和行动,对异化现象加以认识,并给予消解,凸显了个体所存在的本质意义。正是对于传统的消解,方形成了王导影像鲜明的电影风格,并分别通过王导影片中镜头独特的运用与推进效果,破碎的画面、独特的独白加以呈现。
  王导借助于该手法,利用画面镜头及技巧,向观众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美感。例如,《阿飞正传》之中各种高难度的镜头动作;《重庆森林》的慢速动作以及“每日同上万人擦肩而过”的摇拍;《东邪西毒》之中,借助于快速蒙太奇技术,所处理的武打场面;在《堕落天使》电影中,采用9.5mm超广角镜头,对现代社会咫尺却天涯一般的人际关系加以呈现;在《蓝萄之夜》《一代宗师》之中,借助于特写镜头,展现人物深厚情感,均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美感。所谓的“动静相宜”,就是对王导影片的最真实写照。而动静中所流露的美感恰似存在主义美学艺术的最佳呈现。例如,在《重庆森林》之中,梁朝伟、王菲的一段镜头均采用手提拍摄,运动镜头似乎是王导影片的独特风格,不仅彰显了真实的画面,更使人如身临其境,可谓对“永远处于那个过程中”之存在主义美学的深刻诠释。
  缓缓流动下的长镜头,更显诗一般的情绪。王导影片《一代宗师》之中,无论对人物、静物,还是景色的描绘,均辅以距离画面感,营造出了一种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之蕴味。而《花样年华》之中,随着缓慢流淌的弦乐,苏周二人于狭窄楼道之间的擦肩而过,二人隐秘的情感也在缓缓长镜头中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也凸显了其相互的距离感。
  画面的支离破碎呈现了影片画面的不完整。如《堕落天使》影片中,在超广角镜头运用下几乎畸变一般的场景与极度夸张的脸。在《蓝萄之夜》,手提着摄像机,追随女主穿梭在餐厅、赌场、酒吧各地,记录那晃动、跳跃的支离画面。在他的电影之中,晃动的镜头,破碎的画面所带来的模糊感,似乎映照着何时、何地之茫然感,不仅是对影片人物,更是对其生存的感知,也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存在主义美感。
  在存在主义理论下,普遍存在的客观价值观念在现实的面前岌岌可危、濒临崩溃,表现了人们追寻新价值、渴望找到自身存在之感。王导所执导的电影,由《阿飞正传》,到《一代宗师》,所有影片都试图消解传统价值观,并重建新价值观。他的努力可谓有目共睹,因而其每部电影均斩获各种奖项,虽近些年来,其电影影像少了最初的张扬和锋芒,却又融入了更多精雕与刻意,散发着更为浓厚的存在主义美学艺术风格。王家卫虽影片不多,但均真实地存在着,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的“慢工出细活”吧。
其他文献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系到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2019年以来,按照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总体要求,稷山县财政
带有干摩擦非线性环节振动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分析一直是工程实际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用MATLAB下的SLMULINK作为仿真工具并结合频谱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介绍
结合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指挥中心办公大楼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对办公大楼空调系统中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调速节电改造以及配套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进行了介绍
通过对滑移摩擦支座摩擦力双向耦合性能的模拟,采用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DABIS对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
为了利用电厂中产生的大量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0℃左右的低温循环冷却水,从提高系统热力学完善性出发,选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对电厂余热加以利用。详细分析了吸收式机组的
冲击摩擦为接触面切向与法向冲量之比.用聚合物材料试件与弹簧钢片组成振动测试系统,硬粒子以一定入射角冲击试件水平面引起系统振动,接触冲量通过振幅反映出来,记录初始振幅
本文用矩量法求解简支矩形板的塑性动力响应,分析阻尼介质对简支矩表板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解出了矩形板的残余挠度和终止运动时间。
通过对空冷机组运行特性的分析,针对2×300MW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建议配置3×5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对电动给水泵的容量进行优化,每台机组建议选配3台50%TRL容量电动
文章根据洗涤剂中烷基苯酚(AP)及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特性,建立了一种纺织加工洗涤剂中AP和APEO含量测定的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萃取溶剂为甲醇,样品经
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SMA)对复合材料板低速冲击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分析对比不同SMA体积含量复合材料板的低速冲击响应,得出SMA能的效地改善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