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每个孩子的背后,可以洞见的是一个家庭。新时代理念下,唯有学校和家庭携手并进,才能更好地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校互联;陪伴;引领
  丹尼尔·笛福曾说过:做父母的对子女的早年教育绝不是一种无效劳动。虽然在某些年月里,好像被教育者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见到效应;但是,到后来终有一天,会看见是大有好处的。
  一、 创建家校互联平台,不做“平行”,建立“相交”
  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暑期培训结束后,开学前的一两周,校领导交给我们每人一份家访记录表,上面有明确的受访学生、受访地址、家访内容、家访感受。由搭班的老教师带着我们一家家一户户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教育氛围,生活学习环境等,家访后我们也一一做了认真的记录,且感触颇深。因为从未了解,不一样的家庭氛围和孩子的学习环境会印象尤其深刻。那一次家访减轻了我作为新手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提前对学生、家长的了解,使接下来的交流倍感亲切,也让我深刻感受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一) 网络互联平台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渠道也日益变得丰富,这为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最常见的是班级QQ群、微信群,几乎班级的各项事宜如作业、活动的照片、视频、各类通知等均可通过这个渠道沟通家长。包括龙城家校网、一起作业网和教育平台等等都很好用。
  (二) 家校联系册
  每每接手新班级,开学第一天我就会要求孩子们准备好一本家校联系册。它的用途主要是督促孩子自行记录好每天的各科作业,养成自主管理的好习惯。这样做,既培养了自主管理能力,也促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每一天学习上来,签字、写寄语其实也是逼着不太负责任的家长去面对、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二、 家长参与孩子成长,告别“甩手”,当次“同伴”
  家校共育,仅仅电话、网络平台、书面的联系都还是远远不够的,家长没有亲临现场,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状态,总归是一种遗憾,甚至是种教育的缺失。为了弥补这种缺失的美好,我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积极邀请家长来参与。
  (一) 亲子运动会
  每学年两次的运动会从年级开幕式主题的确定,到班级运动员的选定我们都会认真地思量。雷打不动的是我们都会邀请家长来参与,开幕式上家长可以作为观众坐在班级一侧,运动会开始家长还可以作为裁判加入到运动会项目中。中低年级的集体项目,如“动感五环”“疯毛毛虫竞赛”“运转乾坤”等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参与其中,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赛,大家都很满足、过瘾。运功会结束后,班主任还可以评选出“最佳裁判”“最大力奖”“最灵活奖”“最佳合作团队”“最佳亲子搭档”等颁给学生和家长。所以每次运动会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
  (二) 各类主题活动
  主题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对孩子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调查采访、观察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如遇见春天·春日种植,遇见秋天·秋花月圆赏,童眼探秋日、秋日菊花赞等等,学生喜欢的美食类、非遗类主题活动,都是学生非常期待和感兴趣的。在整个活动为期两三周的时间内,家长也都参与到了其中,前期我们会布置作业,和家长一起完成美食的学习和制作,或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写好观察日记,一起搜集资料,还要求把图片或视频发送在网络联系平台上,看得出来,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感兴趣,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一举两得。
  (三) 重要仪式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方式,仪式对于儿童而言可以增强其对所举办活动的隆重感、重视感,同时让人记忆犹新。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一年级的“入学仪式”和三年级的“十岁成长礼”是我校特别隆重的仪式。除此之外,班主任还會很有创造力地将孩子在校表现“仪式化”,表现好的同学在发放奖励的同时,还会邀请其家长分享育儿经验,或一并请家长来观摩授奖仪式。
  三、 家长引领孩子成长,暂别“幕后”,做回“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使你生命的崇高意义。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单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在家忙前忙后、大小包办,有时还得不到孩子或爱人的一点点体谅和心疼。邻居家的某个家长因为在全校发言,孩子甭提多开心了,到处“炫耀”,“这是我妈妈,厉害吧~”自家孩子也是眼红得不得了。暂且不讨论孩子外在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作祟,孩子内心的优越感和满足感、自豪感是一定有了的。话说,让孩子崇拜、高看一回有什么不好呢!家长,是时候走出“幕后”,为孩子和自己做回“榜样”了。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家校共育的举措,都浸润在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中了,家校共育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个老师心中,家长们的主人翁意识也越来越强。就让我们静待花开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徐慧,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进入冬季,不少人的双手会发生令人苦恼的冻疮。轻者皮肤肿胀、发痒、发热,重者出现局部溃烂,留下疤痕。患了冻疮,既影响冻疮部位皮肤的生理功能,又影响美容,不能小觑。根据多
摘 要:“后方法”教学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后方法”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运用这种教学理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后方法”教学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后方
20世纪已近尾声。自阿波罗太空船将人类送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开发上已获得不少成果。在日本,从官方到民间,太空热已然形成,一场美妙的太空梦会如何实现?本文将为你提供新
摘 要:数学的教学学习是一项对教师和学生抽象性思维要求较高的任务,当前数学教学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已经形成了极具教师个人风格魅力的学习系统。在新形势下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潮流,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探究性策略;数学教学;应用  探究性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属于一种模拟性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师进行探究性教学,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抽象的,学习数学就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数学中有很多概念、运算法则、规律等都需要有抽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的抽象教学是非常重要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教学模式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原本抽象的音乐在声音和图象的映衬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具体分析了在音乐教学过程借助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电教化;有效性  信息技术飞速发
摘要:计算无处不在,一直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开展小学数学研究和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就是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较差的计算能力,同时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计算贯穿于整个过程。围绕如何培养高段小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问题进行了探究,旨在对小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其数学运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简便运算;小学生;高段数学  新课改的实
摘 要: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项目主题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所学知识,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目的。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都有所不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能够消除传统教学中的各种弊端,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
摘要:议题式教学法近年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提升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培育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鼓励其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这与我们新课改的学科核心素养相一致。如果能有效地将议题式教学融入思想政治课堂,那么对于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功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
10月1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的外国专家和他们的亲属。李克强代表中国政府,向获奖外国专家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所有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友人和他们的亲属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李克强表示,“友谊奖”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也承载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责任。中国愿与各国共同努力,以真挚的友谊和真诚的合作,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