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探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机场成为世界经济的战略枢纽,临空经济区兴起。本文将概括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临空经济建设经验,最后提出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及探索。
  【关键词】临空经济、临空经济主导功能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转移的不断深入,时间价值成为决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因素,机场成为世界交通体系的新核心,受机场巨大的客货流吸引,临空产业、物流集群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商务、服务业、文化休闲、地产业在机场周边集聚,临空经济区和航空城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世界各地出现。大连作为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龙头,肩负着带领经济腾飞的重任。随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日益饱和,新机场的建设启动,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建设也正式提上日程。
  一.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1.临空经济概况
  临空经济是一种前瞻性的商业城市经济模式,是以机场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以高附加值、高时效性的临空产业为主导,具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是新兴的城市经济增长级。
  临空经济起始于1959年的香农加工业自由贸易区,随后在世界各地兴起,在经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的实践后,老牌的临空经济区已经形成稳定的产业结构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并拥有一定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具有独立的社会生态体系。“产业区”逐步升級为“航空城”。
  临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围绕机场,各种功能有序集聚,最终将形成立体、多层、辐射的姿态。(表1:临空经济区圈层结构。)
  
  
  2.当代临空经济区建设趋势解析
  1)整体规划、特色主导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新兴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开始注重整体规划,挖掘地区资源特征,发展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临空主导产业。
  
  
  2)机场综合枢纽化、航运联动、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竞争力
  当各空港的吞吐量差距逐渐缩短,开放政策和服务水平逐渐趋同,机场枢纽的便捷性、对先进技术的占有、航运交通的快速协作能力就成为影响空港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航运联运能力,可以让企业灵活选择时间和成本间的比重,节约成本。以韩国仁川机场和日本成田机场为代表的中转型国际机场,即以此确保其空港的枢纽地位。
  3)由“独立集中发展”走向“融合化网络布局”
  临空经济发展初期,以围绕机场的产业集聚为主,与城市关联度不高,属于独立集中发展,随着城市和临空经济的不断拓张,城市与临空经济区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开始出现交融。随着航空网络覆盖面的增大,机场综合性增强,机场及其经济区与地区功能的融合程度加深,地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明显强化,地区借助航空网络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地方服务业,机场借助地区产业强化其枢纽地位,实现共赢。
  3.国内临空经济发展
  我国的临空经济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航业和临空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首都临空经济区、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圈、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长沙空港新城、西安西咸新区等分别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发展目标。作为各区域经济圈的空港枢纽,彼此之间协同和竞争意识明显,国内将面临航空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竞争”。在此状况下,各地区级机场的发展则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找准自身机场在区域中的定位,实现“稳、好、快”发展。
  二、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探索实践
  1.大连临空经济发展优势
  大连位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亚经济区三区交汇处,是辽宁沿海经济最为发达、配套设施最为成熟的地区。2011年,大连人均GDP9.1万元,远超临空经济发展的临界值。随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大连已经开始由“产业制造基地”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国际城市”迈进,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
  大连拥有五大优势支撑临空经济发展。
  1)区位优势——“三区交汇”的良好地理位置,既可直通东北腹地,又借力京沪政治金融资源,同时拥有便利的对外出口条件,是发展中转物流、商贸的理想地区。
  2)航空优势——在建新机场规划四条跑道,可装载A380大型客机,同时停靠数十架过夜飞机。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客运2000万人次/日,货运140万吨/日,可跻身世界级空港枢纽行列。
  3))交通优势——新机场距离大连保税海港15公里,距新建哈大高铁大连站10公里,沈海、鹤大高速5公里,“海、陆、空、铁”交通优势集中,可建设多层次的城市对外交通枢纽。
   4)景观优势——新机场选址大连渤海岸,海岸平直,沙滩丰富细腻,背靠海拔350米的鞍子山,山林茂密,绿树成荫,具有很优越的山海城市景观。
  5)配套优势——机场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北部,是大连城市发展的热点区域,拥有较好的配套设施基础,市级体育中心,医疗中心,商业中心均已经落户机场新区。
  2.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策略
  大连机场后发优势强劲,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海景观条件、港运联动条件和配套基础,大连机场在规划定位中采取“适度超前”的原则,定位“东北亚国际航空城、辽宁沿海经济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连市北部滨海旅游宜居新城”,依托东北产业腹地、市场腹地和资源腹地的优势,截流日韩等发达机场、吸引国内、国际中转客货流,促进大连机场建立东北亚国际空港枢纽地位,从而实现建设东北亚国际城市和东北振兴龙头的发展目标。
  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三条发展策略:
  1)综合枢纽化交通引导策略
  大连拥有较强的海运发展优势,十二五期间,哈大高铁通车、东北高速网络建立,奠定东北地区快速可达的陆运基础。大连临空经济规划策略中,首要目标为实现“海港、陆港、空港”的三港联动,通过“一横四纵”快速路系统的建设,配合沈海、鹤大高速公路系统、哈大高铁、烟大铁路轮渡,实现15分钟直达物流区、半小时三港无缝转换。建设以空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2)服务型主导产业驱动策略
  配合大连“东北亚国际城市”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选择“特色临空商务+保税物流”主导的产业驱动策略。
  高端商务功能日益呈现向航空枢纽集聚的趋势,并已发展成为国际枢纽机场周边的主导性功能。文化休闲功能也已成为吸引国内、国际消费群体的特色名片,是展示本地地域文化风貌的宣传平台。规划借助优越的山海景观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条件,发展以“休闲度假”为口号的特色临空商务,与大连中央商务区的总部、金融、商务职能形成错位和互补,布局亲海酒店、餐饮、会议展示职能,吸引中转客流的中短期度假休闲。
  “保税物流”是保证空港枢纽地位的核心职能,规划以保税物流为基础,积极吸引企业的物流分拨中心、组装加工中心、研发中心在机场周边集聚,以此形成大连临空经济产业经济增长点。
  3)“产城融合+区域产业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利用“城市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建设城市核心生活服务功能,使城市生活职能向临空经济区延伸。利用“产业化”构建地区经济基础,通过促进核心产业的发展和集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城市居住人口、临空常驻人口、产业人口进驻。“产业化”、“城市化”融合并进,消除临空经济区与城市之间的隔离,构建临空经济区自循环的社会生态网络。通过资源共享,加快建设步伐。
  规划以大连全域产业体系为母板,积极吸引大连本地主导工业的高端层级聚集,引导构建以空港为顶端的产业层级金字塔,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消弱本地产业园之间的同质竞争,扩大临空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小结
  要实现临空经济的“稳中求好”发展,既要提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策略。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中,并未完全按照临空经济圈层结构进行全盘照搬和拼贴。而是结合本地区、本时期的发展特征,选择适合、适度超前的功能进行精雕细琢。规划同时统筹兼顾了土地整理和资本运营,以“经营城市”为出发点,确定用地分期建设时序,合理布局产业功能。目前,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地区城市化和临空经济初步建设均取得较好的成效。
  
  作者:
  卢学伟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一所副所长 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陈文柳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设计所 工程师
  白霁野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一所 工程师 注册规划师
  资料参考
  2012年临空经济论坛——张琪——《空港城市规划-临空经济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作为调节室内环境的主要设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节能减排的提倡与发展,空调系统作为耗能设备,进行节能设计分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主要对工业厂房中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并结合厂房的结构特点,提出厂房暖通空调的优化方案,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工业厂房;节能设计;暖通空调;节能减排;分析  中图分类
期刊
中图分类号:TE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机械设备作为建筑施工必备的物质基础,其管理水平是施工项目质量、安全以及施工进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保证建筑机械设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挥其最大能效,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严格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中心任务,在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中,企业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设备结构以及技术性能进行改造,
期刊
摘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作为市政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实利益,因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问题;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市政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有着紧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增加,且车型载重量的增大,现有公路已不堪重负,致使公路破损严重,难以承担目前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改扩建项目逐渐成为交通建设的重点之一,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品质,舒适和正常的行车安全。对原有旧路进行加宽改造时,一种方法是路线裁弯取直,对原有路基进行加宽而另一种方法是充分利用原有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在两侧和单侧
期刊
中图分类号:F041.2  摘要:最近几年,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連续八年GDP全国增速第一,曾经引得许多内蒙古人自豪,并在不同的场合大肆炫耀。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则是资源的快速消耗,环境的加速恶化,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极度扩大。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反思  Ab
期刊
中图分类号:J313.2  摘要: 历史建筑改造与保护一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乃至所有城市新舊交替建设领域中的焦点。本文在物化的形式上,解释米兰城市发展进程中,改造遗留在中心城区旧建筑的意义,并由此分析单功能住区到设施混合住区的发展历程,随时代变迁,旧城区的功能转变重新定义了发展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reconstruction
期刊
摘要:我国建设工程实行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的计价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这是我国建筑业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既符合我国当前工程造价体制的改革方向,又有利于协调统一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实质就是市场定价,即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确定合理的建筑产品价格,是产品生产者决定产品价格的主权回归,充分体现了公平选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主要是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做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构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框架结构的震害  框架结构的震害主要集中于梁柱节点处,柱的震害重与梁;角柱重于内柱;短柱重于一般柱。以下就框架柱顶,柱底,柱身,梁,梁柱的节点的
期刊
摘要:混凝土集中搅拌实现了混凝土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生产,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是土木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本文作者结合工作中实际情况,从系统管理、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运输等方面分别浅析搅拌站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系统管理、质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混凝土行业的也因
期刊
摘要  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障了企业财产安全,抑制了贪污盗窃等行为的出现。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对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