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改革的鉴古知今——“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的历史探究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发现"唯分数"、"唯升学"问题不仅是当代出现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高考史上,"唯分数"、"唯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片面追求升学率".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逐渐取代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批判.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应探索招考改革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好分数"唯"与"不唯"间合理的度.未来高考改革在走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过程中,分数会一直存在.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破解之道须从长计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研究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的影响呈“U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最低工资上涨一方面会增加经营支出,导致企业无力支付对外投资所需的进入成本,从而减少OFDI;另一方面,由最低工资上涨引起的相对要素价格变化会导致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刺激企业的研发行为,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升,增加OFDI.最低工资上涨与企业OFDI的关系最终表现为以上两方面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育人活动,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品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质与素养,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情感特点、精神品质和实践特性.劳动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品格的塑造、情感品格的培养、精神品格的陶冶及实践品格的锤炼,达成培育学生完善品格的目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应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重新焕发劳动教育新活力.通过重塑劳动教育文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改进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