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片段及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sh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一】
   师:假如你就是文章的作者,这梦会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梦。
  师:美在哪里?
  生:我从“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这句话感受了美妙。
  师:请用洪亮的声音再读一遍,读出这美。(生再读)
  生:我觉得这个梦很快乐。我也是从刚才他们读出的这句话感受到的,可以随心所欲,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师:真快乐。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十分幸福的梦。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能看到美丽的大千世界。
  师:同学们,再看看前面的句子,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生:我觉得很自由。是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的:“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师:请你读读,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由。(生再读)
  【点评】执教者采用让学生谈感受的方式,自然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朗读的指导。既然是感受,应该是个性化的,所以,学生感受到了这梦是“美好的”“随心所欲的”“自由快乐的”“十分幸福的”……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
  
  【教学片段二】
  
  师:作者看得非常入迷、非常地仔细,课文用的是“入迷”吗?
  生:文章说的是“痴迷”。
  师:为什么不用“入迷”而用“痴迷”呢?
  生:因为“痴迷”的程度比“入迷”要深。
  师:深到什么程度,想想“痴”这个字。
  生:甚至“痴呆”了,可以看出他对这特别感兴趣。
  师:对了,有点发傻了,好像得病了。作者只抓了一条鱼吗?哪个字看出?
  生:以至于。
  生:“我都”。从“都”这个字我可以看出,他经常去抓鱼,经常会翻来覆去看个仔细。
  师:是啊,从“恨不得”一词,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可以看出作者很执著,他很渴望得到这个答案。
  【点评】此片段较为经典地反映了教师对文本的细读。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泳,涵泳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对于文中的这个关键句子,执教者提示学生紧紧扣住“痴迷”“都”“恨不得”等词语来细细品味,以感受作者那份执著的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虽然不可能做到对文中所有的文字进行一一品析,但对于一些重点语句,教师应该不惜时间地讲深讲透。就应该如美学大师朱光游所说的:“慢慢走,欣赏啊!”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把这段话读一遍,读出着急,读出渴望,读出痴迷。
  生:(读)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请把最后一句话再读一遍。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跟老师再读一遍,再用点儿力,再着急点。(师生共读这句话)
  师:孩子,太快了。咱们把速度放慢些。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师:再慢一点就更好了。“恨不得”——
  生: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点评】从此片段中可见执教者的教育观和教学法。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关注后进。在公开教学中,用这般的精力,细心指导一个学生的朗读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便是在课堂中抓住几位学习后进生。这种对后进生的关注需要理念的支撑,更需要真心地实践。二是凸显过程。执教者的这个教学个案,清晰地展现了她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耐心点拔和用心引导下逐步读好了这段文字。教学的真正意义就是看到学生的课堂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正确到读精彩的过程。
  
  (本课教学实录由白婧固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李伟忠节选)
  (包托亚,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李伟忠,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其他文献
【教学片段】    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个熟悉的朋友。  (屏显图片:东海龙王、孙悟空、哪吒……)  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东海龙王,你好。  生:孙悟空,你好。  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很喜欢他们,他们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女娲。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讲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补天,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必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触摸春天》,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学生书空)  师:一起来读课题。  生:(齐读)触摸春天。  师:轻轻地触摸,轻轻地读。  生:(轻声齐读)触摸春天。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脑海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春天怎么触摸呢?  生:为什么触摸春天呢?  生:怎么触摸春天呢?  生:是谁触摸春天?    【点评】“触摸”是一个用心、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的动作。
期刊
【教学片段】    师:谁能简单地说说“道德难题”究竟指什么?  生:父亲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彩票,中奖的是库伯的彩票。  师:是彩票的问题吗?  生:父亲帮库伯和自己各买了一张彩票,而中了奔驰汽车的彩票是库伯的。  师:是关于车的问题。  生:奔驰汽车价值很高,是一个巨大诱惑。如果父亲拿了这辆车,就会圆了自己的梦想。但如果拿了车,就会丧失道德。  师:“道德难题”就是车的“留”与“还”的问题。(师
期刊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灰椋鸟)一个“木”加一个“京”读“liáng”。(板书:liáng)谁愿意把课题读一下?(生读)  师:读得非常准确。全班读。(生齐读)  师:(大屏幕显示灰椋鸟)这就是灰椋鸟。初次见灰椋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灰椋鸟全身黑乎乎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它的主要特点。  生:我觉得灰椋鸟看起来大小跟麻雀差不多,嘴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可能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不过我相信啊,聪明的小朋友一定有办法解决。准备好了吗?自己出声地读一读课文,认认生字,开始吧。(生读书)  师:我特别高兴,因为刚才在小朋友自己读书时,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能借助拼音认汉字,也有小朋友能向老师请教,这些都是挺不错的识字方法。生字你们都记住吗?  生:记住了。  师:小朋友,请打开你们的抽屉,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生字
期刊
【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通过朗读有没有发现在这篇课文当中,有一个重要的句子把全文的内容都概括了,能不能找出来?  生: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说得真好,这个句子是全文的中心句,请大家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屏显这句话)大家再读一遍,把你认为关键的词大声地读出来。(生齐读)  师: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两个关键的词语,是文章的文眼,你能说出来
期刊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生:齐种一片太阳花。  师:大家看,(课件出示)这就是太阳花。作者李天芳为什么要种一片太阳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师强调,自己读自己的会更有味道)  师:生字和词语认识了没有,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服侍秆锦缎美人蕉花蕾汁液茂盛禁不住(学生把“
期刊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桥?  生:我见过立交桥、平桥和拱桥。  生:我还见过斜拉桥。  生:我还见过我们在游乐场玩过的吊桥。  师:非常好玩的桥。同学们,今天我们这篇课文里要学到的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打开课文,大声地、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生读书)  【点评】从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第26课《剪枝的学问》,请同学们伸出小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好不好?(教师在黑板上边说边写,学生伸出手指书空)“剪”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一个“前”字,下面一个“刀”字;“枝”是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稍窄一点,右边写得宽一些。(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剪枝的学门”)  师:看了老师的课题有疑问吗?  生:剪枝的学问,“问”字少写了一个“口”字。 
期刊
【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雪顿节看赛牛。同学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老师板书,学生书空)我们常说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一笔一画写好字,提笔即是练字时。来,齐读课题。(生读)怀着愉快的心情再读一遍。(生齐读)  【点评】读课题,教师都很注重。而写课题往往被忽略。刘老师从写好课题开始,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跟着老师书空课题,“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一笔一画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