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产品的激光安全分级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光通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纤通信产品的激光安全等级认证是国际市场准入的强制要求,但其执行标准为通用激光产品安全标准,操作性不强.针对光纤通信产品的激光安全分级评估,文章根据其激光特性及应用场景,结合国际激光安全通用标准的要求,在测量几何学、激光安全分级、自动降低光功率技术、激光安全分级的评估方法和安全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并提出了两种用于测量光纤通信系统中自动降低光功率激活时间及最大时间间隔内辐射量的方法.该研究可为光纤通信产品的激光安全设计、分级、测试和激光安全等级认证等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高强钢中添加的Si、Mn等合金元素会在退火时会发生选择性氧化,从而影响镀液与带钢之间的润湿性,因此热镀锌高强钢生产存在可镀性的难题.为了提高热镀锌高强钢的镀层附着性,以不同镀层附着性的连续热镀锌0.2%C-1.8 %Si-1.8%Mn高强钢为研究对象,采用GD-OES、SEM、FIB、TEM等研究了镀层/基板界面抑制层与基板次表层内氧化层的特征,同时采用模拟退火试验研究了退火气氛露点对内氧化层形成的影响,揭示了退火气氛露点、内氧化层厚度、抑制层覆盖率与镀层附着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该热镀锌高强钢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战略以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钢铁是仅次于火电的国内第二碳排放大户,作为钢铁行业中的核心环节,烧结工序的碳减排已是必然趋势.常规烧结工艺中,料层中固体颗粒燃料难准确满足“自蓄热效应”要求的“上多下少”的分布要求,导致料层内部供热不均、成矿质量差、能效低下,且易出现微观局部还原性气氛,对烧结成矿和烟气中CO增多造成负面影响,制约了烧结节能减碳水平的提升.对此,作者研究了燃料形态、燃料分布对烧结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分层供热富氢烧结”理念,阐述了厚料层烧结
活性炭法是能实现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的烟气治理技术,可同时处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但由于活性炭较高的生产和使用成本,限制了其在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净化领域的推广应用.以低阶煤为基炭,氧化球团为活化剂,利用低阶煤热解和气化反应与铁氧化物还原之间的耦合作用,一步完成低阶煤炭化和活化,制备活性炭(SF AC),并与商品活性炭(ZJ AC)在产品工业分析、比表面积、碘吸附值、脱硫脱硝性能和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表明,SF AC的碘吸附值、比表面积分别为695.13 mg/
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未来中短距直接检测光传输系统向高速大容量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首先综述了灵活收发机中常见的频谱有效的调制格式和适应不同传输场景的双边带和单边带调制方法;其次,针对高速中短距直接检测系统中各物理层损伤日益严重的问题,总结分类了常见的抑制损伤的均衡技术.此外,还总结了未来中短距直接检测系统的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直流偏置光正交频分复用(DCO-OFDM)系统存在的低信道利用率问题,文章对该系统的信道资源和比特资源进行了优化分配研究.首先介绍了DCO-OFDM系统的信号发射端模型和系统的信道利用率计算,并按照两步算法的思路依次分析了信道资源分配和比特资源分配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幅度频率响应来灵活分配子信道,并为各信道自适应选择满足服务质量要求的最高阶正交振幅调制(QAM)调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固定分配算法,该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可显著提升室
高炉煤气中有机硫(主要是COS)含量高,无机硫含量低,硫的脱除难度大.针对以上特点,在山东某金属公司进行了干法精脱硫工艺的半工业试验.具体的工艺方案为,脱硫设备布置在高炉TRT设备之后,高炉煤气通过旁通管从高炉煤气管网上接入脱硫试验装置.水解和脱硫反应器均为填充床形式,采用“一级水解十脱硫”串联“二级水解十脱硫”的两级串联设计方案.在相应的水解和脱硫反应器中分别填充一种改进型的Al2O3基低温水解催化剂和氧化铁基脱硫剂.水解催化剂促使煤气中的有机硫(CO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S,再由脱硫剂与H2S反应生
针对在蜂窝系统下引入设备到设备(D2 D)通信导致的干扰和能量消耗问题,文章提出首先将D2 D通信技术与全双工传输技术相结合,构造一个全双工D2 D通信链路场景.然后,在满足用户最小速率要求和功率阈值的条件下,分别解决了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问题,以提高全双工D2 D通信链路的能量效率.最后,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解决功率控制问题;利用所提出的自适应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最优资源分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文章所提算法具有有效的搜索算子和扰动机制,并能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来解决全双工D2 D通信链路能效优化
针对两个结构不同的神经元模型的混沌同步问题,文章分别研究了FitzHugh-Nagumo和Morris-Lecar神经元的动力学行为,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投影同步的方法设计了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实现了两个结构不同的神经元模型的混沌同步,并将所设计的神经元同步系统应用到了混沌保密通信中,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其在保密通信中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针对无线光通信(WOC)技术高频谱效率以及低误码率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脉冲幅度调制(PAM)与脉冲位置调制(PPM)联合的调制方法,在传统调制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无线通信带宽资源提高了传输速率.系统采用空域映射(SM)方式将不同幅度脉冲映射至特定激光器,并通过映射关系完成多链路分层传输.与传统单调制方式相比,联合调制技术通过编码机制的协调配合,利用脉冲的幅度以及所在时隙位置的变化来传递信息.实验测试证明,采用联合调制分层传输技术,通过同时发送和检测每个数据脉冲的时隙位置及幅度信息,不仅提升了系统频谱效率
针对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的系统可容纳用户量问题,为扩大系统的容量和速率,同时保证光纤的带宽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扩频的光码分多址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OCDMA-WDM-PON)系统方案,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的初值敏感性、自相关和互相关等特性,并通过Matlab仿真平台分析了Henon混沌序列与Logistic混沌序列、光正交码(OOC)关于系统误码率(BER)性能的对比,验证了混沌序列在通信系统中作为地址码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混沌序列作为地址码具有性能良好